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收藏乾隆帝五福五代堂玺与东京拍卖五子登科瓶瓷器

标签:
瓷器湖北博可古今科技 |
《清乾隆缂丝御制五福五代堂记卷》
说三皇,道五帝。古往今来帝王将相何其多?最后也是一抔黄土,化成白骨。所以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过眼即为拥有。特别是现代人,好好把握和活在当下,才是修心的根本。
余好收藏,总角之时即集邮。集了好几年,收藏的邮票也有一些清代的大龙票,文革票。猴票有四张,初中二年级一起卖掉,改行收集古董,也不可谓起点不高。第一件古董就是那时候买的。一件民国时期的仿乾隆款绿地粉彩瓶。现在看来根本没有太多价值,当时可是极为欣喜,以为真是乾隆真品。
最近看到日本东京拍卖公司一件拍卖品。编号548 ,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缠枝花卉浮雕五子登科包袱瓶(680-980万),H:41.5cm,来源:美国卡内基艺术博物馆旧藏。拍卖成交价多少我不感兴趣。但这件东西竟然和我第一件收藏品类似,也是绿釉粉彩乾隆款,引起了我的关注。因此有这篇文章。
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缠枝花卉浮雕五子登科包袱瓶
这件瓶子无疑是一件真品而且是精品。我不需要看底就能断定。常有朋友在我的微头条里吐槽说我发的图片没有底,无法看。其实,看瓷必看底是其一,有些东西是不需要看底的,是其二。一种是极为开门的东西,你看不懂说明你道行太浅。再有一种是博物馆收藏品,你看不懂说明你信息量不够。大藏家有个特点,就是信息量极为丰富。有些藏品属于孤例,如果你不是见过这种孤例,再出现一件放在你面前,你肯定不敢认。所以,玩收藏,很大一个方面的沉淀就是做功课,看标准器和馆藏。
乾隆青玉交龙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说正题。这件瓶子是松石绿釉的包袱瓶,和一般瓶子不一样的是,瓶身贴塑了五个童子,生机勃勃,意趣盎然。谓之五子登科。何谓五子登科?我们熟悉的《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五代时期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都登科及第的故事。后来就把这种五个童子画在一起的图案称为五子登科,成为一种祥瑞吉兆。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御制五福五代堂记》,“五福堂者皇祖御笔赐皇孝之匾额也,我皇敬谨摹泐奎章于雍和宫圆明园胥用此颜堂以垂永世,丙申年予茸宁寿宫内之景福宫以待归正后宴息娱老,。。。。。。。庆于万斯年恒,保此福奕叶云仍可不勉乎可不慎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皇帝在御制文中写道“古稀有七,曾元绕膝,适宜题堂,以享其事”。北京紫禁城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额,以志庆”,反映了乾隆帝得玄孙之后的喜悦心情。
“五福”出自《尚书·周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代是指:本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乾隆皇帝77岁时,自题五福五代堂匾额,悬于避暑山庄东宫卷阿胜境殿,同时刻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并制《五福五代堂记》存放于此。
古人讲究多子多福,身为帝王的乾隆皇帝也不例外。从早年的慷慨激昂,到年届耄耋之年,乾隆皇帝可谓文治武功修身齐家毕于一身。晚年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子孙满堂则是这位老人暮年之际最大的乐趣。含饴弄孙,修身养性,在乾隆皇帝御极五十二年后,成为了最大的乐趣。此件松石绿釉粉彩五子登科包袱瓶,应该就是此时御窑厂为了取悦皇帝而烧制的御器。至于为什么流落海外,则成为一个谜题。
包袱瓶,又叫布袋瓶,始烧于清朝康熙年间,其器形一般是在瓶身上饰一凸雕的包袱巾或者束带。"包袱"与"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是宫廷皇家常见的器型。此瓶式为包袱,松石绿为地,缠枝西番莲为清代赏瓶最常用的纹饰。五个儿童,寓意多子。若命名为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五福瓶,或许更为恰当。本器五童子或手捧如意,或手持寿桃,或手拿竹笙,或攀爬嬉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五福临门图。人物表现细腻生动,布局巧妙,工艺精湛,实为乾隆朝同类题材中精品。
收藏交流:cyh60538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