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易错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16-02-29 16:44: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报告类 |
安康市2015年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XDKT201515 |
课题名称 |
初中数学易错问题产生的 原因与对策研究 |
|
负责人 |
吕小勇 |
所在单位 |
陕西省白河县城关初中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多年在初中数学教学岗位上,相信很多老师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许多数学问题,学生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老师也是一讲再讲,甚至讲过多遍之后,仍有很多学生犯同样的错误。面对这种现象,部分老师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实施题海战术,有的好似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点儿效果,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出错的问题依然暴露出来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解数学问题是学习、研究、应用数学的重要环节与基本途径,而数学思维的形成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题来实现的。课堂练习是提高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课后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巩固。练习和作业都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错误的作业既反映了学生听讲的效果和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反映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恰当,因此,错误的作业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 有的学生刚上初中一两个星期,家长就打来电话向老师反映,孩子的作业错误很多,问是不是老师教学能力不行,或是老师没有专心教学,把心思都花在课外补习上去了?面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对待学生的作业错误,首先要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同时要重视错误,剖析错误产生的过程。作出调控和修正,进行拓展运用。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等生,作业都会出现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错误。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教师教学方法欠佳而没有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有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知识内涵不够深刻,有的是学生理解能力欠佳,或是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还有的是题目确实有些难度,学生难以理解或理解错误的。 因此,初中数学易错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通过研究,一是寻找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确立相应的对策,优化教学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养成做易错题笔记的习惯,让易错题笔记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食粮。三是建立学生易错题档案,帮助更多的学生能有效地预防错误的出现。四是有效促进备课环节更具有针对性,上课环节更具有时效性,作业环节更具有拓展性。本课题组选择《初中数学易错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作为内容,选择的研究对象为七、八、九年级学生。通过对本课题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常态下的数学教学达到更有效、更高效。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帮助学生积累并更正易错问题、建立易错题集、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习惯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初中数学中,许多题目对学生来说“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为有效提高易错题求解的正确率,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效果。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以教学中学生的错题为载体,剖析易错题形成的基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本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积累纠错这一基本活动经验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掌握好解决易错问题的对策,将对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产生“正迁移”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在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日程生活中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即拥有一颗“数学的头脑”。 课题的研究将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体验,实行因材施教,促进各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也将会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将主要对初中数学易错问题的对策展开研究,并尝试总结与之相对应的习题课教学模式,积累基于初中数学易错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的课堂案例、易错题集,凸显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1、进行理论研究,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计划。 2、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并对调查和座谈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生易错的原因,对症下药,开展有效预防易错问题出现的数学活动。 3、家校联谊,认真实践,最后总结经验,形成高质量的易错档案。 四、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采取问卷方法调查学生易错的原因。 2、经验总结法: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的实施情况做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 3、行动研究法: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分析、教法和学法指导、习惯的培养等途径来进行课题研究。 4、在研究过程中辅之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 找到学生易错问题的原因,广发征求数学教师的意见,选择好研究的班级,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1月至6月) 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寻找对策,有重点的进行研究,通过实践不断调整,修改方案,积累经验。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6年6月至7月)
1、
2、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课题研究报告; 2、结题资料汇编(论文、易错题集、教学策略、随笔、叙事、教学案例等); 3、课题汇报课件。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