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造型课,重点放在认识桥的艺术特点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首先以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确认学生课前预习的实效性。通过观察、分析家乡的桥,了解桥的艺术特点,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欲,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中我收集一些桥的图片,幼儿初步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桥,带幼儿逐页地观察画面,感知不同结构特点的桥梁,知道七都的四座桥,分别是洪恩桥、双塔桥、东庙桥、广福桥,拓展性地向幼儿介绍这几座桥的结构,初步感知桥梁的建筑结构,对桥梁感兴趣,引导幼儿讨论各种各样的桥梁的用途,幼儿观看桥的图片,了解桥的发展史,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经验。以“如果你来设计一座桥的话,你想怎样设计?”来延伸活动,充分发挥了有的的想象能力与合作能力,也培养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积极地参与活动。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对学生有扶有放,重点明确。有人说:“好的引入是课成功的一半”。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有关知识,在引入课题时以抢答游戏的形式,确认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说一举二得。这节课使一些平时“不安分”的学生,表现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的魅力能使人的身心处于放松、愉快的状态,使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有意外的发现。所以借助游戏的力量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游于艺,成于乐”一直是我尝试的,效果较好。《指南》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这节课上,
通过观察、分析桥的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桥的用途和结构,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承认。在创作作品中,经常会发现个别几个胆小有缺乏信心的学生,他们对创作无从下手或不敢大胆表现,这时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幼儿作品,体验美术作品的美,教师采用鼓励语言帮他们树立信心,让学生自由、大胆创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