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曲校本计划

(2015-02-04 13:14:45)
分类: 校本课程活动图片

戏曲校本课程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 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第五课时 

有趣的京剧行当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中老生、花旦、丑角的外形及演唱特征。

2、能有情趣地模仿和表演,体验京剧欣赏和表演带来的乐趣。

3、萌发喜爱京剧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老生、花旦、丑角的录象片段;

2、道具:胡子、水袖、小丑帽、玉带、白鼻梁等;

3、老生、花旦、丑角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示花旦剧照,引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见过吗?他与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演员们穿着这种特殊的服装,带上好看的道具边唱边做动作,这就叫戏曲,我们看见的这种叫京剧。

二、看录象,体验欣赏、模仿京剧的乐趣。

1、欣赏老生的片段。

1)观察老生的打扮,找出特点。

2)欣赏、感受老生的唱腔。

3)模仿老生的表演。

小结:我们刚才学的这位脸上有长长的胡须,腰间佩玉环,脚穿厚底鞋,走路四方步的老爷爷,在京剧里叫老生。

第六课时 

一、1、欣赏花旦片段:

1)介绍花旦:在京剧中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旦。

2)你们喜欢她吗?为什么?仔细看看花旦的打扮是是怎样的?

重点介绍水袖:这长长的袖子叫水袖。

3)模仿花旦的表演

4)花旦唱戏时候的声音是怎样的?感受花旦的唱腔和表演。

2、欣赏丑角片段:

1)刚才小朋友都笑了,能说说为什么吗?你觉得他那里滑稽?

有白鼻梁,带小丑帽,表演起来动作很滑稽,在京剧里他是个丑角。 2)模仿丑角的表演。

3、介绍京剧。我们认识了三个京剧中的角色,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很多的外国人也喜欢京剧。

二、通过模仿表演,巩固对三个角色的认识。

1)你们表演的真好,要是能带上道具肯定会更好。

介绍道具,说说是谁用的道具。

2)戴上道具表演。

三、结束:按自己角色的表演特点边表演边退出教室。

活动延伸:

在其他领域中继续感受京剧带来的乐趣

第七课时

综合活动:京剧欣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京剧脸谱颜色所代表的特殊意义及知道丑角的意义。

2.欣赏感受京剧,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京剧。活动准备:1.红、黄、白、黑四个脸谱。(写好代表的意义)2.小丑脸谱两张。

3.京剧选段一段(多媒体)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京剧脸谱颜色所代表的特殊意义及知道丑角的意义。
活动难点: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京剧。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讨论颜色意义——认识丑角——京剧欣赏——
演京剧——学生提出疑问
活动过程:(一) 引起兴趣

看一段京剧表演。师提问:
1.
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一段什么表演?
2
、你觉得在京剧表演时什么地方最有特色?
(二) 讨论颜色意义
1.
京剧脸谱五颜六色真漂亮,老师告诉你们这些颜色还有一个小秘密,每种颜色呀都代表一种人的性格。你们愿不愿意来猜一猜。那我们来讨论讨论:你觉得哪种颜色代表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讨论)、(个别发言)
2、出示脸谱(红、黑、白、黄逐一出示)
出示红色脸谱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师出示正确答案。(其余三个脸谱方法同上)
第八课时

一、 认识丑角
出示丑角脸谱,比较与刚才的脸谱有何不同?
师小结:鼻子是白的,眼睛小小的,看上去有点滑稽,画这种脸谱的人叫丑角,他们表演时是很滑稽的,会惹人笑。
、京剧欣赏、京剧表演
1.
一起学学亮相动作,一起做一做。
2.
请学生上前做一做,说说谁最棒。(介绍不同动作)
三、提出疑问
鼓励提出对京剧方面不懂的问题。
我们看了京剧,听了京剧,表演了京剧,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谁能回答吗?我们把这些问题带回去问问爸爸妈妈,与爸爸妈妈查查有关的资料,下节课再来解决。 

第九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与课本相关的视频资料,例如粤剧唱段视频等,戏曲知识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讲解戏曲的概念,让学生对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  

2、通过粤剧,京剧,豫剧的某几个艺术特点的对比,让学生对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3、通过欣赏几首著名戏曲选段,初步认识有关戏曲“唱念做打”的基本知识,感受和体验其唱腔特征。  

4、能够模仿粤剧的韵味学唱《分飞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粤剧、京剧、豫剧的艺术特点的对比,让学生对中国戏曲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学唱粤剧片段,让学生把握和识辩粤剧唱腔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说唱脸谱》  

2、由老师范唱《荔枝颂》的选段。  

二、新课 

老师:同学们,以上所看到,听到是比较著名的戏曲片段。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堪称中华艺术中的神奇瑰宝;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由于各地区的方言文化不同,从而形成多种带有地区特色的剧种。  

老师:既然戏曲的剧种繁多没办法一一介绍和详细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简单的了解一下其中三大剧种:京剧、豫剧、粤剧。  

三、展开  

戏曲艺术特色(三大剧种的对比):唱腔,乐器伴奏,角色,脸谱。  

第十课时

唱腔介绍: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播放《迎来春色换人间》杨子荣唱段)。  

豫剧音乐丰富多彩,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  

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牢房相会》选段)  

第十一课时

伴奏乐器介绍: 

京剧以京胡、板鼓、月琴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夜深沉》)  

豫剧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笙、唢呐等。以梆子按拍,节奏明快、欢畅(《二泉映月》)  

粤剧伴奏乐器多样,除高胡、三弦、月琴、沙鼓、高边锣等民族乐器外,现代还运用了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管等西洋乐器。(《荔枝颂》)  

角色: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豫剧是男八女四的行当,俗话说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粤剧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脸谱:戏曲中的脸谱主要分谱式和谱色。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多用于净、丑行当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早期的粤剧脸谱,按行当可分为大净脸谱;大花面脸谱;红、黑、白三色的三块瓦脸谱;大红大绿的五色脸谱;神话人物的金银色脸谱等。粤西地区(下四府)粤剧脸谱分为大脸和小脸两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其构图往往与人物本身的历史、遭遇、品质有关,图案色调丰富多彩。  

让学生辨认三个脸谱分别代表哪些人物?(包拯、曹操、孙悟空)。  

二、课堂体验  

学唱一段简单又熟悉的粤剧唱段《分飞燕》。  

1)请同学们听一遍。(小声跟唱)。  

2)邀请几个同学领唱,全班分男女对唱。  

三、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戏曲中的三大剧种,回顾其艺术特点,尤其唱腔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5年02月0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