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映第1天,以1.19亿美元打败《哈利·波特》;上映首周,5.29亿美元干掉《侏罗纪公园》;20天,击落《阿凡达》登顶北美影史票房总冠军。
《阿凡达》拿到这个头衔,用了3个月,而《星战》只用了20天。票房之外,它还拥有着极好的口碑。
烂番茄新鲜度93%,年度领跑。
IMBD评分8.5,是2015年度评分最高的电影。
一部电影而已,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只有《星战》,能让人40年如一日的疯狂...
也许现在,你很难想象得到《星战》给那个时代的人带来的震撼。
以我们国家为例的话,1977年,中国刚刚结束了10年文革。
那时候能看到的电影,不外乎是《闪闪的红星》这一类▼
以及根据古典小说、武侠小说改编的那种▼
(说句题外话,林青霞才是最好的贾宝玉)
想象一下,闷这么多年,有一天突然有个浩瀚的宇宙在你眼前打开。
你瞪大了眼睛,看着歼星舰擦着红色的星球划过▼
然后你脑子一片空白,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跟魂掉了一样。
中国如此,带给美国的震撼也是如此。
1977年,美国一片黑暗,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转型;电影自然也一片黑暗,片子里的故事总是关于背叛、犯罪、腐败。
《星战》就是穿透黑暗的那道曙光。
在这个故事里,主角们都不是什么伟大的人:卢克是个玩心很重的少年,看到求救影像的第一反应是▼
索罗船长是个老江湖,帮助卢克他们逃跑也只是为了还债▼
虽然不是完人,但是他们却会做出一些伟大的事情。
索罗明明嘴上嚷着要走,最后还是回来帮卢克击落了敌人▼
卢克虽然玩心很重,但却为了救出公主豁出性命▼
最后,他们一起联手,摧毁了恐怖武器,得到了胜利▼
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配上整个宇宙作为背景,带给了那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于是每一部《星战》,都成了少年们的精神寄托。
40年里,我们经历了公主告白,船长痞痞回应▼
看到卢克的父亲,大反派维德被亲情感化,为了卢克牺牲自己▼
到最后,帝国终于被推翻,新的共和国即将成立。
逝去的人们,阿纳金,尤达,阿比王好像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每每看到这些,总会泣不成声。
横跨40年的《星战》,让我们从少年看到了中年,当初的卢克和公主已经老去▼
帅气的索罗船长,也变了样子▼
但永远不变的是《星战》带给我们的感动。
所以与其说它是科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幻想片或童话片。
在那个黑暗的时候,它提醒了我们犯罪和背叛之外,还可以有爱情▼
亲情▼
广阔又浩瀚的宇宙▼
各种各样的外星生物,无数的新奇和冒险▼
以及神奇的光剑,守护正义的武士和无所不在的原力▼
因此对了很多人来说,《星战》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首映当晚,星战迷手持光剑进影院,每个经典角色出现,现场都会响起一阵炸裂的欢呼▼
电影院外,没能进场的人们排起长队,一直到凌晨人群也没散。
如果看得够仔细,会发现队列里不时能看到白发的老人,或是缺了牙的小朋友。
到了中国,星战粉们也彻夜排起长龙,手持光剑入场!
这样疯狂的场景,跟1977年《星战》上映的时候一模一样。
40年多少变迁?除了广场舞,大概就只有《星战》,能让影迷们40年如一日的疯狂。
新的故事:既要心生敬畏,又充满无限可能性
1977年,15岁的彼得·杰克逊第一次看《星战》。
“《星球大战》改变了我的一生。多么神奇,又多么贴近我们平凡人的人生,那是外星,可是一样脏兮兮,很亲切。”
后来,他导演了《指环王》三部曲。
1977年,40岁的雷德利·斯科特第一次看星战。
“我傻眼了,我对我的制片人说,我们还等什么?这么棒的东西居然不是我拍的。”
两年后,他导演了《异形》,登顶影史十大科幻片榜首。
可以说《星球大战》改变了一代电影人,这一次轮到了J·J·艾布拉姆斯——他很幸运,将作为导演来亲自来续讲《星战》故事。
于是等了10年,新的故事终于归来。
导演说,想带给大家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不需要看前6部,也能够融入的故事。
于是《原力觉醒》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换上了新的英雄。
贾库星球的拾荒者蕾伊▼
第一军团的逃兵芬恩▼
以及再次归来的汉索洛和莱娅公主▼
特效上也能满足你心中对于星战的一切想象。
有在星球之外,太空之中进行的激烈对战▼
还有千年隼和黑暗势力战斗机的追逐、对抗▼
导演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给观众们带来他小时候看《星球大战》感受。
既对这个世界心生敬畏,又感觉充满无限可能性。
最后一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愿原力与你同在。
真正的最后一句
活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