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有法 管无定法

(2015-10-05 11:41:46)
标签:

莫嘉欣

大事件一

分类: 东荟花园小学

管理有法 管无定法

萝岗片区东荟花园小学 莫嘉欣

大四的支教实习意味着自我锻炼,自我提升,实现蜕变。其中,实现蜕变的重要一环是在不断积累和学习中逐渐实现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为以后步入社会,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做铺垫。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担任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教育者,很多时候,更要以管理者的身份去管理、安排、协调班级事务,促进班集体有序和谐健康发展。

这是我校支教队伍与萝岗片区学校合作的第一年,我们有幸到萝岗区的学校支教,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我所在的支教学校是萝岗片区的东荟花园小学。这是一所小区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学生家长的素质普遍都高。但又因为该校是小区学校,整个校园就位于小区之内,被小区建筑包围着,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家长们的眼皮底下进行的。所以,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

我被安排担任副班主任的班级是三年3班。三年级三个班中,三(3)班是最让科任老师们“头疼”的班级。该班班主任陈老师也是刚接手该班级,还没有对学生有十足的了解,而且他是这学年刚从外校调派过来的,也是刚接触该校的工作流程与教学方式。陈老师本人十分和善,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了我很大的自主权,很多事情会放手让我去安排完成。但是对于班级的一些具体情况他还不是十分了解,我没有办法从他这边了解到足够的学生情况。于是,我便主动与教学方面的指导老师黄琼老师请教。黄琼老师从这个班二年级时就开始教他们,对这群孩子还是有足够了解的。在跟黄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三(3)班是一个“混合班”,也就是说这个班是由两拨学生组成的。此班成立之初,学生一部分是从原本的一班和二班抽调过来的,另一部分是从别的学校转来的插班生。学生的来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班级的团结与凝聚力,不仅如此,在纪律方面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通过与黄老师的交流以及我这一个多星期对该班级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非常活泼好动。与这一特点相关的两个重要现象是,他们在上课或集队参加活动时纪律性很差,但以此同时,他们智力发展较快,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绩也较好。

在管理这个“顽皮大王”聚集的班级的这一个月中,我总结出一点小心得,与大家分享之,那就是--松严并施。以前我常常听到这个词,但等我我真正学习积累之后,发现,这条定律的实施也是需要适合自己的方法的。

     很多同学(包括我)在支教前听师兄师姐们分享支教经验时都会听到这样的建议:“你们一开始对学生一定要严格一点,要凶一点,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严。”然后我们常常会问,“怎样才能做到所谓的‘严格’”“严格真的就代表‘凶’吗?”以我亲身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师兄师姐这样的建议是对的,但是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严格不代表“凶”,个人认为,“严格”是对学生“有要求”。此处,“有要求”是指教师对学生明确地表达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并且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很多时候,孩子们表现得不好,不是他们故意去做错事,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老师的要求是什么,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就对孩子们提出要求,会让孩子们觉得,“咦~这位老师希望我们这样做,这样做老师会喜欢我。”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很够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一开始自我介绍时,我跟孩子们说:“Karine老师昨天观察我们三班的孩子,可是我发现有的孩子很喜欢在课堂上讲话。Karine老师喜欢好孩子,好孩子能做到一下几点...你们觉得自己能成为Karine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吗?”这样,就好像事先跟孩子们定下了一个契约,他们知道他们应该这样子做,如果做不到就不能成为一名受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并且还可能会受到惩罚,在学生心中就形成了一种约束力。

严格不仅表现在与明确对学生的要求,还在于老师的“说到做到”。很多支教的老师(包括我自己)看见学生犯错了,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狠不下心来责怪或惩罚他们。倘若有些孩子真的犯错了,真的得狠下心来严肃批评。始终要记住,我们现在对他们严格是为了让他们变得更好。

说了那么多关于“严师”,现在就说说“益友”方面的吧。松严并施,是在全班面前表现得严格,在与学生单独谈话或辅导时可以稍“柔和”一些。很多师兄师姐分享经验时说,要跟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他们太熟。但是,如果太过严格,整天板着脸,孩子们会惧怕这位老师,不敢与老师接近,这样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做一位严师的同时,平时不妨多和孩子们聊聊天,了解他们对某件事情的想法,甚至是帮孩子整理一下歪掉的红领巾,都是拉近师生距离的一个小举动。其实我们对他们的每一个小举措他们都能感受到的。从指导老师陈老师身上,我体会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陈老师是一位性格和善平易近人的男老师,他有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但他之前是在中学任教的,今年才转过来的。在陈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他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他很尊重每一位学生,他会用心聆听每位学生的需求,不会因为他们年纪小而忽略他们的想法。这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一点。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们班有一位女学生,她身材比较高大,性格也男孩子气,大大咧咧的。过去,她因为男孩子欺负她而跟他们打架,纪律性十分差,老师批评还不接受。但是陈老师接手这个班并了解到她的情况之后,他主动与这位孩子谈心,他了解到她本性善良,只是很多时候表达方式不对。因此,陈老师在选班干部时特地请这位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给予了她一个锻炼自我,融入班集体的机会。一开始,其他学生提出了质疑的声音,认为该学生不能胜任该职位。这名学生本身也不自信自己能做好。但陈老师坚持让她担任该职务。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该学生无论是在纪律性方面还是在与人交往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跟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她原本是对与教师交流、接触这一点是有些抗拒的,但如今,她常常主动到办公室来和陈老师聊天,发现小组的一些问题也会主动与我报告,成为了一名称职的小组长。

从自己亲身的实践以及观察其他老师的班级管理方法之后,我更加明确了一点——管理有法,管无定法。每位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很多时候,即使是同一套方法,被运用到不同的班级都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不断从别的老师身上观察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班级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运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呀!加油吧,支教生!http://s9/mw690/005LQU84gy6VXEI5vfy18&690管无定法" TITLE="管理有法 管无定法" />


http://s12/mw690/005LQU84gy6VXEJFRnJ5b&690管无定法" TITLE="管理有法 管无定法"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