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央行等八部委发文,就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了金融政策上的部署。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对今后改革期间的货币政策的调整。具体表述为:“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1月份M2增长数据以及社会融资规模远超预期的数据面上来看,以及反映出监管层放水意图的明显流露。在结合近期总理的讲话,周小川的讲话来看,未来将会对供给侧改革相关的产业给予充足的货币资金支持。从15年的普降到16年的定灌,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究竟对我们的股市将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接下来重点进行分析:
从A股历史上来看,每逢货币政策的转向调整,股市必定会出现一轮最少中期级别的涨跌。下面两图中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可以很清晰的看清货币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程度。
首先从1998年当时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与现在局面比较相似,人民银行加大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主要有:调低利率、灵活放水、取消贷款限额以及加强对商行窗口指导。我们看到98年1月份大盘即收长下影线反弹2.4%,后续连续三个月上涨20%。直至98年6月收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但依然完成了震荡筑底的行情。
然后就是99年连续的公开市场操作的花样放水间接埋伏了著名的519行情,02年2月最后一次降准后逐步调高理论收紧货币从而出现了股市戏剧性的涨跌。
最明显的当属2007年底到08年全年的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07年底政治局会议针对股市过热提出防过热、防通胀,从而开启收紧的货币政策,助推了08年的全年熊市。
对比现在的又不同于以往的货币政策,这里金股圣经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是加大整体货币投放量,对股市是显著性利好。
2是工业信贷政策两级分化,实打实的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节奏,对股市的预期利好不言而喻。
3是核销呆坏账,引爆风险点刮骨疗伤的过程,前任埋雷后人拆,什么时候拆完什么时候股市汇市才能起飞。
4是资产证券化扩围,可能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对于实体企业也是去包袱的好政策,双刃剑利用得当的话对股市是长期的实质利好。
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喊改革喊了2年,喊供给侧改革喊了大半年,终于要开始真刀真枪的干了。倒逼推进改革,改革货币先行。后续金股圣经还会一一跟进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