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道光年代的英国造青花瓷盘

(2017-05-08 09:27:25)
标签:

收藏

历史

分类: 瓷器
       中世纪的时候,少量的中国陶瓷也运到了欧洲,虽然在这种商品方面好像并没有出现什么有组织的贸易。然而这种商品,马可·波罗也仅仅是提到过一次。在13世纪,欧洲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15世纪时,埃及的统治者们就把中国的瓷器当作礼物赠送给威尼斯的共和国总督们。1498年,瓦斯克·达·伽马的航行重新开启了到东方的海上路线。此后,运到欧洲的陶瓷数量不断增长。欧洲对于中国陶瓷的需求如此巨大,以至于在16世纪末以前,中国陶工就已经开始为欧洲市场而特意生产青花瓷器陶器了。
       接近16世纪末的时候,洛伊斯·居永(Loys Guyon)宣称他打算研究陶瓷。因为许多杰出的统治者和古玩鉴赏家根本不知道它是用什么制成的,尽管有人估计说基督教的统治者(正如异教徒的统治者一样)都把玩过它。
       至于如何在欧洲制作陶瓷,这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仍是一个让足智多谋之人倍感困惑的难题。国王们恳请他们颇具科学头脑的臣民来考虑这个问题(菲利普二世很可能就命令门多萨研究中国陶工的方法),而炼金术士们则放弃寻找点金石,以期发现陶瓷的成分。确实,用于制作欧洲第一个真正瓷器的配方就是由一个名叫约翰·弗里德里奇·伯泰格(Johann Friedrich Bottger)的炼金术士发现的。在大约1575年,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大公爵弗朗切斯科(Medici Grand Duke Francesco)的工厂里进行了生产陶瓷的尝试,此为欧洲首个记录。1587年随着弗朗切斯科一世的逝世,工厂的生产也突然停止了. 在1628年,一个名叫克里斯蒂安·威廉(Christian Wilhelm)的荷兰陶工开始在萨瑟克(Southwark)制作容器。他用的是蓝白两色,主题则是多少有些生硬地从明代瓷器上照搬下来的。1637年,汉堡的一个陶器场也在制作类似的青花陶碟。些陶器就艳丽程度和硬度而言,他们并没有制作出能与中国瓷器相媲美的真正的瓷器。
直到18世纪初, 当时萨克森公国选帝侯Augustus大帝曾用一队骑兵和波斯商人换过48件中国瓷花瓶。但Augustus并不满足把瓷器当艺术品收藏。他找来一名叫Boettger的化学家,让其仿制中国瓷器。经过无数次试验,Boettger终于解开了中国瓷器的秘密。1708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成功烧制出一种白而透明的瓷。1710年Meissen(森)国立瓷器制造厂成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整个欧洲瓷器制造业都受Meissen瓷器风格的影响。 麦森瓷厂成功生产出优质瓷器后, 欧洲自产的瓷器逐步开始与中国竞争市场.
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以前,瓷器一直是中国的专利。但工业革命发生后,近代欧洲在中国陶瓷的刺激下,依靠先进的科学很快掌握了制瓷技术。他们不仅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彩瓷、德化瓷、而且研发了许多高品质瓷种,包括今日被一致公认为最好的瓷器品种之一的骨瓷。
日我有幸淘得一个英国G.Phillips公司1845年1月11日生产的铁石牌(Ironstone)corinth式花纹的青花瓷盘, 瓷盘呈14边形, 完好无损, 直径26.5厘米, 高5厘米. 四周是Corinth式花纹, 中间是欧洲古建筑, 及河中的木船, 极似威尼斯水城风光. 从背面的蓝色底款可明确查出品牌:Ironstone(铁石), 公司:G.Phillips Longport, 生产日期:1845年1月11日(相当中国的清朝道光年代), 及生产者:6号工人. 请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