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德语口译考研上岸备考经验分享

标签: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口译初试复试高译教育 |
分类: 上外考研 |
202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德语口译考研上岸
备考经验分享
本文为高译教育学员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高译教育专注于上外各专业考研及上海其他院校外语专业考研辅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选择高译可以获得比别人更有优势的考研备考和更明确的复习方向。
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篇20年上外德语口译上岸经验贴,相信对筒子们的初试备考会有帮助。
上外考研高译教育辅导课程详情
7月课程
正视上外考研,认识不敢考上外的五个误区
考研并不简单,但其实说难,也不难。不管哪个专业,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备考材料+方法+时间。所以,接下来我打算从这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小经验。此外,我还会在最后附上一些小tips,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我算是考研大队中比较特殊的一员,因为我选择的德语口译是上外两年前开设的新专业。这对于考研的备考来说,有利也有弊。而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我没有任何完全对口的经验贴和复习材料可供参考,也不知道专业课考试有哪些题型,这也是我一开始不敢报考这个专业的最主要原因。
跨考本身的风险就很大,没有前人经验更是雪上加霜。现在想想,多亏当时找到了高译并且报了课程,辅导老师本身就是上外德口的,让我清晰了复习什么以及如何复习。
初试备考
我政治复习全程是跟着肖秀荣老师的复习进行的,使用的书籍也大部分是肖秀荣所出的政治复习材料。
两门专业课初试备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口译初试备考
361德语翻译基础是专业课,满分150分,题型一共有三种:短语德译汉+汉译德、一篇德译汉文章、一篇汉译德文章。215翻译硕士德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选择题、阅读两篇(选择题和句型转换)、作文(这一门的题型我记得不太清楚了)。相应地,我在备考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材料有德汉翻译书、德语外刊、中国关键词德语版、德语背单词app、德语专八真题&模拟题。
德汉翻译书我是把淘宝上所有可以搜到的翻译书都买了回来,主要做里面的翻译练习。但大多数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也需要自己甄别,我比较推荐做有答案的练习,这样参考价值比较大。最推荐的翻译书是CATTI三级笔译真题,是2019年新出的书,里面的练习跟考试的题目也比较相似。
德语外刊我有自己在Spiegel上面找难度适中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做笔记。此外,我也有关注一些公众号,里面定期会推送一些德语外刊,可以挑其中有价值的进行阅读。
因为我自己德语基础不是特别好,和德语本科的学生相比词汇量十分欠缺,因此我每天会用德语背单词这个app来扩大词汇量,每天学一节+复习之前背诵的单词。但是大家可能都知道,背单词其实是特别枯燥的一件事,所以我是用ipad上面的Goodnotes这个软件,配合ipad pencil一起使用,将自己不会的词写在Goodnotes里面,这样我会比较容易坚持下来。德语专八真题&模拟题我主要是用来练习作文和阅读的。
但是唯一的弊端就是,专八模拟题的作文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可以另外借鉴一下德福的作文考题及其参考范文。除了这些之外呢,其实小语种的高翻考研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参考英语口笔译的,比如说你实在找不到德语的热词有哪些,那你可以找找英语的热词,作为一个参考,再把它翻译成德语版的。
总之,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摸索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重视思考的过程。只有真正意识到你的强项和弱项分别在哪,并且整理出一套你自己的笔记,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于心。
汉语写作与百科初试备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口译初试备考
这一门课是专业课,分值为150分。按照往年的试题来看,多数是高中历史的知识,结合了考试当年的一些时政,对于文科生来说应该不是特别难,因此我没有花很大的精力准备,前期主要是上了高译的集训课,听老师讲授了一些知识点和逻辑线,然后整理了一些笔记。之后用到的材料有中国文化读本、高中历史书、高中历史知识清单、考点帮高中作文素材。
但是今年的情况十分特殊,上外百科的题型进行了大变革,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拿到试题的那一刻我傻眼了。不仅题型完全变化了,而且考察的内容和我准备的内容大相径庭,所以我全程是靠自己朴素的价值观答完了卷子,考完之后心里非常没底,下图就是我当时考的试题内容。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考研真题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名词解释:
楚人三户,亡秦必楚
勿谓言之不预
柏林墙
约翰
二、翻译古诗词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三、简答(二选一)
1、电商平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看法
2、对英国脱欧的看法
四、缩写文章
五、作文
所以百科这一门,其实在我看来是没有固定的书籍或者备考资料可供借鉴的,需要我们在平时多读多看多了解,在生活中遇见不懂的问题多百度一下,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但其实上外在百科出题的时候,仍然会有一些侧重点是不变的,比如它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中更加偏向文化文学类的知识,而在国内国外这两大板块中又更加偏向国内古代知识的考察。比如今年的考题虽然变的面目全非,但是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仍然占了大块,如今年考的古词翻译和两个俗语的名词解释。
百科复习我给大家的建议有,一是在复习百科以及笔记整理的过程中,分板块进行专题的总结,并且以国内的古代文学常识作为重点复习对象。二是多分析往年上外百科知识的考题。虽然百科题型变化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不能只看见这道题考了什么,而是要看到出题人希望通过这道题考察哪个知识点,然后将这个知识点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归纳整理,并适当发散。
比如上外在过去几年两次考察了古诗词,但是是让考生写出一首自己知道的唐诗或宋词,并翻译成白话文。今年虽然不是让考生自选,但也有古诗词翻译的考题,因此,古诗词翻译和鉴赏就可以整理为一个专题,我们可以自己总结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至于收集哪些古诗词,则要看个人情况了。但如果古诗词分析多了,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到时候无论出现哪首古诗,我们都可以写出一些东西,而不是通篇胡诌了。
政治备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口译初试备考
政治我用的是徐涛老师的核心教案配套徐涛老师的强化班网课,刷题用的是肖老的1000题以及后期的肖四肖八。除此之外,由于本人比较喜欢徐涛老师,所以在中期背诵阶段用的是徐涛老师的冲刺背诵笔记,结合他公众号每天更新的背诵大作战。
上外在分数计算方面比较特殊,它使用的是技术分的方式来排名。就德语口译这个专业来看,技术分计算方式为“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其他科目分数均相同,只有政治相差10分,那么最终技术分只相差一分。
因此,如果你是文科生,政治这门课可以8月或9月再开始备考;如果是理科生,可能需要早点开始。但是没有必要过早开始,这样反而会遗忘知识点。但无论如何,政治一定要过国家线,今年的国家线是52分,所以大家只要在确保自己能过国家线的基础上进行备考即可。
备考时间安排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口译初试备考
首先说说我自己的考研时间线。
7月之前:我一直在忙于学校的课程,并且在准备7月份的德福考试。当然,如果能早点确定自己的考研学校和专业,并且着手做计划和复习是再好不过的,前期可以放松地学习,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
7月:我在月初考完了德福之后就回家休整,并且在10号左右正式开始备考。因为8月份要上高译的辅导课,德语专业课老师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希望我能够在开始集训之前看完德语综合教程的第一册和第二册,并且自学Einbilck的第一册。所以这个月我都在巩固德语基础,并且上了百科一对一的课程,算是初步接触。
8月:8月份我来到了上海,上高译的一个月暑期集训。这段时间内我对两门专业课、百科以及政治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专业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应该如何去复习、主要复习哪些内容,这让我对之后的备考有了很大的信心。除此之外,我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每天互相鼓励。
9月:这一阶段我回到学校开始备考,主要是根据集训时老师的指导来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政治每天花一个半小时左右看网课和刷题,百科花2个小时看书并总结笔记。此外我把时间都留给了专业课。每天早上7点开始在图书馆大声朗读中国关键词德语版,培养语感并且积累固定搭配。之后依次就是背诵单词、阅读外刊并做笔记、吃午饭、午休、做汉译德和德译汉练习并整理笔记(各一篇)。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会回顾自己整理好的笔记。这一阶段我大概两周练一篇德语作文,频率不是特别高。
10-11月:这一阶段我的备考已经渐入佳境,有了前面基础的积累,每日任务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是到了10月中旬,由于我无法得知自己的复习是否有成效,所以为了成功度过这段焦虑期,我重新评估了自己目前的复习状态、剩余的复习时间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了69天任务。
政治在这一阶段要开始背诵大题,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到2-2.5个小时;百科也要每天花大概2小时整理并且回顾和背诵笔记。两门专业课则不仅仅局限于做题,更是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把知识真正记住。德语作文也加大了训练力度,每周写一篇。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找到自己复习的节奏,不要盲目和别人作比较。可能因为我这个专业考的人实在是少,所以我搜遍全网也找不到一位志同道合的研友,我还一度十分无助。
但后来证明,这样反而让我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无谓的焦虑情绪。但前提是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要求高一点。不要自我感动,不要总觉得自己已经复习了很多,自己很累,因为总有一些人比我们聪明还比我们努力。
12月:备考的最后一个月,政治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必须得多花时间,主要是背诵肖四的大题,以及多做几遍肖四肖八的选择题,知道它们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百科也要每天回顾自己的笔记,熟记内容。因此最后一个月留给专业课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专业课更多要靠前期的积累。但这一阶段也不能放松,每天确保德汉互译至少一篇的练习量,还要坚持阅读外刊。总之,这一阶段各科都需要进行复盘,一直到考试前,都不能放松半分。
其他备考建议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口译初试备考
l
1、心态很重要
其实在考研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考研考的很大程度上可能并不是你的知识有多么宽广,而是考察你的心态是否足够好。考研战线很长。上一次这么认真的准备一次考试,还是在高考的时候。但是四年后的考研和高考相比,我们的心态和经历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很难再次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总是在得不到正向反馈的那一瞬间就轻易放弃。
所以,想用一句很老套但是仍然在理的俗语鼓励大家:坚持就是胜利。想放弃的时候就想想之前的努力,再问问自己真的要放弃吗?再想想日后可能成功上岸的自己,你会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考研是一次孤军奋战。我们会在考研的时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是否寻找一位研友一起备考。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更倾向于去直面这种孤独感并享受它,然后在这种孤独感中成长,学会自律,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2、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其实这个道理适用于每种学习过程,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尤其重要。结果如何永远是未知的,但是在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成长在提升。作为一名跨考研狗,我一开始德语基础差到人神共愤,看完一篇并不难的德语文章我可能需要1个小时,而且要不断查找单词,否则根本看不下去。说不气馁是不可能的,我当时一度想要放弃,觉得自己考不上。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并且每天的学习都尽量做到让自己问心无愧;我不去想结果会如何,而是一心一意想要提高自己的德语水平,专注当下的过程。
一个月后,我惊讶地发现当初那篇文章我现在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看完并且看懂,而且不认识的单词也可能根据自己的积累猜的八九不离十。正是这种进步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感让我对语言越来越感兴趣。在考研结束后,我发现自己能够坚持做以前无法坚持的事情了,对一切新事物又重新抱有巨大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如果真的想考研,就投入这个过程吧,无论结果如何,它所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啰啰嗦嗦说了很多,哪怕一点点也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考研有所帮助。
要相信,上外值得你们的奋斗和努力。
我们,一研为定,定为研一。
专注上外考研辅导
高译教育-由上外及北外硕博校友创办,专注上外各个专业考研、考博及上海院校外语专业考研、考博辅导。师资来自上外、复旦、华师大、北外、北语等名校优秀硕博校友。
自2013年创办至今,辅导范围涵括英、法、德、俄、日、朝、阿、西、汉国教、语言学、金融、新闻、广告、传播等三十多个专业门类。近千名学员通过高译教育成功考取上外、复旦、对外经贸、华师、同济、上师、天师、北外、南大等高校研究生、博士生。
(一)VIP 一对一辅导:
希望老师针对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和备课;希望有老师能及时解答复习中的疑难;希望除寒暑假之外,在两个学期中也有老师全程地指导复习;复习遇到瓶颈,自己很难突破;可以选择一对一辅导。辅导精细度和强度越高,所获得的考试资源随之倍增。
(二)集训营
(1)寒假入门班
(2)暑假提升班
(3)考前冲刺班
选择高译考研的学生可以获得比别人更有优势的考研资料和更明确的方向,这是考研成功的重要条件。辅导课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确定具体上课时间和频度,可线上远程辅导。
最后,我代表高译教育全体老师,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希望大家都能顺利考取心目中的大学!

注:本篇为上外考研高译教育学员稿,助力考生备考,未经同意不得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