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县人張籍名句:"恨不相逢未嫁时"的真正意思

(2022-12-18 13:16:28)
标签:

历史

教育

育儿

娱乐

收藏

分类: 人物类
      和县人張籍名句: "恨不相      逢未嫁时"的真正意思
                         
                                             https://img1.baidu.com/it/u=1583475684,302690292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839&h=500 和县人張籍名句:"恨不相逢未嫁时"的真正意思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而后李绅、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他比刘禹锡年长6岁且又早逝6年,官运强于刘,文名二人相当。当然最早知道张籍青年时居住在唐时历阳书院(玉带河与丰山半枝梅有提及),五十多年前对此颇有关注。  "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唐代中期张籍的《节妇吟》中。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通俗易懂,只有"良人执戟明光里"稍微难解一些,良人即指她的丈夫,执戟明光里即指在朝廷里任要职。
            看了这首诗,你一定会说,这难道不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吗?这个“妾”与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和《羽林郎》中的吴姬是何等的相似乃尔!
           从诗的内容来看,的确是跟《陌上桑》和《羽林郎》极其相似,是一首爱情诗。特别是这最后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时”,让人看了心里总觉得酸酸的。但是请愽友们看看《节妇吟》旁边的题词“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得不极其简要地介绍一下张籍的生平及与李师道的关系。
        张籍是唐中期的著名诗人(约767---约830),是韩愈的大弟子。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及弟,以后一直在京为官。他与白居易交情深厚,经常相互切磋,同为唐代新乐府诗体的倡导者之一。至今流传下来的诗约480余首。
        现在再来看看张籍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唐时期,藩镇割据严重,割据者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往往不择手段,拉拢或收买各种人才及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就去投靠他们。这里插一句,杜甫不是长期投靠在四川藩镇严武的手下吗?薛涛(虽然是女的)不也是投靠在西川刺史韦皋的手下偷生。
        张籍的赠诗是给李师道的,那李师道是怎样一个人呢。他是平卢淄青节度使,头上还有检校司空、同中书省平章事的大官帽,割据一方,其势炙手可热,显赫得要命!李“司空”向张籍多次招手示好,想招为门下。于是张籍写了这首赠诗,非常婉转地拒绝了李师道的好意。
        了解了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深层次的涵义了。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这样的现代文:
            你明知我是皇上的官员身在朝廷,
            却还勾引我不惜地位和名声。
            感激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我把你的美意记在了心里。
            我住在离皇上很近的京城里,
            皇上在宫中执掌著最高权力。
            我知你对我是真心一片,
            但我还是要忠于皇上和中央政权。
            我现在拒绝你的请求和许诺,心中很是伤感,
            只恨我没能遇到你,在我被皇上任官以前。
 
          请注意,古诗词中,把夫妇来比代君臣是一种十分传统的用法。张籍就利用这种用法,十分委婉、客气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所以说“恨不相逢未嫁时”并不真的在描述情爱。
          但是我们得感谢李师道,是他的拉拢,才使张籍写出那么好的一首爱情诗来,特别是这句脍炙人口、震撼人心的“恨不相逢未嫁时”!古代文人风骨今人难比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