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物景观设计】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实例——宁波植物园

(2014-10-30 20:59:07)
标签:

植物景观设计

分类: 植物景观设计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植物园是城市相当重要的设施,是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从某种程度而言,植物园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宁波,作为全国较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又是我国植物资源大省——浙江东部重要城市,亟需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品位的植物园。宁波植物园的建设,反映了广大市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填补了宁波城市植物园建设的空缺,利于提升了宁波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加强绿化防护,促进镇海新城开发建设;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植物学科研;利于拓展城市绿地空间,为市民提供科普、休闲场地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功能作用。其建设将极大的提高宁波市城市综合软实力,对其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

1.2项目选址

    宁波植物园项目位于镇海新城。镇海新城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1944.3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310-1370mm。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37天。夏秋间有台风,春季低温多雨和秋季多阴雨。冬夏季风交替出现,春秋季节有海陆风环流发生。

    镇海区是浙江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沿海岸线以发展临港工业为主。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镇海老城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镇海新城将被打造为宁波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并作为连接上海、舟山的重要节点,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

    宁波植物园基地位于镇海新城中心,东至兴海大道,南至北外环,西至329国道,北至文体东路,项目规划总用地322公顷。区域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有浜子港、爱登河等河流以及池塘,洪镇铁路从中穿过;地块周边有宁波世纪大道、北外环、舟山跨海大桥连接线等道路,交通便利(图1)。

1.3现状分析总结

结合项目的背景与选址,宁波植物园选址的有利因素包括:

1)区位优越,服务范围辐射整个宁波(图2);交通便捷可达性好,方便城市居民使用。

2)自然条件适宜,水资源丰富,可以为众多动植物种类提供多样的生长条件和环境。

3)原址具有特色鲜明的乡土景观,为植物园地方特色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不利因素包括:

1)用地地势平坦,景观单调,需要通过人工挖湖堆山等手法创造地形。

2)有城市道路、铁路、管线穿过场地,需进行处理。

3)水体较为规则,缺乏变化。
http://s14/mw690/005Lwvu4gy6NdYCvA3bfd&690
1 宁波植物园选址
http://s4/mw690/005Lwvu4gy6NdYCMV9N63&690
图2 项目辐射整个宁波
2规划定位与目标

2.1规划定位

宁波植物园的规划定位有:

1)结合生态绿廊建设植物园,收集、保存和展示本区植物物种;通过合理规划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和优美园林景观,并体现地方特色,建设有江南水乡风情的植物园。

2)形成以休闲游览、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兼顾科学研究的城市综合性风景植物园。

3)主要服务宁波市民,开发植物休闲功能,并有提升城市品质,综合带动周边区域开发,培育镇海新城建设新的增长级的作用。

2.2规划目标

根据用地现状特点和植物园建设要求,建成科学内涵、园林外貌、生态良好、功能综合的城市综合性风景植物园。

1)科研科普目标:收集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含品种),有多种专类园,成为华东地区富有特色的平原水乡植物园。

2)生态目标:体现先进的现代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划方法,使之成为植物生长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可持续发展,并与城市生态和谐相融的绿地。

3)景观目标:以植物景观为主的质朴风景,体现宁波当地自然人文特色。

4)休闲目标:具有参与性活动,成为市民放松身心,休闲旅游的理想地,能对周边区域带来开发带动作用。

3.植物景观规划

    宁波植物园主要分为西部康体休闲植物区块、中部植物博览区块、东部田园植物区块,其中,主要的植物展示区位于中部及东部西侧两块。

    植物园中部核心区的设计利用穿过场地的废弃铁路为线索,以植物进化顺序布置专类园,展示了植物进化之路。

    核心区分为分为春花植物区、夏景植物区、秋色植物区、冬景植物区、浙东特色植物区、入口展示区和景观带,包含19个专类园(图3)。

    春花植物区所含的专类园包括木兰春色园钟观光纪念园、牡丹园、月季园、樱花海棠园、百合园、兰园;夏景植物区包括水生湿生植物区、植物进化之路、藤蔓园;秋色植物区包括桂花紫薇园和槭树秋香园;冬景植物区包括松柏园、市树市花园、梅园、竹园。

    浙东特色植物区包括东方本草园、古沉木园、特种经济植物园。东部区块的西侧设置浙东植物区,集中展示宁波山区代表植物群落景观。宁波地区主要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柳杉、金钱松、石栎、青冈、苦槠、枫香树、木荷、红楠、香樟、杉木、毛竹、乌哺鸡竹、山茶等。

    入口展示区设置四季百花园,重点展示观赏性较高的草花,做到四季有景可观。另有沿区块四周及停车场的景观带。

    水生湿生植物区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它位于核心区蝴蝶湖的北部,植物进化之路和桂花紫薇园两大区块所夹形成的狭长水体中(图4)。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应用水湿生木本植物形成水上森林景观,在表现江南水乡风情的基础上,展示多样的水湿生植物种类,及其形成的独特又富有趣味的景观。
http://s14/mw690/005Lwvu4gy6NdYFZfqt8d&690
3 中部核心区鸟瞰图
http://s10/mw690/005Lwvu4gy6NdYG4lwBf9&690

4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区(11号位置)

4.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

    水生湿生植物区面积约为10公顷。结合水系中的岛、湿地、沼泽、水域以及岸坡的自然过渡,广泛收集、展示来自国内外在浙江地区能露天生长的各类水生、湿生木本和草本植物。

4.1水湿生植物景观类型

    园区主要划分为四种景观类型,集中展示江南水网湿地的特色景观,达到亲切宁静、自然野趣的景观效果。

1)水上森林——杉类

    水上森林景观主要布局于高架栈道两旁,主要表现了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等杉类植物(图5)。植物挺拔的竖向线条与横向的栈道形成对比,栈道也使游人能够进入森林内部,近距离观察生长于水中的植物,如落羽杉等植物特有的呼吸根以及膨大的基部等,既起到科普的作用又带来充满趣味性的景观(图6)。夏季,在栈道上漫步,感受植物与水带来的浓荫,充满了吸引力。
http://s12/mw690/005Lwvu4gy6NdZ6aH5V4b&690
5 水上森林意向图
http://s14/mw690/005Lwvu4gy6NdZ3Ow6Fdd&690
6 林中栈道

2)水花园——水生花卉

    在水面上的大岛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水湿生花卉,如鸢尾属、水仙属、美人蕉等植物的品种。依靠地形种植较大面积的水生花卉,集中展示各品种的同时获得壮观的景观效果,开花季节也成为植物园乃至宁波市标志性的景观。

3)水上柳岛——阔叶滨水植物

    在水中分散小岛上种植浙江常见的较耐湿的滨水植物,主要有垂柳(图7)、南川柳、旱柳、乌桕、榔榆、江南桤木等,水中绿岛与蜿蜒的水道一起营造出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图8)。
http://s10/mw690/005Lwvu4gy6NdYRtsvLc9&690
7 水中垂柳
http://s10/mw690/005Lwvu4gy6NdYRwI7D19&690
8 水上柳岛效果图

4)其他水生植物——其他观赏性较高的水生植物

    主要布局在围绕岸边及岛的水面,表现禾本科、睡莲科等挺水、浮水植物,近岸边也可配置一些沉水植物,配以科普解说等供游人观赏。

 4.2水湿生木本植物选择

    在水湿生木本植物的选择上,应结合宁波植物园的规划定位于目标,结合场地条件确定植物种类。

    首先,植物园的一大功能是科普植物知识。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考虑尽量多样的水湿生木本植物,包括一些杂交种及新品种。对一些应用较少的植物也应适当种植,以满足植物种类收集的目标。第二,植物景观应体现现代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划方法。无论植物是原生或引种,都应以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为主导因素。尤其是水湿生木本植物的应用中,水是最为重要的环境条件,应充分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营造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第三,宁波植物园的定位是城市综合性风景植物园,因此其休闲功能也是一大重点。在选择配置植物时,应考虑到游人心理和需求,选用景观效果良好、易引起游人兴趣的水湿生木本植物。第四,宁波植物园作为城市植物园,还应充分体现宁波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将江南水乡风情的乡土植物作为重点之一,营造出质朴的植物景观。

    综合考虑以上条件,选择两大类水湿生木本植物:(1)以落羽杉属植物为主,打造富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林泽特色的水上森林。适当运用各品种、属间杂交种,以及水松等珍稀植物,成为华东地区种类较全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收集园。(2)以乡土的耐水湿阔叶乔木形成水上绿岛,体现江南水乡风情。如柳属的垂柳、南川柳、大叶柳、江南桤木等,是江南水网密集地最常见的湿地植物。还可适当配置柳属、桤木属等其他适宜当地环境的种类,发挥植物园收集植物种类及科普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可逐步引进新品种或国外的水湿生木本植物种类,使收集的资源更全面,打造成宁波植物园最大的特色。宁波植物园选择的水湿生植物种类见表1
http://s16/mw690/005Lwvu4gy6NdYTAECb6f&690

4.3地形及设施设计

    设计适宜生长的地形,控制好水位,是水湿生木本植物健康生长的首要条件。

    宁波植物园项目设计中,地形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植物景观的需求,在植物景观与竖向设计互相磨合找寻平衡点。最终确定形成形态自然的岸线,并结合岸线形状设计大小形态各异的小岛,作为水湿生木本植物的种植地。落羽杉属植物适宜生长的水位在0.1-1m之间,因此在岸线及岛周围的3-5m内划出种植区域,控制水深在1m以下。

    同时,选择一部分小岛上架设木栈道加以连接,并与陆地上的游步道相连,使游人能穿行于此间欣赏独特的景观,获得独特的体验。小岛上的栈道局部放大伸向水面,形成木平台,使游人拥有观赏视距,能完整欣赏水上森林、绿岛。水域内还设置两处码头,供游人乘船观赏水上森林,规划出的航线在种植区域之间穿行,航线水深控制在1.5m左右。

    生物的特性一大部分来自于遗传基因,还有一部分则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这在植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水是水湿生木本植物生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让水湿生木本植物逐渐适应水分过剩的环境——而不是直接由苗圃地移栽到水中,成为设计的一个重点。在该项目中,水湿生木本植物种植区的两端各设置了一道水闸,使区域内的水体相对独立,方便调节水位。植物种植初期,保持植物淹没的深度在0.1m左右,随着长势的稳定再逐渐放水抬高水位。待木本植物成年后,最终稳定水位在1m以下。此时,水湿生木本植物已能很好地适应场地的水分条件,组成的植物群落健康而可持续发展,也拥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4.4群落设计

1)总体布局

    宁波植物园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区拥有两种风格的景观,杉类组成的水上森林高大挺拔,具有明显的竖向线条;柳属等阔叶植物组成的绿岛较为低矮、圆润。设计场地两头的水面较窄,散落的小岛将水面划分成蜿蜒的水道,在此布置杉林,产生幽深、曲折的景观效果(图9、图10)。场地中间的水面较为开阔,岛的面积也相对较大,在此布置阔叶水湿生木本植物,营造出江南平原水网地带水中绿岛的景观效果(图11)。

    从立面布局来看,总体形成“高——低——高”的林冠线。游人穿行其中,能体验到景观产生的节奏变化。
http://s14/mw690/005Lwvu4gy6NdYYIW0Bad&690
9 水上森林平面图1
http://s3/mw690/005Lwvu4gy6NdYYMm2u72&690
9 水上森林平面图2
http://s14/mw690/005Lwvu4gy6NdYYPBhz3d&690
11 水上柳岛平面图

2)种类分布

    宁波植物园的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区首先要满足科普功能,因此以小岛为景观单元,布置不同的植物,形成落羽杉岛、池杉岛、墨西哥落羽杉岛等,形成纯林景观的同时,也方便游人辨识不同的植物。某些面积较大的小岛,可分区布置几种整体风格相近的植物,如垂柳、日本三蕊柳等。

3)植物与水位关系

    水深对水湿生木本植物的生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自然界中,一些水湿生的木本植物总是在水陆交界处生长最良好,越往陆地或越往水深处长势都变弱。在设计中模拟这种自然现象,控制种植密度在离岸较近处较高,离岸越远则植物越稀疏,也产生森林向水面过渡的效果。

4)植物群落结构

    杉类形成的水上森林应讲究纯粹、大气,因此在设计时,以单层的植物群落结构为主。种植于潮湿处的落羽杉等膨大的基部、形态各异的气生根等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应裸露出来便于观赏,还具有一定的科普价值。而阔叶水湿生木本植物构成的水上绿岛模拟了江南的水乡风情,应注意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还有上、中、下层植物的搭配。这些水湿生植物基本上为落叶乔木,在绿岛中部插入香樟等常绿植物,成为树群的骨干与背景。在一些绿岛局部布置小型水湿生草本,如萱草、美人蕉等,丰富植物季相变化,也增添水乡野趣的感觉。
(本篇由黑豹工社黄若之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11/mw690/005Lwvu4gy6NdZJfATg6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