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年级学生微型日记写作习惯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9-01-04 11:20:09)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在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困惑的难题。每次的作文课虽然精心设计,讲方法,读范文,但交上来的作文,却很不乐观,仍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或是东拼西凑主体不明,或是摘抄的华丽辞藻却没有真情实感,也或是无话可说文不对路,感觉学生们写作思路不够开阔,不善于观察发现。一提到写作文就犯难,手机,电脑就成了部分学生的救命稻草。面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除了加强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外,微型日记教学就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先锋官”。 陶行知先生提出“活的教育”思想是保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的法宝,也是让我们的教育源头活水常清的动力。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教育,让我们把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所谓“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和生活的一致性,强调了学生不仅仅置身于教室,更要置身于社会和大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微型日记就是践行教育家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能从自己的生活圈走出去,去发现生活中的“微”并记录下来。 2、微型日记的概念界定 微型日记就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利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他和作文一样都是情感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但他在情感的表达上会更真实,表达形式更灵活,同时选材上尽可能的小,能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就行,同时在字数上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详可略,学生写起来更自由。这样一来,学生写作起来就更容易,首先从心理上就不会那么畏惧写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消除对写作的抗拒,而逐渐适应写作,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灵感也会越来越多,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肯写作水平的提高。 微型日记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课前、课间,放学等均可,记录的频率也可灵活操作。时间把握上可控制在15分钟以内,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影响记录的热情。
树立学生的写作主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 ,有利于学生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 通过开展研究,进一步更新习作教学观念,学会积累素材,选择素材,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一)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4、研究的目标 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惧怕心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变无心为有心,变用眼为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的习惯,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得学生学会体会生活,感知世界。更深一层的是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增强孩子们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记录的同时感受习作的快乐,推动他们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5、研究的任务 从微型日记的调查问卷看,学生非常希望能写好日记,但困难比较大的是表达能力低,感觉无话可说,不会观察且不能坚持;写作的范围比较局限,尤其对于社会生活很少关注。因此我把研究任务确定为以下几点; (1)扩大学生的习作的范围,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关注生活。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3)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闪念、一点发现、一点感悟、一点收获等,都可以随手记录下来。 (4 )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坚持下去。只要采拥多种激励评价的方法,学生就会激起兴趣,唯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坚持下来。
6、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定期组织优秀日记评选,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向。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课题中要善于审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随时注意积累材料,对有代表性的学生案例进行分析,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的进行归纳、提炼、分析,能得出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而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8)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