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兰诗》教学内容探讨(有王君老师的授课记录)

(2015-07-17 09:11:06)
标签:

教学内容

《木兰诗》

王君

分类: 七年级下册

教学文本分类:暂时难以分类。从体裁来说,它是叙事性的乐府民歌,所以对木兰的形象的塑造当然是教学的重点。但分析点到为止就行了。毕竟作为一首古诗来说,初中的教学要求也就是读读背背,能简单赏析就行了。

核心教学内容:对于该课,最重要的是做到当堂背诵和准确默写,不管是机械性默写还是理解性默写都能准确无误,所以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一定要准确,而且要反复检测,不断巩固。其次是对木兰人物形象的认识。

对于普通程度的学生来说,第一环节还得是复述每段大意。第二环节是赏析人物,抓住“英雄”和“女郎”这两点来分析,王君老师用流行语“女汉子”和“女神”来引导学生,确实不错。借此顺带分析一下本诗详略安排的原因,让学生知道木兰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学女性长廊里的独特地位。第三环节可以是难写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巩固练习。

另,学生学习本课,普遍会问:古代女子不是裹脚吗,为什么木兰还能长途征战呢?为什么上战场还得自己准备马和兵器呢?木兰那么能打,这是不是太夸张了,古代女子有那么厉害吗?这些疑问反映出学生对北朝生活的隔膜。

 

 

网上找到的资料:《木兰诗》课堂实录(王君)

 1.作者简介: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

“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 如何学习诗歌?

特别重要的是诵背、思考。

3. 作诵背准备

请读准加点字音:师列出注音生读

古今异义词:——特别注意

             爷、走、但、郭

通假字:

词类活用:

4. 学生自由读课文

是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背课文相关内容。

5. 使用时髦词“女汉子”形容木兰。

文中哪里最能表现木兰是女汉子?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引出“互文”手法:(出示“互文”的解释)

让学生根据“互文”手法,再来回答。

译:将军和壮士经过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疆场了,有的凯旋而归了。

(师评:这是一个重难点,同学们需要拿起笔来记下来。记完大声读一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的通俗解释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这类句子?找出来。

“东市买骏马……长鞭”,“开我东阁门,……”“当窗理……”

(让学生来翻译这些互文句子。)

白板出示翻译

6. 朗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白板出示的和之前大家说的都能体现木兰女汉子的品质,下面大家大声的读出来。)

(庄严地、紧张的、缓慢地、一字一顿地)

木兰得有多少智慧,勇敢、忠心,才能成为“女汉子”,才能为国效力,那么文中有没有较多的描写木兰的这些方面?

用百分比表示(画图)

那文中用那么多的笔墨,写了木兰的什么?

白板展示文章,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领学生反复品读,在旁边用红字标注出学生应怎么读?)

师指导朗读

板书:(略)

7. 师问:你怎么评价木兰?

生1:孝顺

生2:纯真

生3:爱祖国

生4:智慧

师引导:从木兰姊妹、弟弟、父母的表现,能看出木兰什么?——慈

生5:爱打扮、爱美丽

生6:果敢、柔

生7:责任心、担当

8. 木兰是女汉子,那她是女神吗?

全班诵读“爷娘闻女来……”

木兰回来了,她带来了什么?

(团圆、和睦、友情……)

木兰既是“女汉子”,又是“女神”。

“不知木兰是女郎。”

9. 木兰回来后,她会成为“剩女”吗?

学生动笔写几句,自选角色,用本节课学到的互文/顶真/复沓……,推销一下木兰。

例如:(问答句)

     问女何所思,……

     (互文句)东市买好猪,西市买肥羊……

     (复沓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同行十二年,不知战场是妆场。

王老师自己的创作现展示如下:

 爷娘说

女儿花木兰,

兰心可磬香。

天下说传奇,

奇孝我家演。

 姐姐答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家有兰小妹,

耕织一肩担。

代父从军去,

华年因此耽。

(问答句)

 弟弟唱

东市买好猪,

西市买肥羊。

南市买鲜果,

北市买美浆。

吾有兰姐姐,

慈爱胜爷娘。

疆场征战归,

路长情更长。

(互文句)

 战友赞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诗女郎。

同行十二年,

不知沙场是妆场。

临战不惊忙,

关山若等闲。

木兰小女子,

羞煞众儿郎。

(复沓句)

 乡邻夸

邻家有女唤木兰,

天生丽质文武全。

隔墙常闻银铃声,

相逢必有欢乐颜。

侠胆义肝从军去,

兴高采烈故乡还。

兰香到处都是趣,

恨不生女只生男。

 木兰自己说

女儿何必要如男?

云鬓轻挽花黄沾。

磨刀霍霍猪羊声,

亮过关山兵马喧。

沙场报国献肝胆,

爷娘承欢现笑颜。

不爱武装爱红妆。

乱眉描后庆归来。

10. 女性形象的归来。

王君的《谁说女子要如男》

 

浅秋老师听王君《木兰诗》有感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b9623f0102xc7e.html

这次的观摩课她执教的是《木兰诗》这首乐府民歌。起调平平:作品简介、用问答形式明确课堂目标,出示扎实的文言知识积累,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用的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语言展示问题:“女神”还是“女汉子”?老师板书女汉子特质:分析她的勇、智、忠。引导学生思考:“女汉子”之外的特质。在这过程中主要是用老师指导的诵读的方式来分析,穿插着的是对修辞的使用的分析。这个过程中使木兰的形象丰满起来。板书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先是花了一个圆,切出百分之十的面积,板书“勇、智、忠”;在朗读后继续板书“善良、孝顺、美丽、果敢……”最后添了几笔,成了一个“女”字。最后总结主题为”木兰是个女郎”。到此,一堂课已经算是圆满了,我们的想象似乎也止于此了。但是,王君老师课堂上又抛出另一段精彩:“你认为她会成为剩女吗?”,让你用学到的民歌的一些写法,来“推销”木兰。更奇在老师出示的自己的创作。

整堂课就是精彩纷呈的作品,前有铺垫后有呼应。从未想到貌似闲笔的互文、复沓、反复等的修辞的分析,竟然呼应了后面一个非常精彩的环节,”用民歌的方法写一段介绍木兰的文字“,心思之巧妙,确实令人击节赞叹,感慨望尘莫及!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王老师的自己的创作。和韩军老师最后唱的悼词效果一样,给人惊艳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