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者,仁而爱人

(2016-11-30 19:23:45)
分类: 半帆

本月的阅读书目是于漪先生的《教育的姿态》,作为一位资深的语文专家,她可谓是宝刀未老,即使到了耄耋之龄,仍可以从她的课堂和文字中感受到她仍怀有一颗青春年少之时易于激动的心。《教育的姿态》作为一本教育论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于漪先生一生探索与追求而得出的教育的智慧。和其他理论的书目一样,读起来难免有些晦涩难懂,逼着自己读下去后,却也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在《教育的姿态》一书中,收录了于漪先生77篇文章,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就是“仁而爱人“》。看到”仁而爱人“一词立刻会想到儒家思想中提到的”仁“,”仁爱“。仁爱“可从《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读到,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一直延传至今,并为人所认可。从孔子到孟子可以说,都希望君主能施行仁政。难道于漪先生是希望我们老师也能向古时候的君主一样,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子民,以仁治班?可如果老师是皇帝的话,那不是注定是中央集权,注定是专制吗?

读完于漪先生的文章,我才发现,我真的是想多了。在文中,于漪先生说:“教育是一门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我们要有一颗向皇帝一样能纳百川的心,去爱学生。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开始,就要明白,自己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因为高尚。教师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是要以自己的人格来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以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来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都应该学会去爱,学会以一颗仁爱之心去看待孩子们的成长,看待孩子们的错误,看待他们的一次次调皮捣蛋,惹得老师怒发冲冠。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前两天吃饭的时候,对面的晨跟我说,他认识去年我教的一个学生杰,和我说了他们一起听到杰说的一些有关我的“轶闻趣事”。晨还说道,有一次他们回家的时候,杰和另一个同班的男生说“曹老师把咱们六(3)班教室,当成自己的皇宫了。她就是皇太后。“我听了哈哈大笑,杰是个好不容易才开金口”的孩子,能听到他说我那么多,我也是很开心的。转念一想,他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莫非,我真有那么霸道,专制?我又问晨,那你现在是不是觉得曹老师把咱们六(5)班当成自己的皇宫了?他笑着点头。为什么呢?我追问道。因为你总是自称哀家啊!“他脱口而出,同桌的几个孩子也忍不住笑起来。我心里淡定了许多,还好,还好,在孩子们心里,我还不是那么专制的。

而今,看到于漪先生说“仁而爱人“,让我不禁联想到很多。我们不能像皇帝一样集权,但可以像所有圣贤明君一样,拥有可以博大的爱心,用爱灌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阳光运动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