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画家袁竹参加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菁英计划”培训

2022-10-26 09:24:07

大红袍画家袁竹参加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菁英计划”培训

 

/刘念道

 

2022年10月25,大红袍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袁竹先生收到了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颁发的“菁英计划”培训结业证书。

 为进一步做好全国文博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博单位藏品研究及管理能力,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启动文物艺术交流“菁英计划”三年培训项目。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北京荣宝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22年9269月30举办了首期“菁英计划”中国书画鉴赏公益培训。北京荣宝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艺术鉴赏培训和艺术传播的专业机构,依托荣宝斋的丰厚资源,致力打造艺术鉴赏内容输出平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作为首期培训采取线上学习方式,邀请5位书画鉴赏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授课、经验分享、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环节,让学员全面了解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基本情况、古代书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书画的鉴真与辨伪、名家作品简述及书画特点风格、题跋、印鉴、装裱、鉴定等内容。

5位授课专家分别是:

1、中国著名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书画鉴赏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薛永年,他的授课内容为《中国书画的鉴与赏》;

 2、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委员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中国书画艺术与科技鉴定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双博士生导师陈振濂,他授课的内容是《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的观念与方法研究》;

 3、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故宫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曾任波士顿美术馆(2006)、大英博物馆(2007)、佛利尔美术馆(2013)访问学者

凌利中,他的授课内容是《董其昌的艺术超越及其作品赏鉴——以“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为例》;

 4、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朱万章,他的授课内容是:《恽寿平画像的不同表达——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谈起》;

 5、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董宝厚先后策划《大匠之门》《神骏留真》《怀袖丹青》《满庭芳华》《“又见大唐”精品文物展》《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等二十余个展览。他的授课内容是《平淡天真——从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赏鉴辽宁省博物馆宋代书画藏品》。

与此同时,著名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袁竹还收到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销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精装书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精装书一书是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年的重点书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国画家》杂志主编、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著名画家杨惠东担任出版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杨蕊担任责任编辑、何国起担任技术编辑、张波任策划人。该画集是袁竹先生从事美术创作三十多年以来艺术成就的概括和总结,几乎囊括了其山水、花鸟、人物的代表作品。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精装书的内容包括:

首先是

序言,收录了四篇书画评论家赏析

袁竹先生作品

专门撰写的评论文章,第二部分是图录,收辑

袁竹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

作品

200多幅,第三部分是艺术年表,记录了

袁竹先生

从艺经历、重要作品创作和一些大事

。画册

艺术足迹

袁竹先生

陪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福建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诗人舒婷采风、与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著名书法家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范扬,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中心主任、著名画家胡宝利,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雪山画派创始人李兵,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原主席何应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戴跃和歌唱家敖长生、杨慧方等一批艺术家

的合影。

十多年来,

袁竹先生

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历程中,很多师友对

的帮助都在这本书中有

体现。包括社会上企业家

、收藏家

的帮助,书中也记录了

中国平安集团总顾问黄宜庚先生、四川淼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四川莱仕顿精酿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

收藏

袁竹先生

作品的图片,及

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等

海外

友人

交流的情况。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

·袁竹

大红袍

精装书

袁竹先生

利用了

将近

年时间进行作品学术审核,邀请评论家写文章,给作品分类

,请照相师

图录、

梳理编写艺术

年表

和作品标题

、尺寸

收集艺术足迹

图片,以增强画册的文献性和学术性。

直到

2022年2月,开始启动出版工作。经过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的辛勤工作,

才半年的时间就顺利

出版了

 

 

 

 

 

 

 

 

从中国权威的出版物数据服务平台

(PDC),也就是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

(中国版本图书馆

)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查询得知,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

·袁竹

2022年8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袁竹先生

因这一本叫

红袍

”的专属个人集,而被戴上了

红袍

”画家的桂冠。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国成为“大红袍

”画家的不过200多位,大部分是近现代著名画家,且多已作古,而

袁竹先生

是当代艺术家,人到中年,就能够入选,成为“大

红袍

”家族成员之一,在四川入选

红袍

”的画家张大千、蒋兆和、石鲁、陈子庄等都是近现代

著名画家,他们几人早已经离开人世间多年了,目前健在的风毛麟角、屈指可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十世班褝”画师尼玛泽仁,是

2021年入选“大

红袍

”的画家。袁竹先生

“十世班褝”画师尼玛泽仁是四川入选

红袍

”画家代表之一;德阳入选

红袍

”画家,袁竹先生

是第一人。

大红袍

是书画圈里面约定俗成的一个名字,它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发行

著名品牌图书

。在百度百科搜索一下,百度的解释是《大红袍画册》是编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油画集》几套大型系列画集的别称。这几套画集以庄重的“中国红”烫金书函为装帧风貌,以宏大的选题规模、严整的出版规制及精湛的编印和设计水准,长期以来,持续而系统地推出了近现代至当代中国画坛各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系列,为推动中国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久而久之,它们被画界和出版社约定俗

美誉为“大红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大红袍画集,是

人民美术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一种高规格画集。它对作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水平要求很高,具有很强的严

性和学术性。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美术画集。它是我国艺术界的一个神圣的存在,被誉为画坛史册,更是无数艺术家的终极梦想。而能被大红袍收录并出版专属画集的画家,就被称为大红袍画家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能查到的艺术大家的大红袍画集共200多本,对比仅中国美术家协会这一机构会员就有15500多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因而,可想而知的是,能够出版大红袍的艺术家的级别之高。

据了解,目前

中国从事绘画

书法

艺术

百万人

左右

,每年入选

“大红袍

画家

35人,

不足

1/60万。

2022年,袁竹先生

作为逍遥画派创始人,因

开创

了中国逍遥

山水风格

,独创

豹纹斑、牛毛纹”两大

皴法

,在当代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了这60万分之一中的

幸运者,

大红袍收录并出版专属画集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

·袁竹

 

 

大红袍系列

画集

每年都有新的选题推出,影响力逐年递增,成为美术出版界大型系列画册出版的一个里程碑和艺术标杆。

大红袍系列画集定位为收录中国美术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具有学术性、艺术性和影响力的个人作品集。

凭借严整的规制、宏大的选题、精湛的编印水准……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评选的万里挑一,自然赋予了大红袍系列画集的权威参考价值,可谓是中国艺坛

价值风向标

 

凡是能够入选大红袍的艺术家必是

国宝级艺术家

,可以说,能入选大红袍的艺术家们,他们的作品无疑是

一个时代永恒的经典

大红袍自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出版以来,相继推出了近现代至当代中国画坛各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系列

对中国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

更因其学术性和权威性,长期以来备受美术理论研究者和专业艺术爱好者的推崇。

《大红袍》作为国家最顶级、最权威的画册,代表着画坛至高荣誉。凡入选大红袍的艺术家,必是国宝级艺术家,必是对中国美术界做出突出贡献的佼佼者!其作品必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

大红袍

画集的出版社,是一家专业出版画册的全国

优秀

出版社。建国以来,在艺术界有很

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策划、编辑制作的国内多

大师专辑受到同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社会上享有

很高

的声誉,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

出版

单位之一。

综上所述,

大红袍

选是画坛最

荣誉。入选

大红袍

的艺术家必须是国宝级艺术家和中国艺术界的杰出贡献者,他们的作品是艺术界

、收藏界

的价值风向标和引领者。

 

 

 

 

 

早在几年前,还不是

“大红袍”画家的逍遥画派创始人袁竹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采访,他曾谈过以下的见解:

“艺术本质上是用艺术的手段体现人类文明不同阶段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家自我情感的表达。艺术需要传承、不忘初心、不忘宗弃祖、继承不是照搬照套,依葫芦画瓢,还必需扬长避短、弃粗取精,既发扬老祖宗留下的优秀的东西,又要学习借鉴他族的艺术之长,尤其重要的是艺随时代、艺随个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随着科技进歩,己由工业化时代逐渐步入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进入元宇宙,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的五大洲四大洋己变成了“地球村”,那么艺术也会顺应这一潮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特别是中国画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艺术语言。人类未来的艺术,不仅是物质的,也不仅是精神的,她应该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融合,也就是用东西方艺术之长,弃之糟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写意抽象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她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的

逍遥

画,既象征又写意,是物质和精神的融合,更是自然生态的。虽然,目前只有少数人可读,可悟,可懂,但没什么?我的

逍遥

画,主要是为本世纪后期和二十二世纪,乃至后几个世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预言实现的时候,我给全世界准备的贺礼,未来,我的画将成稀世之宝。

近年来,我有一个目标,就是立足中国,面向东方,走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勇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布道者,致力于中国画走向世界的探讨,提出用世界视野去传承并独创中国画,坚持在传统中传承,在变化中永恒,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中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我提出了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并不断寻找创作的突破口,

开创了中国逍遥山水风格且独创“豹纹斑牛毛纹”两大皴法

我想创作一批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写意抽象画作品,争取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作品要超过别人、影响别人一定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艺术家必须是“全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懂西方现代技术和理论,同时具备强烈人文情怀。这样才能够创作出表达人类共同关切、慰藉人类情感灵魂、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为世界接受和欢迎。”

 

 

古有

《道德经》,今有“逍遥画”。

有人在鉴赏

袁竹先生的逍遥作品,并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道德经》等的研究之后,说出了这样的观感:

“周易,象以载道,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文以载道,袁竹,画以载道。”

2021年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全国有十三位著名书画评论家高度关注袁竹先生,专门撰写评论文章,在国内外权威媒体发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人民日报社

民生周刊

主任

书画评论家

桑干

人民日报

全媒体平台撰文《

袁竹:

具象与意象交融 佳境与情感生辉

》写道;

袁竹的画并不以真实取胜,更不把照片式的“精工细作”奉为最高追求,他的画意在巧趣、意在神韵、意在清幽。袁竹讲究笔简而气壮,景少而意浓,他的画,晨曦晓烟、骄阳初蒸、苍山如翠、碧树欲滴、聚散交融、景象变幻,万里江河出其秀,千里山水尽其妙,清幽绝胜的意境总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那里仿佛孕育着老庄哲学、孕育着孔孟之道,又似若孕育着欲说还休的人生修为。那是登堂入室的艺术姿态、是艺术真谛与生活感悟的结晶。

作家、书画评论家黄玉海

袁竹的逍遥画,是易经所论的“美术版”。他把易经里深奥的思想叙事,用直观简易的水墨构建出来,向人们直接点化道的真谛,从而让人们在用画、看画、觉悟画的过程中,获得易经里的正能量,引领思维、思想、情感、行动向实践商道的方向迈进。”

著名书画评论家江项

在《“逍遥风尚”是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一文说:“

袁竹先生的美术创作,已经突破了艺术固有的边界,走向了关注全人类命运的境界,他所创立的逍遥画派,就是用艺术的方式整合人类命运的寓言,以寓言为导向,让全世界的人们在他的画境里看到宇宙的本质,体察到遵道贵德的真谛,从而生成统一的价值观、世界观,让人类思想在趋同融合的道路上,走向美好和谐的未来世界。袁竹先生的画之逍遥,就是全人类社会终会走进大逍遥、大和谐的事前证喻!袁竹先生创建逍遥画,以水墨自然的艺术引力,让人们的思想得以道的醇化,让人类的价值观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序列中得到统一与整合。于是,袁竹先生的画是画给当下的全人类的,是画给未来全世界的!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

在《

独研秘籍,孤标尘外

》一文写道:

观赏画家袁竹的山水作品,一眼望去,大为不同!其山水的形神绝非范式作为,并没有按照千年以来的“既定技术规范”去写意,而是带着自己独创的“豹纹斑”、“牛毛纹”两大皴法,把山水画成了亘古未见的奇观!由是,观鉴他的山水作品,必有感怀: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可以令山水之渊妙,代不绝人!

 

著名作家、书画评论家吴伟平

在《弘道者》一文中写道:

“当代著名画家袁竹先生,事实上画画是他进行哲学研究的副业结果。他观天下,知世音,深知神学与科学都不能全能地解决人类的“生存”思考,唯有界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哲学,才是人类生存走向和谐的福音!老子出关留著道德经五千言,是道之哲学的集大成者。后世解道者纷纷杂杂,不可计数,只是“道”被曲解比比皆是,只是一句“道可道”竟然被解读得五花八门。帛书出世,言曰“恒道也”,纷乱始止。袁竹解道,重新踏上大道致简的哲学思路,不搞故作高深,不写琢磨不定,而是用相当简约的方式,用画画这一艺科,把“道”写成了直观可视的结果,由是上士可以闻其道,中士、下士亦可以知其道、行其道、恒其道!

袁竹“画道”大功告成,这是他兼修文化艺术诸门诸项的综成结果,他既是画家,又是文化行者,再加上哲学研精覃思的历练,让他可以经过厚积薄发的方式,在“画道”的过程中,创建了逍遥画派这一当代艺术的显学体系,可以用哲学关照人类的生存!

袁竹所画的逍遥作品,有跳出神学琢磨科学,跳出科学反观神学的大视野,在科学与神学之间开拓了自己的哲学新天地,让“道”作为主观唯物主义的核心,引导人类思考在“物”与“心”之间找一个和谐而准确的中间点。站在这个中间点上看人生、求生存,那么就会行稳致远,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这是许多人看到逍遥画有大彻大悟之感受的重要哲学功效。引导人类走进哲学观世界的高度,这是袁竹弘道的初心,也是他不遗余力的恒持行动。在“画道”的实践中,艺术家袁竹也晋为当代的智者!弘道利人,当代哲学贤师袁竹功德无量。

逍遥画的核心创作技法是“道”,何谓道?袁

依笔作水而言“水为道”。画水墨,善用水,以表达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真谛!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动善时、政善治、事善能,他的水墨作品因水而作,妙写精微。天下万物柔之莫若水,用以克万物而莫不胜!水墨之所画,墨显于相,水作于意。意相兼作,这是他号召天下以水的七德修心养性的哲学思想,也是他传承老子衣钵弘扬道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不遗余力!逍遥画派,正是“水作”的道德经!逍遥弘道,让袁竹成为当代哲学体系当中特立独行、引领人们向道为道的领导者!”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泽

说:

艺术家在画里,要表达一种思想,要表达一种情感,最忌的方法是直接而无所寄寓的塞进画里,硬硬地输送给观赏者,那样的画是说教的,是呆板的,无法达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不令而能自均”的和合境界。袁竹作画,深刻通透东方审美心理的“为无为”。他认为,笔墨之所开阖,当如人心之所开启,在于守道的自然,不能做出生硬的撞击。所以,他的水墨境界就有“为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熏陶价值。

这样的水墨意境,就像是一股清凉的风,自山谷吹来,收获着白云出崆是自然,流水下滩非有意的空灵洒脱。经由这种空灵与洒脱的点化,画亦道的信息就无有碍阻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生命观。老子写五千言以布道德经,袁竹作水墨亦是布施道德经。古之圣人悠兮贵言,今之贤家洒兮珍墨,圣为文,贤为画,古今相续,把道的精髓铺陈进人类的心田,功成事遂,天之道!

袁竹先生相信,中国的“道”仍旧是胜于西极的哲学圣典,所以他的画笔采用了“常有欲以观其皦,常无欲以观其妙”的创作原理,让水墨通过“豹纹斑”“牛毛纹”等技法的创新,来表现“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之始”的道学精髓!现在,全面地梳理一下他的作品体系,就会发现其笔墨所因循的主题路径,就是道德经的八十一章!

九九八十一,袁竹深研道德经,把老子之论一一变生为“上善若水”的魅力,用来引导人们体验传统哲学的博大精深,体会丹青唯妙的赏心悦目。凡是觉悟逍遥画,定是可以用逍遥画觉悟道德经,从而走进中国哲学龙脉,把老子的哲学思想理解得透彻,以达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境界,而不至于处于“下士闻道,大笑之”的肤浅。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国澳

在《

和逍遥结缘

与大师证道

》一文写道:

  

就身份来说,用“画家”来界定袁竹大师的艺术成就,显然莫能涵盖,因为他以绘画为基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提炼与弘扬道之路,创建了令人瞩目的逍遥文化体系,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师,也是觉悟道、行于道、恒于道的当代中国哲学文化代言人。所以,走进他的艺术世界,体验他的文化精微,总是可以体验与逍遥结缘的唯妙,亦可以感触与大师证道的光明!

袁竹注定要成为当代易学的领导者!机缘与天性决定了他悟道的高度,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或存或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你看,他的逍遥水墨作品,现在视之为和璧隋珠的人们,哪一位不是政界的精英!哪一位不是商界的领袖!哪一位不是文艺界的翘楚!哪一位不是投资收藏界的大腕!

袁竹的画有“妙”的机关,实事求是地讲,众生凡胎肉眼,一时半会儿可能觉察不到画里的“妙”,还不能把这些画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质看得透彻,当然无法把逍遥画当成审美的琼花玉蕊!但是,在书画艺术品市场,逍遥画的归属却有着独具慧眼的艺术猎头,他们因为对超能艺术品的极致敏感,已经把袁竹的逍遥作品纳入箱箧。二十年前,十年前,入手袁竹绘画作品万元润格,现在已经是百万金值。艺术品这东西收藏的就是真知灼见!

当然,袁竹先生作画,初心是把自己悟道的“逍遥真谛”表达出来,并不是有意识地要把自己的作品从万元升值到百万千万的收藏高度。心无欲时,作品反而质朴。逍遥无心,水墨如金。大师好静,画则正。大师无为,画自成。大师无事,则众人富!

袁竹一心一意作逍遥,其作品之后的价值,那是修养与学识的副产品。这一点特别像王羲之写下的兰亭序。你想一想,书圣作翰墨,当时那里会想着这作品日后竟然会成为惊世之作!无为而无所不为,可以取天下。袁竹画逍遥,亦复如是。

现在他的作品大著其名,上士见之尽纳于藏,中士见之已经亲之信之的觉悟,下士见之非再大笑,而是有了皈依逍遥的动念。所以,当代论逍遥袁竹第一人!逍遥之所始,伏羲开天地,文王作卦,老庄相续,拥有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核心。再到后来儒学兴二千年,道学隐二千年。传到袁竹这里,他坚持的是“道隐无名,善贷且成”信念,成为道学弘扬的文化艺术大师。

不出门而观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袁竹绘画,执笔作墨,见证的恰是不行而知,不为而成,不见而明的哲学真谛!他用大道致简的艺术流,为逍遥文化嵌入春秋永续的灵魂,为普天之下作成与逍遥结缘的桥梁,让万类众生拥有与智慧大师对话证道的启端……”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