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模型理论》连载十五:第五章<台阶模型预测>第二节 关于台阶模型

(2018-09-11 17:06:38)
标签:

转载

第二节关于台阶模型的问题

一加一等于几?

古往今来,这个问题产生了无数的答案:哥德巴赫猜它等于2;电脑会告诉你它等于10(因为计算机广泛采取的数制是二进制);如果你去问 赵本山或者范伟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

各有各的结果,各有各的理由。

就像西方谚语中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的一本书、一段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阅读时都会遇到困难,也许在你看来很简单的就可 以理解的知识,却是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本节中把在研究台阶模型时可能产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理解台阶模型有所帮助。

 

由前期高低点统计出的模数一般都不是整数,在实际使用时模数应该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

 

视个股而定,一般来说,台阶模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是最合适的, 精确度更高会增大运算量并且对于提高预测精确度没有太大帮助,而精确的位数过少则会影响预测的准确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数已知的情 况下,可以将公式简化(具体的内容在上一章中有详细描述),简化后公式中的数值应全部保留(模糊预测公式除外)。

 

在对走势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台阶模型对近年来大盘上重要的转折点位经常能够预测到一个点不差,这种情况是偶然现象么?

 

重要点位的产生往往是多空博弈的结果或者是市场规律的体现,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会比较小,所以台阶模型对重要的点位的预测会更加精确。

 

台阶模型在实战中有一种用低点预测低点或者高点预测高点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如何使用?

 

首先是单边走势,至少需要建立二级以上台阶模型才能使用这个方法。

第二,要存在下跌行情中的大幅反弹或者上涨行情中的大幅回调,一般要求回调或者反弹的幅度接近一个台阶的高度。

第三,作为预测起始点的点位一般都是用前期高点或低点把握不到的或者误差偏大的。(如前文案例中,第一章图1.2.C中预测2016127日重要低点2635.30点时选取的起始点2850.71,属于用前期高点把握不到的点位;上一章图5.1.A2010年大盘走势中用波段低点2890.02点预测最低点2319.74点,就属于用前期高点预测这个点位时误差偏大的情况。)

 

其优势是什么?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台阶模型中选取的起始点距离预测点位越远,高低点之间的走势波动越剧烈,将会使预测的精确程度越低。所以有时单边走势中高点预测低点或低点预测高点会存在较大误差,而用此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这种误差。

但需要注意的是,「台阶模型中选取的起始点距离预测点位越远,高低点之间的走势波动越剧烈,预测的精确程度越低」这条性质只是在一般情况下成立,并非绝对成立。

 

在使用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

 

必须要注意的就是起始点的选取。

比如在单边下跌走势中,有时用高点预测低点会比较准,有时选取重要低点预测其他低点会比较准,并不一定是说低点预测低点就一定会比高点预测低点准确。

在合适的情况下选取合适的方法,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熟悉了某一只股票的股性,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哪些走势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比如说在大盘上,一般情况下低点预测低点的准确率会比高点预测高点的准确率高一些,所以在大盘上预测指数的点位时更多的会出现低点预测低点的情况,而出现高点预测高点的情况就相对少一些。

实际上不只是这种方法,在台阶模型的使用中,起始点的选取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不同的起始点将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这也是台阶模型在实战中的一大难点所在。

一般来说,台阶模型起始点的选取原则是:

1. 单边走势的起始点;

2. 重要的反弹或回调的起始点;

3. 受前期台阶影响比较大的点位。

如果你不知道选取哪个点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把每一个你认为重要的点位都代入公式进行预测,把得到的结果作为各级目标位对走势进行把握。

 

最后一个问题,用台阶公式的计算结果对于小数点后超出取值范围的部分是采取“去尾法”、“进一法”还是“四舍五入法”?

 

如果模数准确的话,这三种方法选取哪一种都影响不大,可以视个人喜好而定,如果熟悉某只股票的股性,就会知道哪种方法更适合某一只股票。一般来说,我习惯采用四舍五入法。

 

第三节台阶预测模型疑难精解

 

通过前文中的讲述,甚至很多读者已经能够将台阶模型应用于2015年的走势之中,然而这样就算是完全掌握了台阶模型么?

恐怕不然。

台阶模型看似简单,内在却很复杂,初步的使用很容易,只要记住公式就行,但想要掌握更高级、更精确的使用方法,却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也是很多人在使用台阶模型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疑问的原因,相信在前面的学习中很多读者都对此深有体会,在上一节中对台阶模型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但有些相对复杂问题是不能仅仅通过简单对话解决的,必须要结合案例进行详细的论述。

在本节中笔者会从台阶模型的实战使用角度,就其中的一些比较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进行解答。

个股台阶模型预测

 

这恐怕是大多数读者都关注的问题了,台阶模型在大盘的预测上那么精确,在我们自己关注的那一只个股上是否能够同样精确?

下面是台阶模型个股上的案例:http://s15/mw690/002ZoQOIzy75vUDtFuebe&690关于台阶模型" TITLE="[转载]《模型理论》连载十五:第五章<台阶模型预测>第二节 关于台阶模型" />

5.3.A  嘉欣丝绸台阶模型预测图

如图是002404-- 嘉欣丝绸从2016111日到2016414日的日K线走势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上涨一级台阶模型和一个下跌一级台阶模型。

经过统计和计算,我们可以求得这只股票近年的模数为0.2217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台阶模型对股价的点位进行预测,图中左侧股价的波段低点为6.18元,我们将这个点位和模数代入上涨一级台阶公式(模数+1)可求得上涨一级台阶目标位为6.18×1.2217=7.55元。

而在实际走势中,股价上涨的高点出现在2016218日的7.60元,与我们预测的目标位7.55元之间仅相差0.05元十分的精确。并且这一目标位在股价之后的走势中多次对股价形成压力作用,2016222日、23日和25日三个交易日的最高价更是出现在7.55元,和我们预测的点位分毫不差。

当股价开始下跌,我们可以将高点7.60和模数0.2217代入下跌一级台阶公式(模数+1)可求得下跌一级台阶的目标位为7.60÷1.2217=6.22元。

在实际的走势中股价于2016229日最低价6.02元跌破目标位后受到支撑最终收盘于6.24元,恰在目标位附近。在之后的走势中股价多次受到这一目标位的支撑。

可以看到,台阶模型在个股上的应用与在大盘上的应用类似,并且具备着同样的准确性,台阶目标位也同样会对股价的运行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个股的预测中对于模数的预测必须要精确,一般来说,最好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是最合适的,否则可能会影响到预测的精确性。

高级数台阶案例如下:http://s9/mw690/002ZoQOIzy75vUFoogU88&690关于台阶模型" TITLE="[转载]《模型理论》连载十五:第五章<台阶模型预测>第二节 关于台阶模型" />

5.3.B  *ST商城台阶模型预测图

如图是600306--*ST商城从2015820日到2016413日的日K线走势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下跌六级台阶模型。

经过统计和计算,我们可以求得这只股票近年的模数为0.2134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台阶模型对股价的点位进行预测,图中股价经过连续的上涨之后,最高点出现在20151228日的34.34元,之后股价开始下跌。

当确认股价开始下跌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台阶公式开始逐级台阶的追踪确认。

首先预测一级台阶的目标位,根据下跌一级台阶公式:

第一台阶=g÷(模数+1

代入高点34.34元和模数0.2134可以得到第一级台阶的下跌目标位为34.34÷1.2134=28.30元。从高点开始下跌后股价出现一根中阳线小幅反弹之后开始加速下跌,中阴线下跌加上跳空低开的走势迅速跌破第一台阶目标位,此时需要计算第二级台阶目标位,根据下跌二级台阶公式:

第二台阶=g÷(模数×21

代入高点34.34元和模数0.2134可求得第二台阶下跌的目标位为34.34÷1.4268=24.06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股价在第一二级台阶之间出现了两根小阳线反弹。

201617日股价继续下跌,最终收盘于23.87元,比第二台阶目标位置低0.19元,次日股价开始加速下跌,确认跌破第二级台阶目标位,进而计算第三级台阶目标位,根据下跌三级台阶公式:

第三台阶=(模数×21÷(模数+1

代入数据可得第三级台阶的目标位为34.34÷1.4268÷1.2134=19.84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经过201617日、8日和11日三连阴的大幅下跌之后,迅速跌破第三级台阶目标位。

此时就需要计算第四级台阶的目标位,根据下跌四级台阶公式:

第四台阶=(模数×41

代入数据可得34.34÷1.8536=18.53,第四级台阶的下跌目标位是18.53元。可以看到,在实际的走势中股价跌破第三级台阶目标位之后受到约束作用,开始在目标位附近震荡横盘(图中蓝色虚线框A标识),并且2016114日(图中蓝色箭头处)受到支撑,在距离第四级台阶目标位0.17元的位置开始上涨。

股价结束震荡之后于2016122日确认跌破第四级台阶目标位,进而计算第五级台阶的目标位,根据下跌五级台阶公式:

第五台阶=(模数×41÷(模数+1

代入数据可得第五级台阶目标位为34.34÷1.8536÷1.2134=15.27元。指数跌破第四级台阶之后依旧延续下跌走势,201621日股价在与第五台阶目标位15.27元仅相差0.44元的位置开始大幅反弹,可以看到在下跌和反弹的走势中,股价分别于2016125日、217日和24日受到第四级台阶目标位的压力作用(图中黄色箭头①②③标识)。

2016224日股价受到压力之后结束震荡继续下跌,两个交易日后以一根中阴线跌破第五级台阶目标位。此后股价继续下跌就需要第六级台阶用到的计算公式:

第六台阶= (模数×41÷(模数×21

代入数据可得34.34÷1.8536÷1.4268=12.99元。图中可以看到,指数跌破第五级台阶目标位两个交易日后即201631日以大阳线开始反弹,反弹起点为13.11元,与预测低点仅相差0.12元。

股价结束反弹之后回落三个交易日出现起涨点13.02元,与预测的第六级台阶目标位12.99元仅相差0.03元,台阶模型预测在个股中同样精准。

台阶起点的选取

台阶起点的选取关乎台阶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也是大多数初学者普遍都不明白的一个难点。在起点选取时,有些人喜欢选用重要的高低点,有些人则经常会选用重要高低点附近的波段高低点,还有些人是“跟着感觉走”。实际上除了最后一种方式之外,其余两种点位的选取策略都是可取的。

因为这些点位都是一眼可以看出的,但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走势复杂不知该如何选取台阶起点的情况。

我们以下跌走势为例,当股价出现下跌时,我们选取下跌台阶模型来预测股价的走势,随着股价的运行,会在较远处形成一个高点,在较近处形成一个次高点,如图5.3.C所示:http://s11/mw690/002ZoQOIzy75vUHsbAm0a&690关于台阶模型" TITLE="[转载]《模型理论》连载十五:第五章<台阶模型预测>第二节 关于台阶模型" />

5.3.C  台阶模型起点选取示意图

远处的高点A可能用下跌二级台阶公式对未来低点D做出预测,而近期的次高点C可用下跌一级台阶公式对未来低点D作出预测,而这两个结果却往往是不同的,在前文中笔者更多的是将两个点位都计算出来,共同分析对股价的影响,但是这样做的计算量会比较大,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多,那么选择哪一个点位作为台阶的起点准确性更高呢?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下降趋势的结构。道氏理论对于下降趋势的定义是波峰与波谷都依次降低的走势,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对其进一步细化,将波峰与波谷进行比较。在正常的下降趋势中,反弹的波峰应该是低于前一个波谷的。如果反弹的波峰高于前一个波谷,则是下降趋势有可能结束的标志。遇到这种情形,当股价再次跌破前一个波谷又恢复到正常的下降趋势时,在计算低点时就应以第二个波峰(图中高点C)作为起点代入下跌一级台阶公式。反之,如果是反弹的波峰低于前一个波谷,之后股价再次跌破前一个波谷时,这时就应该以最高的波峰(图中A点)作为起点代入下跌二级台阶公式。http://s6/mw690/002ZoQOIzy75vUJh8jz65&690关于台阶模型" TITLE="[转载]《模型理论》连载十五:第五章<台阶模型预测>第二节 关于台阶模型" />

5.3.D  台阶模型起点选取示意图

如图5.3.D中(1)所示,C处的反弹波峰低于前一个波谷B,所以在计算时就应以A处高点为台阶模型起点。

如图5.3.D中(2)所示,C处的反弹波峰高于前一个波谷B,所以在计算时就应以C处高点为台阶模型起点,而不是以A处高点为起点。在股价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实在无法分辨该以哪个点开始计算,可以采取更为保险的方法,即计算出两种算法的结果,然后再观察市场到哪个位置出现有效支撑。

如何把握小于台阶高度的小波走势

台阶模型的原理就是股价的运行随着峰谷逐渐累值会呈现阶梯状,随着峰谷的累值,股价最终会运行到台阶的位置,但在累值的过程中,股价的运行却也会存在变化,这些变化就形成了很多小于台阶高度的小波走势,而这些小波走势一般都是上涨过程中的回调或下跌过程中的反弹。

就好像上楼梯一样,你可以站在任何一级台阶上,但是很难站在两个台阶之间的高度上,对于这种小波走势的预测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前文中笔者已经进行过讲述,那就是通过两个不同的台阶模型进行交替预测,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必须要出现合适的走势才能使用,否则不同台阶模型之间的目标位过于接近就失去了交替预测的意义。

另外这种方法运算量巨大,即使使用交替预测也有些小波走势也难以把握。

如果专门需要预测这种小波走势的话,笔者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了解小波调整的秘密。

习题

在本节的最后,笔者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

在提到台阶模型选取的时候,笔者只给出了下跌台阶模型的选取示意图,有兴趣的读者回去之后可以参照这张图,尝试画出上涨台阶模型的选取示意图。

画好的读者,可以扫码加入模型理论公众号,寻求详细解答。

因为前面几章都属于概念性的知识,所以章末小结是最适合各位读者理解和记忆的方式,而从本章开始涉及到具体的模型和计算,所以从本章开始章末小结将变为习题。

http://s8/small/002ZoQOIzy75vULdGnB27&690关于台阶模型" TITLE="[转载]《模型理论》连载十五:第五章<台阶模型预测>第二节 关于台阶模型" />

依昨日所言,二维码奉上

 (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