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相关介绍

(2015-08-24 11:24:05)
标签:

高译教育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上外考研

上外研究生

分类: 上外其他考研经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相关介绍

一、学科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属于文学研究院,和教育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可以说是三姐妹。具体详细信息大家可以看下面的网址,里面有比较详尽的介绍。http://ills.shisu.edu.cn/里面有研究院的老师介绍,大家可以查询我将在下面的专业课程设置里的提到的老师的相关介绍。
二、专业课程设置:

大家知道,研究生虽然是两年或者两年半,但是,上课都是只上一年的。比较文学专业的课程有以下:

1、上学期:
    1)中外文学关系,任课老师为宋炳辉老师,主要讲解中外文学交流,中心集中于中国和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s33onion 
    
2)欧美比较文学史,任课老师为査明建老师,如课程名称所示,主要讲解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査老师的儒雅学者风范和渊博的中外文学知识非常受学生尊崇,喜欢文学的同学一定要听一听查老师的课。
    
3)西方文论,任课老师为任生名老师,主要讲解西方古代文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讲起,什么美学、哲学、文学观全囊括了,绝对是开阔眼界的一门课。
    
4)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任课老师也是任生名老师,主要讲解二十世纪来的西方文学理论,和上一门课一样,是梳理知识的一门课。索绪尔的语言学,福柯的话语理论,拉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广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等等等,非常开拓视野。任老师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但是说到西方文论的时候那绝对是一个大家!s27onion 
    
5)中日文学关系,任课老师为康林老师,主要讲解中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如何有问题意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上课风趣幽默,可谓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非常受欢迎。s22onion 
    
6)中国古代文论,任课老师为张煜老师,主要讲解中国的古代文学理论,从诗经开始讲起,,,《诗大序》《文赋》《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诗言志辩》诗话等等,内容也是非常多。对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的可有福了。张老师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非常透彻,而且对佛教也有很深的造诣。 
    
上学期还有选修课,欧美文学史啦,比较文学概论啦,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课。欧美文学史是个拼盘课,任课的老师都是在各个文学领域非常有造诣的学者教授,绝对是一堂文学盛宴,领略大师风范的好机会。

2、下学期:老师不提名字了,都是上学期的老师。
    1)比较诗学,主要是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比较研究。
    
2)文学研究方法课,拼盘课,主要讲解文学研究的方法技巧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技巧等等。
   
3翻译文学研究。想以后在译介学方面有深入发展的学生有耳福了。主要讲解翻译文学研究的一些理论,个人觉得非常实用。
   
4)文化研究。研究比较文学,肯定离不开比较文化。这门课就主要讲解一些文化研究方面的内容,侧重于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
    
5)文学文献学。这个主要讲一些文献学版本学方面的知识。

3、考核

专业考核:以上上的课中使用的材料大多是英语原文材料,当然也有中文材料,相对较少。
       
学期考核的话,都是要求写学期论文,34千字的样子,把自己的观点写明白就可以。
毕业就业去向:

人各有志,不管上到硕士还是博士抑或博士后,最终都是要就业的。据个人有限信息所知,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就业去向有:出版社,银行,学校老师等
       
以上说的这些希望能使大家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专业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不知道大家观点如何,我个人觉得研究文学的需要一颗宁静的心,要积累起来知识必须有一个沉淀的过程。如果你想致力于做学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需要你付出很大的努力,因为这个专业是需要古今中外的知识积累,一方面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方面是对文化的理解,一方面是对研究方法、理论的掌握。所以,热爱文学的同学,这里绝对就是你梦想的舞台。一开始接触本课程的时候也许有些迷茫,不知所措,但是,不要急,宁静的心,一步一步走,柳暗花明。
        
期待对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这个集体,为我们的文学梦努力。

(原文来源:上外千言万语论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