《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4-10-17 17:29:29)
标签: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分类: 课例研修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云鹤镇中心小学
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想象奇特、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特点,写了秋雨到来后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城里孩子对秋天原野的直观感受不如农村孩子。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爽”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炎热”等词语。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具体的语言文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师本科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
2、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的喜爱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以”钥匙“为教学切入点,进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阅读问题一:走进秋天我们将看到怎样的一幅秋景图呢?
请生根据自渎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词语:
钥匙
凉爽
三、重点指导书写“爽”字。
四、走进秋天: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什么?。
(一)看到什么:
1、阅读问题二: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走进秋天,你看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2、汇报交流,相机出示课件,朗读感悟,加深体验。
3、抓住关键词“五彩缤纷”并结合丰富多彩的图片,帮助学生感悟“秋天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4、点拨指导理解关键词“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争着、频频点头”在句子中的意思及作用。感悟写法,指导感情朗读,加深体验。
(二)闻到什么:
1、阅读问题三:再往里走,我们又闻到什么气味了呢?自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
2、汇报交流。
3、阅读问题四: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是怎么回事呢?
4、指导感情朗读,加深体验。
(三)听到什么:
1、阅读问题五:我们看了秋天的颜色,闻了秋天的气味,那再往秋天里走,你听到什么?你听到什么消息了?
2、汇报交流。
3、课件展示动植物过冬情境图。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图片激情:我们都该感谢秋雨,它给我们带来了绚丽的秋色,带来了成熟的果香,还带来了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秋天的雨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六、作业超市
孩子们,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