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大标题与小标题
(2014-11-14 23:34:46)
标签:
教育 |
1、 哲学研究论文提取小标题时的技巧:
第一,
第二,
第三,
前面两点老师在之前的讲课中以前强调过。最后一点需要重点关注,因为我之前一直以为小标题写得越整齐越对称越好。但有时候也不能一味地为了创新而创新,如果采用对称的结构也能很好地体现论文内部的逻辑,应该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吧?
2、老师在第七讲中推荐了几个比较经典的标题,比如“A对B的影响”“从A到B”“A与B的比较”“从A看B”“A的三个阶段”“A的三个流派”。这几个经典的标题基本上涵盖了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角度:影响,相关,历史纵横向发展。我们要把这些经典的标题记住,在写自己论文的时候可能灵活“套用”。现在这样去记看似很像记“八股文”的套路,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模仿式的写作真的很有用。
3、实证研究和哲学研究论文的标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在表达清楚意思的情况下,尽可能简短,不要多余的词语;不要出现多余的标点符号;尽量不要使用副标题;不要使用文学色彩很浓的词语;避免口号式的、使动等类似的表达;与内容要保持一致。
之前在读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的时候,发现他们很喜欢用副标题,而且很喜欢用文学色彩很浓的词语,而且也觉得他们这样做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这种方法用来吸引期刊编辑的眼光或许还可以,但是如果用来写学位论文就会显得不够专业。写文章讲究文采是必要的,但是用在学术论文中似乎有点不大适宜。这点又让我想到了老师之前说的“学术以说理取胜而非以文采取胜”。所以,如果研究者在标题中用了很多文学色彩很浓的词,就会显得文学气太重而学术感不足。我们在写小论文的时候或许还可以勉强如此,但是在写学位论文的时候要坚决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