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宝烧赏瓶

标签:
收藏杂谈历史 |
分类: 杂件 |
七宝烧是日语中对金属珐琅器的称谓。因其烧制工艺源于中国的景泰蓝,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蓝”之称。16世纪末(即日本庆长年间),日本工艺美术家及其工匠们,在模仿学习制作中国“景泰蓝”(珐琅器)工艺品(明代万历年间创制)中,于不经意间竟然制造出属于具有自己民族风格并被其命名为“七宝烧”的艺术品。七宝烧作为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创制之初,即体现出其独特魅力:它以金属为胎,表面装饰以石英为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颜料烧制而成;其具有器形规整、胎骨轻薄、釉料细腻、色泽明快、璀璨华丽、纹样典雅、线条纤细等诸多特征;七宝烧按其工艺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有线七宝烧、无线七宝烧、透明七宝、省胎七宝、透胎七宝、盛上七宝和罩釉七宝等。其中有线七宝就是掐丝珐琅,是基础工艺,而省胎七宝烧制作最为复杂考究,是在金属胎上掐丝并烧制好釉料后,将内部金属胎溶解,只留下掐丝和玻璃釉彩, 废品率极高,被视为最珍贵的品种。
七宝烧与景泰蓝不同之处是:1.景泰蓝是以不透明的珐琅质做成,七宝烧却是透明的釉。景泰蓝将颜料混入珐琅质中,再填入铜丝掐成的框内,各色珐琅质厚重而不透明;
七宝烧则是在铜器上敷过一层红色水银,再在这层水银上作图案,最后施上玻璃釉,透明及底且反光。2.景泰蓝和七宝烧在掐丝方面所用材料有所不同,景泰蓝用铜丝掐,七宝烧用银丝掐。
本人有幸淘得几个日本不同时期的七宝烧赏瓶, 请鉴赏.
1. 日本明治时期绿底龙凤六边形 大赏瓶, 直径16厘米, 高39厘米.
(残 品)
三龙三凤六蝴蝶
口底铜片镶边
因为残器,可见银丝铜胎石英釉.
2. 1950年代日本省胎红底玫瑰花卉赏瓶, 直径10厘米, 高23.5厘米.
口底银片镶边
在铜胎表面錾刻出图案,使用透明釉,通过光线明暗反射的强弱,让花鸟图案表现出来
大多数工序完成后用酸溶解铜胎,留下的是银线和釉面,此瓶铜胎巳完全溶掉
此瓶铜胎却仅部分溶掉,黑色部分是尚未完全溶解铜胎残渣
3.
1980年代后日本省胎黑釉双鹤小赏瓶, 直径5.5厘米, 高9.5厘米.
口底不锈钢片镶边
前一篇:祝大家牛年吉祥!快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