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秋分养生,地门闭合,补益肺气最重要
秋分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真正的秋季已经来临。这一天昼夜时间相等,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 ·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不可出现偏颇。
饮食养生宜多吃“辛酸”果蔬。秋分的“燥”是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则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多,以免造成肠胃积滞。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候日渐浓郁,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多吃水果反而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http://s16/mw690/005MxVdizy752zvJqvd1f&690
凉气入体,易秋燥
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秋燥。人们普遍感到早晚凉气袭人。
胃肠道常感觉不适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季节。中医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防护,饮食和生活不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
秋分节气的养生原则
精神调养
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才能适应秋天的干燥之气。因此需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还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舒缓心情。
http://s16/mw690/005MxVdizy752zxvbZ5af&690
从秋分节气开始,人们的秋燥症状一般属于两燥。秋分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秋燥。因此,在预防秋燥的同时,还要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预防胃肠疾病复发天气逐渐变凉,人体胃部容易受寒邪引起胃部疾病,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疾。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过多胃酸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http://s15/mw690/005MxVdizy752zyfDVIde&690
首先,注意不要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损健康。其次,忌慕名进补,如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