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九小组  汉语121 陈彦如  莎士比亚《Sonnet 130》鉴赏

(2014-10-17 10:16:44)
标签:

情感

莎士比亚《Sonnet 130》鉴赏

   十四行诗起源于于文艺复兴初期,莎士比亚将十四行诗推向全盛。但不同于以往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再专注于对女神一般的女子的歌颂,而着眼于现实爱恋,这第130首十四行诗便是最好的佐证。与古罗马时期的《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和中世纪时期的《爱的矛盾》相比,特殊之处在于从反面角度,采取一个贬低的手法达到赞美的效果。

    从内容上来看,莎翁煞有介事的将自己的黑夫人情妇与金发皮肤白皙的传统美女作比较,开篇便是一句“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紧接着从眼睛、嘴唇、胸、头发、声音、呼吸、走路的姿态,从头到脚通过细致入微的对比的手法,从反面角度描写自己的情妇的“丑态“——嘴唇不红,胸暗淡无光,头发粗糙,声音不悦耳。而“I grant I never saw a goddess go ; My mistress, when she walks, treads on the ground .” 则充分彰显出人文主义的情怀,他将从前神话了的爱情拉到了现实层面,讽刺了将恋爱对象当做奇迹一样的存在的仰望式爱情。并在最后两行诗中,仍然强调虽然自己的情妇长相平凡,但在他眼中胜过任何仙女,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也和他所宣称的“真、善、美”的写诗原则相符。可以说莎士比亚在诗中对爱情的描绘是将爱情现实化、平凡化的一个起点。其实莎士比亚所描绘的爱情才是常人所可能拥有的——即便爱情一直蛰伏在我的沉寂里,但那褪不了色的你的笑容,在我的生命中熠熠生辉,想多看你一眼。看你画画的时候,脸仰起来的样子;你皱眉的样子;你做事时,严肃的样子;你吵闹时,天真的样子;你微笑时,低头沉默的样子……这一切提醒我,曾遇见你。

    从形式和创作技巧上说,这首诗中有“二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每四行一换韵,第一和第三行、第二和第四行诗韵脚相同,即“abab,cdcd,efef,gg”将全诗分为四个部分,抑扬有致,读来让人觉得格律严谨却又不乏情谊,这是形式的美。另外,本诗的一大特点在于颜色的巧妙运用和对比。开篇便是“sun”,让人有一种耀眼之感,接着红、白、黑三色的鲜明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差,有种轻快之感。通过贬低自己的情妇引人入胜,直至最后两句亮出整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一贬一赞,创意的精妙莫过于此。诗中还有一处轻重的对比——“wires”和“damasked”,这恰恰和我情妇脚踏实地和女神走路的轻盈像呼应,这又是一处巧妙的对照。这体现的是意境美。

    总的来说,该诗虽字字描写情妇的缺点,却句句透露了作者的情真意切。因为若不是真心的爱恋,又怎会观察如此细微?这首作品更是时代的产物,让人文主义精神和爱情相结合,萌生出的平凡人的爱恋至今为我们所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