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易错题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标签:
教育 |
分类: 反思类 |
初中数学易错题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白河二中
(一)家庭因素:我工作的学校---白河县第二中学,属陕西省东部偏远山区白河县,紧邻湖北省十堰市。它属白河的后高山农村学校,辖区人口多,文化素质不高 。经济收入已外出务工为主,百分之九十的劳动力都外出了,男劳力多从事厂矿、企业工作,妇女们多以服务型行业来发展经济。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大部分学生都沦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中,部分无人监管,还有姐姐看护弟弟,哥哥看护妹妹,大部分不是爷奶监管。无法保证对他们学习任务的检查,更谈不上对学习的辅导上,导致他们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不好,厌学的情况严重。
(二)教师存面问题:我所从教的学校,由于年龄大的教师居多,许多教师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坚持上课,部分专业教师急缺,只有临时聘任教师代课,这种现象在小学非常普遍。白河二中辖区的小学,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临聘教师,他们自身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加之小学的教师多以包班(教学全部科目)为主,导致小升初的学生基础不好,底子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运算能力。
(三)社会因素:受当前社会“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许多毕业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多读少读一个样,学生上学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混到初中毕业就可以打工了。这种想法极大地打消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概念理解不清、导致计算出错
错误原因:对有理数的概念没分清,有理数是指有限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而3.14159265358......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属于无理数。
正解:在下列数中,
π
错解:—9-3=—6
错误原因:此题受小学运算法则的影响9—3=6
正解:—9-3=—9+(-3)=—12
(三)、旧知识的错误迁移
错解:
=
错误原因:受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影响 =
和
的影响,得到
+
=
正解:+
不能再合并在此处键入公式。
(四)、数学性质的运用错误
错解:3a3*2a2=6a2*3=6a6
此题的错误原因:不会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把他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错误的计算成,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正解:3a3*2a2=6a2+3=6a5
(五)、分析问题不全面、忽视分类讨论导致出错
错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13cm和17cm)。
此题的错误原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求它的周长。在不知道哪边是腰、哪边是底的情况下,首先分两种情况来计算: 1 以3cm为腰,7cm为底,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cm、3cm、7cm。显然这种情况不能组成三角形。2 以7cm为腰,3cm为底,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7cm、3cm。这种情况能组成三角形。虽然此题分了两种情况讨论,当只有一种情况能组成三角形。因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应为17cm。
正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17cm)。
(六)、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错解:在
,
,-7,0.,3333333。。。。,0.4,中,无理数有()个。
错误原因:题中问的是有几个,学生看成那几个
正解:在
,
,-7,0.,3333333。。。。,0.4,中,无理数有(2)个
(七)、粗心大意,计算失误
错解:-3x=6
错误原因:系数化为1时,用积除以一个因数,即两边同除以(-3),而不是两边除以6
正解:3x=6
(八)忽视隐含条件,导致出错
错解:如果y=(m+2)xm2-2+3x-5是一个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2)
错误原因:此题只考虑了此函数是二次函数时,自变量最高次项的系数为2,而忽视了,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这一隐含条件。
正解:如果y=(m+2)xm2-2+3x-5是一个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2)
(九)、解题方法不清
错解:当x满足条件(x≠1
无意义。
此题的错误原因:没有分清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当B≠0时,分式
有意义;当B=0时,分式
无意义;
正解:当x满足条件(x=1
无意义。
(十)对因式分解的理解不透彻
此题的错误原因:因式分解不彻底。因式分解一定要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正解:x4-y4=(x2+y2)(x2-y2)=(x2+y2)(x+y)(x-y)
三、防止学生出现错误的对策:
1、家长加大对孩子的监护力度,父母至少一方在家看护孩子。保证孩子能安心在校学习。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对农村学校的师资投入,配齐专业教师,是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3、教师方面:
(1)、教师精心备课,对学生可能出现错误的问题要提前预设,重点强调。从而有效的控制类似的错误产生。
(2)、打造高效课堂,加强对数学易混淆概念的理解,理清数学公式的使用范围,引导学生分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做好课后反思,对学生在数学上出现的问题,分类整理,做好笔记。复习时有针对性,增强学生识别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
初中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只有针对学生在以上几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辨别易错概念和易错的性质和定律,加强辅导。其次是通过联片教研、外出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解题基本功。最后是对易错问题做好防范,对症下药,才能抑制类似的情况发生,把错误率降到最低,使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