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父母:要上班工作,把孩子独自关家里是最危险的情况
(2022-03-12 16:04:59)
标签:
健康育儿 |
提醒父母:要上班工作,把孩子独自关家里是最危险的情况
曾宪荣
2013年6月30日晚,上海浦东一小区发生惨剧,两名女童从13楼的家中坠落至二楼平台,不幸死亡;7月1日早,宝山一小区内,一名4岁男童从4楼坠落,幸被59岁仓库管理员双手接住……暑期刚开始几天,父母上班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就造成的最为危险的情况。“加快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立法,确保监护人能落实监护职责,并且推动监护人、ZF和社区共同为儿童安全提供保障。”,对这样的儿童伤害事件,不少法律界专家和教育界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共同的建议。
九成坠亡事件因无大人照看
儿童高楼坠亡已成为近期网友热议的话题。这些孩子的年龄多为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发生事故时家里没其他成年人照看。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父母常常认为,孩子已上小学,应该可以照顾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弟妹了。
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暑期上海各大医院的儿童门急诊病例中,占前5位的受伤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钝器伤、溺水、烧烫伤。而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各类儿童事故中,家中伤害案占了一半。坠落伤是婴幼儿直至儿童期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占全部意外伤害的25%以上。在全世界,有超过4%的儿童死于坠亡,平均每年还有280万孩子摔伤。
有关部门曾做过调查,在孩子单独在家导致的坠亡事件中,有八成左右是6岁以下的学龄前,其余的也几乎都是6到10岁的孩子。在这些坠亡事件中,几乎九成以上是因为监护人要上班工作将孩子独立留在家中所造成的坠亡事件。
剥夺监护权易立法难落实
被网友们谈论得最多的是“监护人失职是否应该剥夺监护权”,因为每当孩子发生悲剧时,监护人总被舆论、社会,甚至ZF纳入“受害方”。但很多时候,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背后是“善意的伤害”,是监护人监护责任的缺失。
“现在上海市修订未成年保护条例,正在征询各方面的意见,比如加入10岁以下儿童不能独处,不能坐副驾驶位等相关条款。”上海市未成年权益保障研究委员会主任付平在接受采访时说:“但即便是立法了,仍然无法解决监护人责任缺失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法律规定如果12岁以下的儿童单独留在家中,就是父母失职,严重的话,警察会上门干预,甚至剥夺父母的监护资格。
去年4月,广州市在提交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草案)》中,也特别列入了一条新规,未满10岁的儿童不能让其独处、也不得交由未满16岁的人代为照顾。
报刊发的《6岁女童遭恶犬扑咬》一文,再次触动了众多家长的神经。到假期,家长希望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轻松的假期,但是频频发生的事故,让他们对孩子的假期安全问题充满了各种担忧。
父母假期上班还是带孩子?
家住高新的安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只有7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一到假期,她就对孩子的安全问题头疼不已。送到父母身边,担心“隔代宠”会让孩子过度放松;带去上班,也是不行的,扣工资就不说了,也会对别人造成影响;给孩子报兴趣班,虽说这样能给孩子找个去处,但是她也不想让儿子这么小就有太重的负担。
“最近几年,有媒体报道假期孩子们发生溺水、坠落、烫伤等事件,让我们做父母的非常忧心,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绝对不放心。”安女士说。
许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由于无人照看,每逢假期许女士只能让儿子独自在家。 “每隔半小时就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反复叮嘱用电安全等等。”在南郊一家科研单位上班的许女士说。
像安女士、许女士这样的家长还有很多,由于忙于工作,假期不得不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大人要上班,孩子怎么办?”成了假期家长们最困惑的事。
希望社区成立假期儿童托管班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去工作,孩子除去上培训班就是对着家里的电脑、电视,如何能够让他们身心更健康地成长,已经不是一个家庭所能解决的问题了。”一位网友妈妈说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很多家长希望,在一些社区内成立一个假期孩子们的集中营或托管班,社区的工作人员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写作业,一起做游戏。有了这样的机构,一方面减少了孩子独自时所产生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孩子独自在家发生意外的可能。
这些儿童安全防范知识请记住
据了解,假期儿童意外的发生要比平时多,主要集中在8月份,多为溺水、中暑和摔伤意外等等。
为了让孩子远离伤害,针对一些容易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西安交大二附院儿科主任肖教授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溺水:不能让儿童去湖河、池塘游泳,一定要选择安检合格、有专业救护人员的游泳场所。其次切莫让孩子单独留在浴缸中。
烫伤:不要让孩子单独使用暖瓶、电饭煲等热容器。一旦发生烫伤要立即把孩子烫伤部位浸入冷水中,包扎好后送医院急救。烫伤若不严重一般可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涂上烫伤药膏。
坠落:8岁以下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爬高。家长们要注意在窗边不要放置椅子、摇篮、床等其他家居,确保儿童不会爬出去。此外,在儿童骑车、溜冰等时,要为其戴上防护用具,如头盔和护膝等,并有大人在场。一旦发生意外,要立即让孩子平静躺下;若出现神志不清、昏迷10分钟以上,并伴有呕吐、痉挛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
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孩子独处时屡屡发生意外,有报子最近一个多月内就报道了数起这样的事故。
安全事故一:
2013年5月30日
3岁女童小花在睡醒后发现妈妈不在,就四处寻找,并搬来小凳子放到厨房窗户下,站上凳子往窗外探头,突然从半开的窗口翻落到6楼楼下,当场没有了呼吸。
2013年6月1日
长安区斗门街道新常小学的4名学生在放学后结伴去沣河捞虾,结果其中2个孩子不慎溺水,一同前去的伙伴因害怕没敢告诉家长,事隔两天后这两个孩子的尸体才被打捞上岸。
2013年6月20日
4岁的男童独自在家时爬出5楼窗外,抓着空调室外机吊在半空,后来体力不支掉下来的时候,幸好的哥孟师傅冲过去将孩子接住,才没有酿成惨剧。
2013年7月16日,9岁的圆圆放假在家,学骑自行车,但不小心,人和车重重摔倒在地,被车把顶破肝脏。
2013年7月21日,10岁的小舟和小伙伴比谁大胆,挨个从楼梯上往下跳,小舟落地时滑倒,肱骨髁上骨折。
2013年6月30日—7月1日的两天时间里,烟台市120急救中心,共出诊急救溺水患者8例。
2013年7月9日,樊城丹江路一小区5岁多的男孩子东东(化名),独自在家爬上窗台,头部被卡在4楼防盗网护栏间,整个身体吊在防盗网外。因为好心人和消防官兵的帮助,东东才免遭不幸。
频频出现溺水、坠落、骨折等安全事故,让快乐的假期成了家长们“难熬”的日子。
安全事故二:
12岁姐姐和5岁半弟弟吃掉自己手指,只因为父母不在家看管!
许多的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忧虑,不能把年纪太小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以免他们惹上麻烦。在印度的恰蒂斯加尔邦,发生了一件让人倍感同情的事情:年仅12岁的女孩帕特尔和她5岁半的弟弟丁克奥,独自在家时咬掉了自己手指。他们的家人发现后,紧忙将两个孩子送往了医院。
5岁半的弟弟丁克奥咬掉了自己的手指,外婆去送饭发现了家中满手沾满了血的姐弟二人。只因为父母不在家看管!
“但如何落实是一个大问题!”付平解释道,第一是如何界定父母是否履行了监护人的职责,其二是如果上海就此立法,将给有关部门带来沉重的负担。“毕竟这牵涉到上海本地的法规条例与全国的立法如何平衡的问题,尤其是上海现在作为一个外来人口数量庞大的城市,如果上海通过了这一法规,对于在沪的外来人口,他们违反了法规该怎么处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学界学者称,如果上海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估计上海的儿童寄养机构很快会难以负担。
社区应和家长共担责任
“在立法完成前,其实可以通过社区承担起儿童看护的责任,对家长来说,则应该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毕竟任何看护都不可能是百分百完美的。”这是不少学者在接受采访时的话。事实上,美国《儿科》杂志日前也发表文章提醒家长要注意暑假期间儿童的5种意外伤害。
他们建议,在外来人口聚居的地区,可以尝试采取社区互助的形式,由受过培训的家长轮流陪护孩子学习、游戏、出游;或者由ZF引导专门机构介入,设立专门的场所和其他硬件设施,由专业的陪护人员引导儿童进行相关活动;也可以征集一些社区的志愿者提供儿童看护的服务,或由社区的图书馆等社区活动中心为那些无人看护的儿童提供看护服务。
我看很多幼儿园暑假还是正常开园,可以考虑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暑托。做父母没有把自己子女安全教育培养好 纵使钱再多也无实用。子女教育极其重要,生儿育女光生不育生來何用?
做父母成功与否不是光看有多少钱,子女教育极其重要,子女没有培养好钱再多也没有用,为何不把主要精力投资到培养孩子身上,这笔账怎么就算不过來,你付出了就算孩子读不出來你责任也做到了,如果能成功是多好一件事,不培养子女的一代穷代代穷,要想子女以后比自己这一辈好,我认为把心思放点心思在小孩人生安全和学习教育上,并且培养好自己家子女德、智、体全面发展比什么都強。只会顾自己忙忙碌碌工作,而且完全不顾自己家子女人生安全和学习教育的,这些父母完全没有一点责任心就不应该做人父母,为何要结婚?生下儿女不不顾子女人生安全和学习教育培养为何要生,生儿育女光生不育生來何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