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伦诗《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赏析  汉语122 第七组 郁叶梅

(2014-11-11 21:42:39)
标签:

旅游

   王佐良先生在其《英国诗史》里用一句话概括了浪漫主义后期三名诗人:“拜伦的影响最广,雪莱的探索最深,济慈在增进敏感上用力最勤。”无论是文学上,还是政治上,拜伦的影响都比后两者大,其中影响最广的要数他的游记诗和叙事诗,比如《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这两类诗在王佐良先生的《英国诗史》中有详细的论说。此处想以诗《她走在美的光彩中》来探析他的另一类诗歌——抒情诗。

  这首诗是诗人在1814年在一次舞会中遇见美丽优雅的新寡妇霍顿夫人之后写下的,在这首诗里没有为革命的呐喊,没有东方稀奇古怪的故事,没有“拜伦式的英雄”,有的只是一位温婉动人的美丽女子。然而作者却用精彩的语言极力赞美了这位女子,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首先,这首诗具有非常美妙的音韵。诗共三节,每节六行,每节诗交叉押韵,全诗一共六个韵脚ababab,cdcdcd,efefef。如第一节: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night)

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skies)

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 (bright)

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eyes)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light)
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denies)

“ 夜晚”( night) 同韵的恰恰是其对立物“ 明亮”( bright) 和“ 光线”( light) 两词,“明”与“暗”,巧妙地形成了一种相反对立的关系。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夫人的美貌更加鲜明,姿态优雅,眼含秋波。诗歌还使用了许多柔和的辅音,如[f]、[s]、[w]、[z]、[l]、[m]、[n]、[r]等。它们发音不响亮,读起来声调轻柔,节奏缓慢。借助它们在诗歌中的回环往复,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对女子的美赞叹不绝的氛围。如:

     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辉
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让人读来犹如置身悠扬的小提琴声中,娴雅的女子,优美的乐音,让人回味无穷。这些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词语,,极大地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这首《她走在美的光彩中》更具有画面美,细细读来,还有几分似盛唐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的韵味。巧妙地借助光与影,不断参照明与暗的自然美,在动与静的对立和谐中来描述女子外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一幅光线柔和、层次丰富的立体人物肖像画。“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诗歌标题中的“走”( walk) 一词,便生动、凝练地暗示了女子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的和谐美,这让人不由地想起“摇曳生姿”一词。“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从远到近,轻轻读来,仿佛迎面走来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伴着柔和的光亮,女子巧笑倩兮,款款而来。在第二节,诗歌又利用了全景镜头和远景镜头,把女子笼罩在光与影中的朦胧美展示给读者:“增加或减少一份明与暗/ 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让人想起辞赋大家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写“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神韵。但是宋玉描写的“东家之子”是需要粉饰的,却此诗中的“她”却更接近于天然的,是自然的宠儿,光亮不明不暗,恰到好处。“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指明它的来处纯洁而珍贵”又从前面两句的外在美的描绘转为对女子神思的描写,显示出了女子恬静、善良、纯洁的美。在第三节,诗歌再次把镜头聚焦于女子的脸庞、美目和神情:“啊,那额际,那鲜艳的面颊/如此温和,平静,而又脉脉含情。”女子的美荡漾在面颊上与眉宇间,柔和、安详却胜似万语千言。“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颜的光彩/都在说明一个善良的生命”。最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 由渲染外表美而转向颂扬心灵美,由表及里,深化了主题:“她的头脑安于世间的一切,/她的心充溢着真纯的爱情”。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形象赫然展现在读者面前。

    拜伦抒情诗的特点是它的热情和表达感情极其自然,以巨大的力量抒发了人的感情、企望和体验。浪漫主义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对大自然全身心的崇拜,这使拜伦进而在《她走在美底光彩中》一诗里,把对人的感情,升华到人与大自然交融为一的哲理高度去抒发;别具一格地运用无声的大良然的明净和深沉的意象的对比,迷人的“光彩”是女子美的化身,这两者最终达到了合二为一,描绘了“她”的出现无论是在诗人还是读者的心灵中,都能引起的美的感受;诗人借大自然永恒的魅力抒发自己对人世间的美的理想,用心创造了浪漫主义的美的意境。诗中的“她”是诗人理想的美的化身,三节诗都围绕“她”、“光”将“美”的内涵层层揭示,“in Beauty”不仅仅是指女子所处环境的美(“光彩”中),也不仅仅是指女子脸庞、美目、身姿等外在美,更是指女子纯洁、善良的心灵美。

     抒情诗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自由流溢,浪漫主义来源于德国古典主义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的拜伦,这首《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多少带有着乌托邦的色彩。个人主观情感的强烈表现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人通过较多使用的极富感情色彩的词语,不难看出他明写夫人的美,实暗喻自己的爱慕之情,抒发自己对真善美的渴求,以“ 无我之境”,尽抒“有我之情”。这份爱慕也许并不是对这位女子的爱慕,而是对这名纯洁美丽女子代表的这类女子的爱慕。这首诗体现了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对于灵肉合一的美的爱情的肯定和憧憬。诗人浪漫主义的激情、文思的巧妙和对真善美的追求,都在这首诗里和谐地交织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