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也可以当科学家!

(2023-08-17 10:49:25)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也可以当科学家!

曾宪荣

其实在教育当中有几种教育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赋论与后天培养论。现在社会上有五花八门的教育思想,其实大都源于这两种基础教育思想。至于其深层次的哲学思辨,就不在这里展开。单单从这两种教育思想来说说。

天赋论VS后天培养论

其实天赋论也经历了两个阶段,我不科学的把早期的天赋论称之为“朴素天赋论”。在这一阶段,社会尚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认为少数人具有某种天赋,有的具有更加粗壮的肌肉,有的具有非常强大的性能力,还有的具有某种天赋带领部落围猎野兽。

   这种朴素的“天赋论”认为某些人生来就具有异于常人的能力,而他们最终都会被神化。人们否认教育的价值,把所有的特别的优点都称之为天赋。这种“朴素天赋论”在当时从事渔猎和采摘的智人中间颇为流行。这些文化留存其实在每个地区神话当中可以窥得一点。比如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喀琉斯”,某些文化当中的生殖崇拜, 印加神话中的牧神波克夫等等。

   原始天赋论在经济社会发展之后被抛弃,人们发现,很多技能能够通过后天习得来实现。于是这一观点大行其道。逐渐通过教会的修道院学校到中世纪大学,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国家为社会提供高度统一化的教材与教育方式,以及统一的考试。人们通过这种教育体系也可以学到足以谋生的知识。所以,绝大多数人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深信不疑。

    不过问题来了,在德先生和赛先生大行其道的今天,标准化的教育方式很难让所有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表现出绘画天赋的小孩儿在长大之后大都没有继续,为什么会有《伤仲永》的悲剧。而到了现代,以考试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的方式仍然是主流。而考试背后,就是应试教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发展出来一种教育理论——“激发天赋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个小孩都会有各自的天赋,而教育的作用就是把这种天赋激发出来。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但,这种教育思想并不止于此。我认为作者所持的观点就是这种。

天赋与成长力

在目前的教育中,大部分人倾向于将教育失败的责任推向学校。而根据作者的观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而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较之于学校,更加巨大。

书中第一章说道:

课堂这个区分,即便再温暖再吸引人,也有很多局限性——太乏味、太令人困惑、太简单又太难,太多激励,也太让人疲惫。

所以我们才需要弥补我们正在缺失的家庭教育。作者认为,孩子总是在随时接受外界的信息,而且是绝对主动的。于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就是课堂,所以学习的机会随处可见。也并非大多数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家庭环境不足以支持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所以利用好家庭里或者环境里的每一点细节,是我们家庭教育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

作者指出了几点我们教育当中的误区:我们越多的发现孩子的天赋,就越担心他们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大家都默认将童年分解为一系列的问题特征(例如:淘气的年龄),而非看到童年的力量与能力(比如想象的能力以及非凡的创造力);这个社会,游戏渐渐消失,我说的是真正的游戏,而非电子软件;由于各种原因,孩子无法向我们小时候那样了解社会,甚至于社交都很罕见。

于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并非指的是负面。比如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兴奋、恐惧或者是沮丧。这样才能引导孩子通过家长学会控制自己。若是家长没有做好这一点,那么很多家长就会认为孩子的“叛逆期”很长,孩子“不听话”。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也可以当科学家!阅读也是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学会阅读,孩子才能通过文字书籍更加快速的学到系统的知识。学会阅读的第一个因素要有素材,这个素材不一定是书本,还可以是生活当中任何东西。孩子能够在生活当中学会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能够给真正的阅读提供基础。

    学会这些,你几乎就要成为孩子教育专家了。但是千万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教育孩子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千万不要仅仅依靠一篇文章就沾沾自喜。更多的内容在本书中会有所讲述。比如,如何跟孩子进行对话,如何延续孩子的艺术天赋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