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开题报告
(2014-11-25 00:26: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报告类 |
白河县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3年11月1日
立项号 |
BHX2014014 |
课题名称 |
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
|
负责人 |
吕小勇 |
所在单位 |
安康市白河县中厂初中 |
|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
数学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计算教学一直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曾经说过“数学才能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其中大部分是以计算能力—数的运算能力这一形式出现的。当然,确切地说,计算能力还不是数学能力,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形成真正的数学能力,诸如推理能力,求证能力和独立掌握数据的能力。 运算能力是学习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结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学习中涉及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初中阶段的实际教学中,众多教师和学生对运算能力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往往将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原因归结到非认知因素上,认为是“马虎”,“粗心大意”,“不注意”造成了运算错误。往往看中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和思路,对运算具体实施,对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最佳策略等都没有给出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运算能力提高有限,甚至一部分学生的正常学习都显得力不从心。 在新课标实施以前,大纲对中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是 “准确、快速、灵活、简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化的训练,同时导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笔算,轻估算”,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是围绕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为核心展开的。怎样才能培养与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需要认真审视新课标下的运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了解目前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关键词:初中生运算能力的调查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5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14.11~2014.12)
第一阶段的主要成果: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2014.12~2015.04)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部分:编制相关数学运算的测试卷,对初一至初三学生分别作相应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二部分:在本人所授班级进行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再反思评价。 第三部分: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和完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有必要再次进行行动研究的循环。 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中期报告,教师的教学反思和论文,提出学生提高运算能力的具体对策。 第三阶段(2015.05~2015.06) 对本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第三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课题论文等。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 2、研究文献综述; 3、调查研究报告。 4、中期报告; 5、教师的教学反思和论文; 6、提出学生提高运算能力的具体对策; 7、课题研究报告; 8、课题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