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户外锻炼时,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滚动物体,无论是什么形状的物体,拿到手里先滚一滚,往前推一推,如果能滚起来,就玩得更起劲了。因此,结合《运动节》主题,我们进行了《什么东西会滚》的科学探究活动,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幼儿边玩边发现会滚物体与不会滚物体的各自特点,并对生活中其他物体做出是否会滚的推断。同时锻炼幼儿按实验的要求及程序对物体进行预测、实验和验证的能力。
活动开始前,我为每一组小朋友准备好了一份由球状物体、蛋状物体、圆柱体物体及圆锥和各种形状的积木以及长板搭成的斜坡等组成的操作材料。并为每组小朋友准备好一份操作记录表。活动一开始,我先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面前的物品,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最有趣。由此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小朋友有自由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请小朋友猜测,哪些物体能滚动,并将他们认为能滚动的物体放到箩筐中。幼儿对球状、蛋状以及圆柱形物体的滚动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很快将这些物品放到了箩筐中。接着,我请幼儿通过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有了前面的猜测,幼儿信心满满饶有兴趣的将各种形状的物体放在斜坡上进行着验证,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虽然结果跟幼儿先前的猜想基本一致,但也略有差别,由于发现的过程由幼儿亲自去动手动脑,因此幼儿非常投入,自己的猜想得到事实证明很开心,当发现事实与猜测不一样时,也饶有兴趣的想着猜测错误的原因,最后,经过讨论总结,幼儿发现,从一个角度看过去是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有边角阻碍的物体则不能滚动。验证过程中幼儿还惊奇的发现同样可以滚动的物体,有的从斜坡上直线滚下来,有的会转弯,有的则是在原地转圈圈。原计划第二次操作是让幼儿发现滚动方向和速度与力度的关系,但是操作过程中,幼儿已有这样的经验,对于这个探究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反而对于不同形状物体的滚动路线非常感兴趣,因此我让幼儿再次进行操作探索,发现滚动路线的秘密。通过多次操作讨论,幼儿发现了原来两边圆大小不一样的时候,滚动路线就是曲线,比如圆台圆锥和蛋形;而两头圆是一样大时,活动路线是直的,比如圆柱;最后球形因为从哪里看它都是圆,因此只要给他力,它可以朝任何方向滚动。
本次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更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物品进行探索,幼儿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还饶有兴致地跟同伴交流着关于滚动的秘密。活动中我尽量遵循《纲要》中对于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放手让幼儿自由主动地探索,让幼儿在玩中学,教师在活动中仅充当了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幼儿在自由的空间中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足的是由于对于物体滚动轨迹的探索是从幼儿的发现中生成的,因此在记录表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虽然让他们临时进行了记录,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设计,中班幼儿对于滚动轨迹的记录能力还稍显欠缺,这是本次活动的一大遗憾。因此,作为教师,活动开始前不止要熟悉活动内容,更要熟悉幼儿,尽可能对幼儿的各种反应有所准备,以应对活动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从而更好的达成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