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许阿得斯所唱之歌
轻抚着国王的破衣
默默丧命在了
阴暗的卡尔克萨
——《黄衣之王》中卡西露达的歌,第一幕,第二场。
或许可以猜到今天咱们要聊的内容就是《黄衣之王》。黄衣王(the King in Yellow),最早出现于罗伯特·钱伯斯(Robert W. Chambers)于1895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以一个共通的虚构剧本《黄衣之王》为主线,讲述不同人类阅读了剧本之后的奇怪遭遇。全剧共分两幕,第一幕较温和,而第二幕对读者的冲击甚大。
【黄衣之王与哈斯塔】
书中书《黄衣王》作者不明,讲述了以古代都市卡寇莎(Carcosa)为舞台的故事。剧本最初于1895年现于法国,出版后立即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查禁并销毁。原书由蛇皮装订,封面上绘有诡异的纹章“黄色印记”。
http://ww1/large/005MBIxEjw1f9wlglsm4cj30af0dcaa2.jpg
剧本中描绘的“黄衣王”身高是常人的两倍,带着面具,身穿褴褛飘逸的黄色长袍,袍服有时看起来好像他的翅膀,后被爱手艺和其他作家借用,描写成旧日支配者“哈斯特”的化身。本书乃克苏鲁世界中著名的掉san好物(PS:大误,关于SAN的问题,请一定不要你的老师讨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读过剧本的人会逐渐失去理智,陷入疯狂,甚至“穿越”到书中的世界。在阅读的同时,“黄衣王”也会化身为人类出现在现实中,给阅读者带来各式各样的噩运。
http://ww1/large/005MBIxEjw1f9wlhbirpvj30dw0h2myt.jpg
【哈斯塔的先驱】
在HEX中,哈斯塔的先驱是一个有着巨大身体、如巨蛇般下肢(如果那真的也能被称之为“下肢”)的无面怪兽。就如同读过了《黄衣之王》的剧本的人很有可能了解这个“宇宙”的真相,从而说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失去理智。在哈斯塔的先驱攻击的时候,可以横直5个部队,也就是让这些部队失去阻挡这个怪兽的机会。
http://ww3/large/005MBIxEjw1f9wllueg52j30cu0hpaea.jpg
或者说,哈斯塔的先驱帮助这些部队看清了真实的世界,让他们理解到:你和你自己,以及这个荒诞的逢场作戏,都只不过是对假设和愚蠢的盲目迷离迷恋,这一切都是可以放下的。一旦放下,你就会意识到之前对其紧紧地依赖是多么的不必要。是的,哈斯塔的先驱就和哈斯塔一样能让智慧的个体(游戏中的部队),放弃理智、放弃抵抗、甚至放弃他们的召唤者。
【克苏鲁神话中的-哈斯塔】
在克苏鲁神话中,哈斯塔的别名又叫“无以名状者(the
Unspeakable)”或“深空星海之主”,在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为克苏鲁神话构建的体系中,哈斯塔是旧日支配者之一,象征“风”的存在,是象征“水”的存在的克苏鲁的死敌。这里涉及到关于“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对于洛夫克拉夫作品的改造,之后咱们会再加以说明。
http://ww1/large/005MBIxEjw1f9wlmb47fjg30fm0gowgb.gif
哈斯塔的本体被旧神禁闭在昴宿星团(Pleiades)中的恒星昴宿增九(Celaeno)的行星上、古代都市卡尔克萨(Carcosa)的废墟附近的哈利湖(Lake
of
Hali)中。伊塔库亚(Ithaqua)、罗伊格尔(Lloigor)、札尔(Zhar)及拜亚基(Byakhee)都是哈斯塔的眷族。[摘自维基百科]
http://ww2/large/005MBIxEjw1f9wlmzex11j30g4092jrv.jpg
【哈斯塔的眷族-拜亚基(Byakhee)】
在那里有节奏的拍打着的,是一群已经经过驯服并且经过训练,像杂种似的有翼生物……那即使和乌鸦、鼹鼠、兀鹰、蚂蚁、或者腐烂的人类尸体相比,也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无法回忆,也绝对不能回忆起来。
http://ww4/large/005MBIxEjw1f9wlo7vvi9j30g40c2gnl.jpg
拜亚基(Byakhee)是星际种族,通常侍奉着「无可名状的哈斯塔」,它们的身躯是由普通的物质构成,手枪等普通武器也能正常造成伤害。拜亚机可以在宇宙空间中飞翔,每只可以载乘一人,搭乘者为了抵抗宇宙中的真空和寒冷,必须使用适当的咒文或魔法道具。拜亚基在地球上没有基地牠们一般只会在被召唤来执行任务,或者做为乘马被使役的时候才会出现。
【奥古斯特·德雷斯的改造】
洛夫克拉夫特逝世后,作为其作品版权的继承者,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进一步完善了克苏鲁神话的体系,并构筑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但德雷斯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他自己的基督徒价值观和善恶二元论融入其中;取代洛夫克拉夫特笔下那无意义且混乱的宇宙,他给予这个宇宙以善恶斗争的主题。
而实际上,洛夫克拉夫特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并且曾经声称康德的道德准则“是个笑话”。德雷斯创造的神话体系就本质上来说是和洛夫克拉夫特的构想不相一致的,而且,基于克苏鲁神话的集体创作特点,也不能将它视为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将它作为一个许多基于同样世界观的故事和设定的集合看待。
http://ww4/large/005MBIxEjw1f9wlpe3eisj30fo0aujv6.jpg
[记得这是某个游戏里面的。。。]
德雷斯体系中的一个问题是,除了少数含糊的例子之外,洛夫克拉夫特从未在他的作品里直接提到过古神(Elder
Gods),此外,对那些旧日支配者(或称太古支配者),他也从未想过建构一个全面、统一的设定。
而引起更大争议的,就是德雷斯将所谓“元素”系统引入到克苏鲁神话之中。他将旧日支配者们依其象征的自然元素分成四个阵营:水、火、风、地。为了填补这一系统中的空白,德雷斯甚至专门创造了克图格亚(Cthugha)(象征火)和伊塔库亚(Ithaqua)(象征风)两个旧日支配者的形象。可惜的是,这一分类依然存在很大问题:例如,德雷斯将克苏鲁划为象征“水”的存在,但它却会被困在海底,被水阻隔。并且,在德雷斯的系统里,“火”与“地”敌对,“水”与“风”敌对;这与传统的元素阵营(水敌火、风敌地)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摘自维基百科]
http://ww3/large/005MBIxEjw1f9wlq8293sj30g40n2dhc.jpg
【对德雷斯体系的不同见解】
正是德雷斯经常使用‘克苏鲁神话’一词,来描述洛夫克拉夫特的宇宙观。可惜的是,就连他自己的写作都扭曲了这个用语的意涵,这或许和他是一位叛道、散漫的天主教徒有直接关系。不管怎么说,他将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旧日支配者’分成好、坏两个阵营,彼此争夺着土地和农场。后来还有一些仿效者继续采用这个说法,因而远远脱离了洛夫克拉夫特的轨道之外。
http://ww4/large/005MBIxEjw1f9wlqrku5vj30g40d4tce.jpg
(这我记得是个桌游里面的图)
对于很多洛夫克拉夫特的爱好者而言,“奥古斯特·德雷斯的改造”是不被认同的。这和原作者创造的混沌、无序、扭曲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观下,人类只不过是居住在幽暗海洋中名为无知的小岛上的一群毫无价值的生物。整个宇宙对人类的恶意只不过人类的错觉罢了,就好像人类对草履虫又何谈恶意。
但是奥古斯特·德雷斯引入了善恶的概念,将这个恐怖的世界变成了庸俗的“只会罗列神话名词的”现代奇幻冒险故事的舞台。就好像在一个混沌的充满了恐怖未知个体和难以名状的呢喃的房间中,生硬的决定某些个体对人类而言是神,是善意的神。这种强行对未知恐惧加冕的行为,这种违和的错乱感,这就是一部分人对其体系不认可的原因。
如果您还想再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去搜搜关于《黄衣之王》的剧本,在网络上有相关的共享。此外,2014年初大热的HBO剧集《真探》(True
DetectIve)中使用了部分《黄衣之王》的设定。
【本期先到这儿,下期见】
http://ww2/large/005MBIxEjw1f9wlrm9l11j30g40kc3zp.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