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将坯料加热后放在上、下锻模的模膛内,施加外力,使坯料在模膛所限制的空间内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膛形式相同的锻件,这种锻造方法称为模锻,是锻造工艺的一种。
一、模锻设备与工艺过程
模锻设备有模锻锤、平锻机、曲柄压力机、摩擦压力机、模锻水压机等多种,其中模锻锤应用最广泛。
模锻锤的砧座比自由锻的砧座大得多,而且砧座与锤身连成一个封闭的整体,锤头与导轨之间的配合也比自由锻精密,锤头的运动精度高,锤击能够保证上下模对准。
模锻时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在缍头下端和砧座上的燕尾槽内,用楔形铁对准和紧闳。图1所示是单模膛模锻工作示意图。
http://www.cn.ut-machin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63.jpg
图1
1—砧座
锻模由热作模具钢加工制成,具有较高的热硬性、耐磨性和耐冲击性能。模膛内与分模面垂直的面都有5°~10°的斜度,称为模锻斜度,其作用是便利锻件出模;所有面与面之间的交角都要做成圆角,以利于金属充满模膛及防止由于应力集中使模膛开裂。
为了防止锻件尺寸不足及上下锻模冲撞,以及有利于坯料充满模膛,模锻件在下料时,除考虑烧损量及冲孔损失外,还应使坯料的体积稍大于锻件。模膛的边缘也加工出容纳多余金属的飞边槽,在锻造过程中,多余的金属即存留在飞边槽内,锻后再用切边模将飞边切除。
同样,带孔的锻件不可能将孔直接锻出,而是留有一定厚度的冲孔连皮。锻后再将连皮冲除。
根据模锻件的复杂程度和设备条件,锻模可分为单膛锻模和多膛锻模两种。单膛锻模是在一副锻模上只具有一个模膛,多膣锻模是在一副锻模上具有两个以上模膛。对于形状复杂的锻件,要经过制坯、预锻、终锻等过程才能成形,最后还有切边等工序。图2所示是采用多模膛锻模锻造弯曲连杆的过程。
http://www.cn.ut-machin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64.jpg
图2
1—锻件
二、 模锻的特点与应用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有如下特点:
1)模锻时,金属的变形是在模膛内进行,能较快获得所需的形状,生产效率髙。
2)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小。
3)可以锻造出形状复杂的锻件。
4)模锻生产比自由锻生产节省金属材料,减少切削加工量,降低零件成本。
由于受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模锻件质量不能太大,一般在150Kg以下;制造锻模成本很髙,适合于小型锻件的大批量生产。
三、 锻件缺陷的形成及预防
1. 加热时产生的缺陷
(1)氧化
(2)脱碳
(3)过热
(4)过烧
(5)裂纹
2. 冷却时产生的缺陷
(1)外形翘起
(2)冷却裂纹
此外,不恰当的冷却还会使锻件的表面硬化,给切削加工带来困难。除以上两种缺陷外,锻造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其他缺陷,如模锻时由于合模定位不准等原因,造成沿分型面的上半部相对于下半部的"错差"。通过必要的质量检査和缺陷分析,可以找到减少或防止锻件缺陷、提高锻件质量的途径。
查看原文:http://www.cn.ut-machining.com/forging-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