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室中,有所谓的常规与纪律。
自由是建立在纪律中,那么权威与自由该如何拿捏呢?
蒙台梭利书中提到:
适当的权威能够消除混乱、带来秩序;
而没有权威的组织,将无法实现其组织目标。
我们希望孩子有自主性、有能力能自行解决问题、学习尊重他人。以往打骂孩子的教育在现今的社会上已不可行了,市面上的教育书籍或课程开始鼓励家长们尊重孩子、倾听孩子、顺从孩子。
然而我们成人却未抓到精随,反倒变成纵容孩子、服从孩子了…而老师在学校的教育也越来越难执行了,给予孩子尊重选择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建立孩子该有的纪律及规范,除了爱自己外,孩子也要学着尊重环境。
蒙台梭利书中提到理性权威及非理性权威
1、理性权威是建立在特定事件或时间点上,是在需给孩子规范时,过了这事件权威就跟着结束,目的是在让孩子了解对的选择及规范。
2、而非理性的权威只是成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或情绪,这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帮助的。
在学校我们建立了教室常规及纪律,每位孩子都跟随着纪律常规执行。当有孩子挑战常规时,其它的孩子就会给予约束或指正,根本不需老师介入。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一样,规范在教室中执行时唯有大家一起遵守保护着,孩子们才能安心自由的在教室中学习。
爱与尊重的前提下仍须建立纪律规范。当孩子需要规范时,老师们应该把重点放在“
孩子的选择上”,不管孩子做出对的选择或错的选择,老师应该让孩子学习处理并面对后果,而非把重点放在处罚或是情绪字眼上。
教孩子做出对的选择并建立规范,才是教养的最终目标。
所以我们成人要思考,对孩子的爱与尊重有没有培养出自爱与自重的孩子?
常看到家长看孩子玩时,跟前跟后的追,加上口中叨念着,而孩子似乎没听见一样,一直出现不当的行为,家长尊重孩子想要玩,就继续让他在游戏场玩,但孩子已不是在玩,而是开始出现不守规矩的行为。也常听家长说孩子都不听话,也带不回家。
家长如能有适当的权威,就能够消除混乱、带来秩序。那么关键点在哪里呢?要给予孩子教育,成人是必须要有权威的。
但权威有两种:
一是理性的权威-成人对孩子的权威,只会表现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如:要给予孩子规范时。一但过了这特定时间点,权威就需结束。
二是非理性的权威-满足成人的控制欲、权力欲与支配欲,而非帮助孩子生命发展。
权威不应是情绪,不是愤怒,而是原则的坚持。
在教育上用来捍卫纪律的不应该是成人的情绪,而是对纪律的原则,所以想要给孩子自由或孩子想要有自由,不能没有原则,不能没有纪律,爱与尊重必须配合自由与纪律。成人要在孩子面前舍弃自己的非理性的权威,我们应当观察孩子生命发展,了解孩子天性及内在需求,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孩子。同时用理性的权威,引导孩子的人格发展成长。
蒙台梭利博士说:自由是整个演化过程的果,而不是因。
越年幼的孩子,他们的自由就越少,随着他们选择能力越好,自由就会逐渐增加,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有规范可遵循而不是随意放纵。
纪律是安全感的来源。好比教室里如有调皮、不守规矩的孩子,他们是希望老师给予他们有原则的规范,而不是不置可否的自由。
有了规范,孩子学习遵循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就会受益良多,等到他们得到纪律下的自由时,孩子就会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爱而产生美好的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