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石林(《发表于创新作文与阅读》2017年第4期)

分类: 六年级已发表 |
看过《爸爸去哪儿》的同学相信都对它的拍摄地之——黄河石林印象深刻。我也不例外,一直想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今年国庆假期,我就和爸爸妈妈驱车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黄河在流经甘肃省景泰县龙湾村的时候拐了一个S型大弯,黄河石林就位于这段黄河的岸边。从兰州出发,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这里。站在景区入口极目远眺,村庄、黄河、高山峡谷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我们坐上大巴车通过盘山路来到了山脚下的龙湾村,这里苹果树、梨树、枣树比比皆是,个个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从黄河边到石林的交通工具是独特的羊皮筏子。每个筏子都绑着14张羊皮,它们被吹的鼓鼓的。表面油光发亮,像一只只肥肥的小猪。胆小的妈妈尖叫着不敢坐上去。“筏子客”笑着说:“在黄河上羊皮筏子赛军舰呢,载几千斤的东西绝对没有问题。”果然我们一家三口坐上去十分平稳。人在筏上,筏在水中。两岸景致似两幅画卷绵延开来,沿河风景尽收眼底。在兰州湍急的黄河在流过几十公里到达这里后变的温顺了许多。把手伸下去,河水冰凉刺骨。水下可以看到成群的黄河鲤鱼游动。
上岸来到石林主景区饮马沟的入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峡谷两旁矗立的石柱石笋,鬼斧神工,犹如雕塑大师的梦幻杰作。据说这是400万年前,地质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浊形成的奇观。
沟里的另一奇观便是浩浩荡荡的驴车。一头头可爱的毛驴,头上扎着红花,拉着古典而时尚的架子车。车上铺着小毯子,像是要迎亲的架势。当地人十分亲切的叫他们“驴的”。我们坐上去,只要一说“哒”,毛驴就咯噔咯噔的跑起来。它们还很守纪律,一头跟着一头,形成了一个“驴的”车队。让人想起了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虽然一路颠簸,但是这种交通工具绿色环保,还可以边走边欣赏两边的风景,最重要的是给久居都市的人们体现乡土风情的机会。
不知不觉便到了第一个有名字的景点——“笑口常开”,向山壁上看,只见半山腰有一个溶洞,形状与人在笑的时候的口形十分相似,这张“嘴”似乎是被什么天大的喜事逗得欢乐开怀,正笑得合不拢嘴呢。
还有“十二生肖”。只见在山壁上有一处天然的“石刻”,仔细一看,原来那些“石刻”的形状正好是十二生肖中各个动物的样子。瞧,那只狗好像看见了一块骨头,正在向前奔跑,那只老鼠鬼鬼祟祟的,似乎正准备偷大米呢······
一路上,赶“驴的”阿姨不断地讲,这是老鹰展翅那是石猴出世,这是鹊桥会那是童子拜观音,还有雄狮当关、苍鹰回首、西天取经等诸多天然胜景。仔细观看,果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形态万千。
经过大约9公里的“驴的”颠簸,我们终于走出了石林峡谷,来到石林的山顶。驾驶着山地摩托车,我们爬上了山顶观景平台。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座座山头连绵起伏,一座紧挨着一座,活像浩瀚的森林。它们有圆柱形的、圆锥形的、三角形的,更多的是不规则的形状,放在一起就像是雕塑家们的作品展。俯瞰脚下,黄河像玉带一样缠绕着绿洲,龙湾村屋舍错落有致,炊烟袅袅,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黄河、石林、驴的,天下奇观,乐趣无趣,让人难忘!
http://s11/bmiddle/005LIkoazy75wbPkNl08a&690
http://s1/bmiddle/005LIkoazy75wc2YEIUc0&690
http://s4/bmiddle/005LIkoazy75wcdveoz03&690
http://s9/bmiddle/005LIkoazy75wcpgK5a08&690
http://s13/bmiddle/005LIkoazy75wczsFmk5c&690
http://s3/bmiddle/005LIkoazy75wcJ0qVc12&690
http://s10/bmiddle/005LIkoazy75wcORWCRc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