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观察量表
(2018-05-25 10:30:11)
标签:
365 |
目标处理-表层分析单
课题:
讨论教师: |
|
表层问题框架:
1、数量太多或太少
2、将教学、学习活动作为目标
3、三维目标截然分开
4、只有一维目标,只是知识点的罗列
5、目标无主体,或主体是老师
6、目标动词不清晰
7、目标要达成的学生行为不清晰 |
|
原有目标 |
|
目标数量是否合适? |
|
是否存在非目标? |
|
是否存在冗余目标? |
|
是否存在叙写问题? |
|
处理后的目标 |
|
目标制订-深层分析单
课题:
讨论教师: |
|
深层问题框架 1.目标中的内容不符合学科本质和学习序列 2.目标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 3.目标中的行为动词不明确或学习内容不准确 |
|
原有目标 |
|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
|
单元目标的表述 |
|
学业测试、作业中的相关基础分析 |
|
学生前测结果 |
|
处理后的目标 |
|
目标-教案环节一致性的教学简案
教材版本:
班级: |
||
原有学习目标 |
|
|
处理后的目标 |
|
|
目标1 |
对应环节 |
一致性分析 |
|
|
|
目标2 |
对应环节 |
一致性分析 |
|
|
|
目标3 |
对应环节 |
一致性分析 |
|
|
|
分析内容参考 |
||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 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 这样的一致性是否能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的问题还是因为教学设计的问题? |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察量表(教师)
教材版本:
学校:
任课教师: |
||
原有学习目标 |
|
|
处理后的目标 |
|
|
目标1 |
核心环节及时间 |
想法与建议 |
|
|
|
目标2 |
核心环节及时间 |
想法与建议 |
|
|
|
目标3 |
核心环节及时间 |
想法与建议 |
|
|
|
分析内容参考 |
||
教学环节与目标的内容、认知要求一致吗? 教师在这类目标的教学上有什么特点?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达成目标的机会? 学生在这类目标的学习上有什么特点? 对于这类目标,怎样的学与教会更好? |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察量表(学校)
评价维度 |
具体指标 |
A等 |
B等 |
C等 |
学习目标设置 (30%) |
课程性 明确性 适切性 |
21-30 |
11-20 |
1-10 |
学生学习表现 (40%) |
投入状态(参与交往) 达成状态(分工与合作、信息收集处理、问题分析与解决) |
21-30 |
11-20 |
1-10 |
课堂评价任务 (30%) |
匹配性(符合目标) 真实性(任务情境) 操作性(评价规则) 反馈性(信息运用) |
21-30 |
11-20 |
1-10 |
总体评价及等级 |
|
|
|
|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察量表(学生)
学生姓名 |
|
时间 |
|
|||
任课教师 |
|
地点 |
|
|||
评价维度 |
具体内容 |
等级 |
||||
A |
B |
C |
D |
|||
学习目标及达成 |
我的学习目标是: |
非常明确 |
基本清楚 |
说不清楚 |
不知道 |
|
我怎样达到这些目标: |
非常明确 |
基本清楚 |
说不清楚 |
不知道 |
||
课堂表现 (自主合作参与) |
我积极参与了么? |
一直 |
有时 |
偶尔 |
无 |
|
我积极与他人合作了么? |
一直 |
有时 |
偶尔 |
无 |
||
我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了么? |
一直 |
有时 |
偶尔 |
无 |
||
课堂评价任务 |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
非常明确 |
基本清楚 |
说不清楚 |
不知道 |
|
我的任务是: |
非常明确 |
基本清楚 |
说不清楚 |
不知道 |
||
我最喜欢的活动环节是: |
非常明确 |
基本清楚 |
说不清楚 |
不知道 |
||
我做得最出色的是: |
非常明确 |
基本清楚 |
说不清楚 |
不知道 |
||
我需要提高的地方: |
非常明确 |
基本清楚 |
说不清楚 |
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