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bmiddle/005MLiptzy7cIJyVjDr91&690
济南高新区贤文庄天主堂
http://s8/bmiddle/005MLiptzy7cILHIa3l67&690
天主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钟楼高30米。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
教堂正面建筑结构精美细致
http://s13/mw690/005MLiptzy7cLE3TtmY3c&690
http://s10/bmiddle/005MLiptzy7cLcXPU9369&690
祭坛西侧的圣母像
http://s13/bmiddle/005MLiptzy7cLcYtDpGec&690
祭坛东侧的耶稣像
http://s9/bmiddle/005MLiptzy7cLdl8lkc68&690
http://s11/mw690/005MLiptzy7cLdtKsLU8a&690
http://s6/mw690/005MLiptzy7cLdyYvVXe5&690
教堂两侧的格窗和教义油画
http://s4/mw690/005MLiptzy7cLdUouqvc3&690
镶嵌在教堂内墙上的陡斯殿遗存-1
镶嵌在教堂内墙上的陡斯殿遗存-2
镶嵌在教堂内西南角墙上的陡斯殿遗存-3
http://s13/mw690/005MLiptzy7cLfqBGocdc&690
http://s12/bmiddle/005MLiptzy7cLfkRw9l3b&690
http://s5/bmiddle/005MLiptzy7cLfk36Ty94&690
教堂东侧的建筑
http://s8/bmiddle/005MLiptzy7cLfKyvsP27&690
http://s12/bmiddle/005MLiptzy7cLfKEYkj5b&690
“悔该吧天国临近了”处
http://s6/bmiddle/005MLiptzy7cLfSc91345&690
http://s10/bmiddle/005MLiptzy7cLfMEzj3c9&690
教堂南侧辅助用房建筑
衔接资料:
贤文庄曾有一座老教堂,该堂位于村中央为陡斯殿。
“陡斯”即“DEUS”的译音,即“天主”的意思。陡斯殿是济南的第一座教堂。相传始建于明代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徒斯殿位于贤文庄大街的路北的一条小胡同中,由一陕西李姓教民敛资兴建,为当地民居形式,兩进院落,大门在东南角,进门是一砖砌影壁,影壁后的前院北屋是六开间的陡斯殿,从西端的过厅可通东部的祈祷殿(主堂,五间),殿东头是祭台。后院有房四间,结构与祈祷殿同,房内和过厅墙壁上,嵌有光绪年间重修碑两块,从碑文可知光绪庚辰(1880)、壬寅(1902)两度重修。从名称上说,这座陡斯殿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座,罗马教廷簿记有载。它第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这个村庄有4000人,约有十分之一的人信教。解放后,陡斯殿一度改为贤文庄小学。2008年,贤文庄旧村改造,陡斯殿的危房已于2008年的8月拆除,又因房屋下面有地道,无法在原址重建,遂移至东北300米以外的地方新盖了一座天主堂。(资料参考《天主教济南教区圣堂风采》,张润武老先生的《图说济南老建筑》。)
http://s6/bmiddle/4bfb49a0453c8d61bdfc5
中国民居建筑式的教堂,从正殿大门上看到“徒斯”二字,这就是“贤文庄徒斯殿”。
http://s8/mw690/005MLiptzy7cMPe1pbxa7&690
正殿有六开间之多,最西头是一间过厅走廊,可进到后院。
http://s10/mw690/005MLiptzy7cMPqPy0V69&690
前殿“徒斯殿”是主堂,殿内东头是一座讲经台,整个建筑为中国传统式民居建筑。
http://s11/mw690/005MLiptzy7cMPEWekq7a&690
http://s10/mw690/005MLiptzy7cMPe6DJ7d9&690
过厅为拱门式,南面的门额上有宗教图案,北面则是“祈祷殿”三个字
http://s9/mw690/005MLiptzy7cMPefnXab8&690
后殿结构和前殿差不多,应该是神甫宿舍之类的。在过厅和后殿内有碑刻两块,记载的是光绪年纪两次重修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