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周至县教育科研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
(2018-11-26 14:27:44)2018年度周至县教育科研小课题
立项申请·评审表
课题 负责人 |
侯静 |
学 校 |
二曲街道西街小学 |
学历 |
本科 |
职 称 |
二级教师
|
||||
年 龄 |
31 |
参加工作时间 |
2010.12 |
工作单位 |
二曲街道西街小学
|
||||||
手机号 |
18092049930 |
QQ号 |
515699091 |
||||||||
课 题 名 称 |
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新浪博 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5285322886 |
||||||||
小课题课题其他成员 |
姓 名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
陈文婷 |
一级教师 |
二曲街道西街小学 |
|||||||||
|
|
|
|||||||||
选
题
缘
由 |
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平时经常采用记笔记的形式,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不利于学生的记忆,知识点也比较零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提高,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 “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是帮助学生可以自主的构建学习数学的主题框架。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知识的梳理,避免了课堂中学生在记笔记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
||||||||||
研
究
设
想 |
研究目标: 1.作为教学设计的工具,用于概念知识教学。 2.作为创造思维的工具,用于解决问题教学。 3.作为知识整合的工具,用于整理复习教学。 研究内容: (1)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通过引领指导,让学生会进行思维导图的简单绘画。 (2)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上的基本框架,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边板书,边让学生梳理思路,另一边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 (3)培养学生发散式和开放式的思维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以层级的方式来表述各概念间的关系,同时每一个概念都形成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发散的中心,利于培养学生发散式和开放式的思维结构。 研究对象: 六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 经过学习研究,根据我校的教学条件和拥有的资源,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法。走进课堂教学,观察记录,深入了解学生在数学思维体系当中是否系统成型,用哪种方法居多,“思维导图”方式是否可以积极推广,为研究提供依据。 2.问卷法。分别制定家长卷和学生卷,家长对思维导图的了解及认识的调查,学生对思维导图应用体验的调查。 3.比较归纳法:将水平相当的班级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作业正确率,考试正确率,归纳实施方法的有效性。 4.叙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运用课堂教学案例不断总结反思,不断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调查现阶段学生学习数学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有成体系的学习方法,总结这些方法的运用率及实效性。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优化。 (2)设计合理的“思维导图”思维养成培养规划。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1)先给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并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哪些作用。 (2)上课的过程中把“思维导图”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多接触,多学习,快速进入学习思维导图的状态。 (3)编写一些简单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预习时就可以自己进行总结归纳,有不会的就可以在老师上课时进行补充。 (4)经过上面的三步,让学生在一节课后或者一个单元结束的复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树的绘制。 (5)在此期间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有不完整的作品进行学生的单独指导。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论文。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3)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
||||||||||
单位 审查 意见 |
(单位盖章)
|
||||||||||
小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
注:1.申请课题教师必须在新浪开通博客;填写手机号、QQ号、邮箱地址、博客地址。
3.正文楷体小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