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初一四
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
初一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8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演义》知识填空及答案

(2014-11-22 12:33:49)

《三国演义》知识填空及答案  

 

一、《三国演义》知识填空。

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2、《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文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曹操、      等。 章回体、刘备

3、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的事迹妇孺皆知,

比如: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火烧赤壁

 4、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中各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们使用同一兵器,出自于同一宗室,他们的名字是。关羽、关胜

5、下面对联分别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

(1)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三国演义》

6、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yá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收二川: 七擒:北拒:排八阵: 六出祈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图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孙吴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七擒:七擒孟获北拒:北拒曹魏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7、读“三国”,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赤壁之战

9、《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关羽  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11、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            。

青梅煮酒论英雄12,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七纵等

12、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1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14、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______________;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一事。

15、《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

12、关羽 13、曹操、诸葛亮、关羽 17、徐庶、诸葛亮 14、赤壁之战、失街亭 

16、.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 

18、《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9、“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三国演义》;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20、“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献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21、“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22、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23、《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24、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种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25、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6、《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7、《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

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28、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3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3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3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名)之口。

33、周瑜,字公瑾,东吴水陆大都督(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34、“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关羽、刘备、曹操

35、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它所称赞的人物是(C)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A、诸葛亮B、黄忠C、关羽D、张飞

36、《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过同辈的真英雄是(C)

 A、关羽B、张飞C、赵云D、马超

37、《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   D)

A、赵云诸葛亮关羽B、赵云张飞关羽C、刘备赵云关羽D、刘备关羽张飞

38.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罗贯中——《红楼梦》——林黛玉 B.施耐庵——《水浒传》——鲁提辖

C.吴承恩——《三国演义》——曹操 D.曹雪芹——《西游记》——孙悟空

39.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曾经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

 B.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三国演义》)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表现,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D.贾宝玉在神游太虚幻境时,曾听到这样两句唱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其中的“金玉良缘”指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因缘,而“术石前盟”指的是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红楼梦》)

40、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                 ”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                               

答案举例: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知识就是力量。

41、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足智多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请结合有关课文或课外阅读,写出与他有关的4个成语或故事名称。  

答案举例:鞠躬尽瘁、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七擒孟获、隆中对、借东风空城计、白帝城托孤。

42、读《三国演义》,仿照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要求:①、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

例句:《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曰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怨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同东南风大起。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            

(3)从上面语段看,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原著中再找出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答案举例: (1)三国演义;罗贯中。 (2)七星坛孔明借东风或诸葛亮借东风(借东风) (3)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巧说周瑜、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连、七擒孟获、空城计、病死五丈原等。

(二)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馀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教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            

(3)刘备自小家贫,以织席贩履为业,最终雄霸一方。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得以成就蜀汉大业的原因是?                                               (1)三国演义罗贯中(2)“刘玄德携民渡江”或“携(带、领)民渡江”(3)刘备能以为人本。(围绕“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仁政爱民、宽厚仁慈、得民心者得天下”等任意一点回答即可)

(三) 某校初三(8)班同学在阅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后,开展了一次“识英雄,学英雄,做英雄”主题班会活动。在选择学习对象上,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甲方)选择诸葛亮,而不选宋江;一部分同学(乙方)选择了宋江,而不选诸葛亮;另一部分同学(丙方)则将诸葛亮、宋江都选了;还有一部分同学(丁方)则认为宋江、诸葛亮都不值得选。甲方选择诸葛亮的理由是:诸葛亮有运筹帷幄的卓越的军事谋略,同时还有对刘氏王朝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而宋江道貌岸然,虚情假意,在梁山正在兴盛,腐败的宋王朝束手无策之时,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接受招安,出卖梁山,使众多英雄罹难。

(1)假如你是乙方、丙方、丁方中的任何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答案举例:

乙方: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中英雄的拥戴。他统领梁山英雄,除强扶弱,打富济贫,一身英雄气概。而诸葛亮效忠于昏庸无能的刘禅,东征西讨,七次北伐,影响了广大百姓的安宁生活。 丙方:诸葛亮、宋江两个都是名著塑造的民族英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敬业精神,学习宋江的仗义疏财,侠义精神。 丁方:他们是小说塑造的英雄,是虚构的人物,没有实际意义。即使有这样的英雄,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要学英雄,我们就要学今天的英雄,学身边的英雄。如:任长霞,面对黑恶势力,她拍案而起,面对贫民百姓,她柔情似水。

(五) 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 

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人物:吕布,性格特点: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六)时空对话类试题 例如:中外名著,人物画廊缤纷多彩。你最喜爱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谁?假如他(她)穿越时空站在了你的面前,你将对他(她)说些什么(不少于60字)

参考答案: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其中人物经历、性格的表述与原著基本相符表达流畅即可。  

(七)阅读名著,我们在作家塑造的艺术画廊中,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林冲(《水浒》)与武松(《水浒》) 第二组:诸葛亮(《三国演义》)与周瑜(《三国演义》)

第一组相同点:两人都本领高强,有勇有谋,好结交好汉。不同点:林冲作为一个禁军教头,处事谨慎,安分守己(或:安于现状),循规蹈矩;而武松秉性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第二组相同点:都有治军才能,充满智慧,具有儒将风度。不同点:周瑜心胸狭隘(或:气量狭小);而诸葛亮小心谨慎、谋事周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