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过亲身实战来说说记忆背诵对数学的重要性(转载)

(2015-05-29 20:35:15)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学习方法

在前辈的推荐下,我们六年级统一用了《名校大考点》,这里推荐一下这本书,很适合六年级复习,全书分为30来个课题,每个课题最开始就是概念,然后是4道例题,后面是作业,包括基础,提高,拓展三部分。每天2节课,要花一节课时间来处理讲解作业,所以新课时间就一节。

  第一个课题是整数,自然数和0,我就发现了一个情况,班上的所有孩子都能分辨出哪些是整数,那些是小数或分数,但问他们什么是整数,什么是自然数却说不出来,于是又给他们讲概念,讲概念的不同定义方法书上像自然数这样概念就是举例说明,而整数的概念就是列举出它的所有情况,定义0呢,又是用的描述法。

   

    讲概念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和讲语文差不多,就是老师在上面神吹,学生在下面体会。感受到了就算成功。
  比如说三角形的概念吧,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就跟他们说,数学和诗词一样,也讲究炼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同学们体会一下那种明亮娇艳生机盎然的美,还有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感受一下宁静与突兀交织在一起的意境。而这句话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围,为什么是围成而不是组成,拼成呢,我们可以来画画。。。。。这个围字,有首位顺次相接的含义在里面,也有围成的图形必须是封闭图形的意思在里面,只有这个围字才能表达出所有隐藏的意思。 
  最后总结,你们看,数学的关键字和语文一样,得一字净得风流,只不过语文的炼字讲究的是美,数学概念的炼字讲究的是精确简练,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关键字找出来。
  大概就是这样子,后面很多概念就喊他们自己说自己找,找完后读一读。

     体会一下 小学自然数 整数 0 的不同定义方式。
  自然数 1,2,3,4,5,6,。。。。。。。。。这种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书叫做自然数。
  整数包括 自然数,0和负整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我们就用0来表示。
  这里面找关键字也很好玩,自然数的关键字是。。。。。。。。,哈哈,没错,就是省略号,下面同学一脸不服气地看着我,我理直气壮地跟他们说,当然了,没有省略号,你写1000个我都认为是错的,这个省略号就代表着自然数个数无限。
  整数概念 0为什么要在中间。 这个学生答出来了,表分界线的含义。

 

    讲完了过后就是背,我对背要求特别严格,关键字不能省,其他多几个字少几个字无所谓。每天讲完后同桌签字,看是否把我讲的内容记下来了,每天晚上家长抽背签字,第三天同桌抽背一次,每周组长对本周内容抽背一次,也就是同学家长之间要过3次,我在班上随时抽人起来背诵,有时是一个人背一条,有时是背昨天讲的全部内容,有时是一个组下课到办公室背给我听,背部出来就把概念吵两次。每次我在上面抽的时候,全班紧张地在下面默默背诵,生怕抽到自己背不出来。
  背的时候有时间限制,我经常让一个中等生起来背诵,然后以他背诵的时间作为全班时间,时间一到,没背完就算没背到,必须要非常的熟练。
  这样弄下来,不敢说所有孩子对这些概念倒背如流,但至少提到概念大多数孩子能毫不犹豫地说出关键意思,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这些概念以前都有涉及,孩子们有模模糊糊的印象,现在只是用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而已,加上上课讲得很到位,所以大家背得特别快,7,8条概念,读个5分钟就可以背出来了。背单位进率和数学公式更快,不用读就能直接开背。
  我们一节课35分钟,讲概念大概要20到30分钟,做题时间就只有10分钟左右了,我对讲题就敷衍很多了,除了那些实在很难的题,大多数同学们自己做,做完同桌看一下,做不起同桌讲。
  我经常对孩子说,数学千变万化,再好的老师都不可能把所有题给你们讲到,你们要学会的,是根据概念,弄清楚变化规律,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数,十个数字和几个简单的规律,就组成了我们熟悉的整数,小数,分数,包括以后要学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等,这些数向上无穷大,向下无穷小,任意两个整数之间都会有无数多的数,甚至任何两个数之间都会有无数多的数,老师无法把所有数都给你们一个一个写出来,但只要掌握了规律,你们就能写出想写的任何一个数。 
  包括你们现在觉得难的分率应用题,老师能教的也只是让你们找单位一,对应分率和对应数,但对于每道题怎么找,怎么做,就是你们现在应该理解思考积累经验的了,基础概念是道,如何解每道题是术,只要把概念和变化弄清楚了,其他就简单多了。金庸不是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你们都是武林高手,背概念就是练内功。

 

 

道理说通了,孩子们都很能接受,也有很多孩子在模仿我的思维方式。

  说这些绝不是不重视练题,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很少先讲再做,最喜欢的方式是先做后讲,在讲题时我经常问学生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老师这么出题想考我们那一个方面的内容?难点在哪里?有没有陷阱。
  立体图形表面积那个课题例题出得非常差,我就跟他们讲明,为什么差,因为这几个例题出的是一个意思,你们想一想,看自己能不能出4道难点不一样的,包涵了各方面内容的例题。
  那次出题很成功,很多孩子对自己出的题很满意,对别人出的题也有正确评价。最后我们自己选了4道题当例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