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玲珑秀丽的屋顶

标签:
屋顶屋角坡度屋面苏州古典园林 |
屋顶是古典园林建筑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造型多变,翼角轻盈,成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玲珑秀丽风格的因素之一。
http://www.zhiwuwang.com/file/upload/201411/25/16-45-35-62-514.jpg
屋顶常见的式样有硬山、歇山、攒尖数种,而以卷棚歇山顶尤多。不过为了配合环境,有些仅正面屋角反翘,而背面不反翘,也有东端反翘而西端不反翘的。屋顶处理手法虽多变化,而通常做法大致如下:
(1)屋面和提栈 苏州气候温和,风力较小,屋面一般是在望砖或望板上直接铺瓦,仅在屋脊和檐口处用灰泥。圆形攒尖顶的盖瓦用上小下大的筒瓦。
屋面坡度多半较平缓。由于两桁间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段增高,屋顶坡度也相应逐渐增大,而使屋面形成曲线,苏州工匠称此制为“提栈”。
(2)屋脊 屋顶除回顶(卷棚)外,正脊常见的形式有游脊、甘蔗脊?纹头脊、雌毛脊、哺鸡脊等。前三种式样较简单,常用于普通平房;后二式多用于厅堂,拙政园远香堂的正脊则是较特殊的例子。正脊高度一般自一尺至一尺八寸许,由屋顶的大小而定。垂脊处理较简单,尽头有时也置天王或作回纹花饰,戗脊则多变化,可作各种式样。
(3)屋角 屋顶如为歇山式或攒尖式,屋角反翘式样通常有嫩戗发戗(即子角梁起翘)与水戗发戗(即戗脊起翘)二种。
水戗发戗的构造较简易,只有老戗(即老角梁)没有嫩戗(子角梁),而木构件本身不起翘,仅戗脊端部翘起。嫩戗发戗的构造较复杂,其老戗下端斜立嫩戗,故屋檐两端升起较大。
老戗和嫩戗相交的角度,一般须是老戗、嫩戗和水平线成的两锐角大致相等,而老戗与水平线所成角度是根据屋顶坡度而形成的。因此,屋顶坡度决定后,也就决定了屋角起翘的高低。这是因为考虑屋顶坡度如果很陡,屋角起翘很低;或者屋顶坡度低,而屋角起翘高,都容易产生生硬的感觉。怡园四时潇洒亭和画舫斋虽只有老戗,但下端弯起,形似嫩戗,是一种变体。
两种发戗(屋角起翘)的木构造虽不同,但水戗(戗脊)的构造大体相同,不过有的挺拔有力,有的平缓舒展,都赋予建筑以轻巧、活泼的形象。水戗的高度与曲率一般同屋顶的大小和坡度成正比。
两种发戗的应用,除与屋面坡度有关外,还须注意周围环境与各建筑的相互关系和艺术效果。如拙政园中部的远香堂和倚玉轩的屋角同为嫩戗,但起翘的缓陡显然不同,形成稳重和轻巧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