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之XXS(跨站脚本攻击)

标签:
365it |
分类: web前端面试题目总结 |
一、攻击原理
假如页面有如下一个输入框
【沙发】是来自用户的输入,如果用户输入的是"onfocus="alert(document.cookie)
那么就会变成
那么就会变成
事件被触发的时候嵌入的JavaScript代码将会被执行
攻击的威力,取决于用户输入了什么样的脚本。
攻击的威力,取决于用户输入了什么样的脚本。
二、XSS分类
1. 反射型XSS
反射型XSS,又称非持久型XSS。之所以称为反射型XSS,则是因为这种攻击方式的注入代码是从目标服务器通过错误信息、搜索结果等等方式“反射”回来的。而称为非持久型XSS,则是因为这种攻击方式具有一次性。攻击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包含注入脚本的恶意链接发送给受害者,当受害者点击该链接时,注入脚本被传输到目标服务器上,然后服务器将注入脚本“反射”到受害者的浏览器上,从而在该浏览器上执行了这段脚本。
比如攻击者将如下链接发送给受害者:
http://s9/mw690/005N0iAagy70Z1brBQ428&690
当受害者点击这个链接的时候,注入的脚本被当作搜索的关键词发送到目标服务器的search.asp页面中,则在搜索结果的返回页面中,这段脚本将被当作搜索的关键词而嵌入。这样,当用户得到搜索结果页面后,这段脚本也得到了执行。这就是反射型XSS攻击的原理,可以看到,攻击者巧妙地通过反射型XSS的攻击方式,达到了在受害者的浏览器上执行脚本的目的。由于代码注入的是一个动态产生的页面而不是永久的页面,因此这种攻击方式只在点击链接的时候才产生作用,这也是它被称为非持久型XSS的原因
2.存储型XSS
存储型XSS,又称持久型XSS,他和反射型XSS最大的不同就是,攻击脚本将被永久地存放在目标服务器的数据库和文件中。这种攻击多见于论坛,攻击者在发帖的过程中,将恶意脚本连同正常信息一起注入到帖子的内容之中。随着帖子被论坛服务器存储下来,恶意脚本也永久地被存放在论坛服务器的后端存储器中。当其它用户浏览这个被注入了恶意脚本的帖子的时候,恶意脚本则会在他们的浏览器中得到执行,从而受到了攻击。
反射型XSS,又称非持久型XSS。之所以称为反射型XSS,则是因为这种攻击方式的注入代码是从目标服务器通过错误信息、搜索结果等等方式“反射”回来的。而称为非持久型XSS,则是因为这种攻击方式具有一次性。攻击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包含注入脚本的恶意链接发送给受害者,当受害者点击该链接时,注入脚本被传输到目标服务器上,然后服务器将注入脚本“反射”到受害者的浏览器上,从而在该浏览器上执行了这段脚本。
比如攻击者将如下链接发送给受害者:
http://s9/mw690/005N0iAagy70Z1brBQ428&690
当受害者点击这个链接的时候,注入的脚本被当作搜索的关键词发送到目标服务器的search.asp页面中,则在搜索结果的返回页面中,这段脚本将被当作搜索的关键词而嵌入。这样,当用户得到搜索结果页面后,这段脚本也得到了执行。这就是反射型XSS攻击的原理,可以看到,攻击者巧妙地通过反射型XSS的攻击方式,达到了在受害者的浏览器上执行脚本的目的。由于代码注入的是一个动态产生的页面而不是永久的页面,因此这种攻击方式只在点击链接的时候才产生作用,这也是它被称为非持久型XSS的原因
2.存储型XSS
存储型XSS,又称持久型XSS,他和反射型XSS最大的不同就是,攻击脚本将被永久地存放在目标服务器的数据库和文件中。这种攻击多见于论坛,攻击者在发帖的过程中,将恶意脚本连同正常信息一起注入到帖子的内容之中。随着帖子被论坛服务器存储下来,恶意脚本也永久地被存放在论坛服务器的后端存储器中。当其它用户浏览这个被注入了恶意脚本的帖子的时候,恶意脚本则会在他们的浏览器中得到执行,从而受到了攻击。
三、XSS危害
1.盗取cookie
通过XSS攻击,由于注入代码是在受害者的浏览器上执行,因此能够很方便地窃取到受害者的Cookie信息。比如,我们只要注入类似如下的代码:
当受害者的浏览器执行这段脚本的时候,就会自动访问攻击者建立的网站www.attackpage.com,打开其中的recourd.asp,将受害者浏览器的Cookie信息给记录下来。这样,攻击者就得到了用户的Cookie信息。
得到受害者的Cookie信息后,攻击者可以很方便地冒充受害者,从而拥有其在目标服务器上的所有权限,相当于受害者的身份认证被窃取了。
得到受害者的Cookie信息后,攻击者可以很方便地冒充受害者,从而拥有其在目标服务器上的所有权限,相当于受害者的身份认证被窃取了。
2.钓鱼攻击
所谓钓鱼攻击就是构建一个钓鱼页面,诱骗受害者在其中输入一些敏感信息,然后将其发送给攻击者。利用XSS的注入脚本,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地注入钓鱼页面的代码,从而引导钓鱼攻击。比如下面这样一段代码:
注入上面的代码后,则会在原来的页面上,插入一段表单,要求用户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而当用户点击“登录”按钮后,则会执行hack()函数,将用户的输入发送到攻击者指定的网站上去。这样,攻击者就成功窃取了该用户的账号信息。和一般的钓鱼攻击不同,XSS引导的钓鱼攻击由于是对用户信任的网站页面进行修的。
3.CSRF攻击
比如我们注入如下的HTML代码:
http://s6/mw690/005N0iAagy70Z1AuJMNf5&690
3.CSRF攻击
比如我们注入如下的HTML代码:
http://s6/mw690/005N0iAagy70Z1AuJMNf5&690
4.传播恶意软件
除了直接注入恶意脚本以外,通过XSS攻击,攻击者也可以很方便地在脚本中引入一些恶意软件,比如病毒、木马、蠕虫等等。例如,攻击者可以在某个自己建立的页面上放置一些恶意软件,然后用XSS注入的方式,插入一段引用该页面的脚本。这样当受害者的浏览器执行这段脚本的时候,就会自动访问放置了恶意软件的页面,从而受到这些恶意软件的感染。
四、XSS的预防
1. 输入过滤
对用户的所有输入数据进行检测,比如过滤其中的“<”、“>”、“/”等可能导致脚本注入的特殊字符,或者过滤“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关键字,或者对输入数据的长度进行限制等等。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用户可能绕开ASCII码,使用十六进制编码来输入脚本。因此,对用户输入的十六进制编码,我们也要进行相应的过滤。只要能够严格检测每一处交互点,保证对所有用户可能的输入都进行检测和XSS过滤,就能够有效地阻止XSS攻击。
2. 输出编码
通过前面对XSS攻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会产生XSS攻击,就是因为Web应用程序将用户的输入直接嵌入到某个页面当中,作为该页面的HTML代码的一部分。因此,当Web应用程序将用户的输入数据输出到目标页面中时,只要用HtmlEncoder等工具先对这些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再输出到目标页面中。这样,如果用户输入一些HTML的脚本,也会被当成普通的文字,而不会成为目标页面HTML代码的一部分得到执行。
3. Cookie防盗
利用XSS攻击,攻击者可以很方便地窃取到合法用户的Cookie信息。因此,对于Cookie,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在Cookie中泄露隐私,如用户名、密码等;其次,我们可以将Cookie信息利用MD5等Hash算法进行多次散列后存放;再次,为了防止重放攻击,我们也可以将Cookie和IP进行绑定,这样也可以阻止攻击者冒充正常用户的身份。
作为一名普通的网络用户,在XSS攻击的预防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我们不要轻易相信电子邮件或者网页中的不明链接,这些链接很有可能引导反射型XSS攻击或者使我们访问到一些不安全的网页。其次,我们在不必要的时候可以禁用脚本功能,这样XSS注入的脚本就无法得到运行。
2.
3. Cookie防盗
利用XSS攻击,攻击者可以很方便地窃取到合法用户的Cookie信息。因此,对于Cookie,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在Cookie中泄露隐私,如用户名、密码等;其次,我们可以将Cookie信息利用MD5等Hash算法进行多次散列后存放;再次,为了防止重放攻击,我们也可以将Cookie和IP进行绑定,这样也可以阻止攻击者冒充正常用户的身份。
前一篇:Web安全之sql注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