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二买的强弱分类和演化

分类: 缠论 |
笔中枢是由AB,BC,CD三笔组成的重叠区间,从高低点来分类,完全组合也就是如上四类(暂时不考虑量价关系的问题)。
由于D点的形成,是以对次级别走势判断终结进行抄底,才可能买到真正的D点,而对于内部结构不是非常典型的情况,我们自然有可能误判次级别走势的终结,导致提前于真正的D点而买入,由此导致随着买入后跟随走势的变化,中枢的强弱就会发生演化,这中枢的强弱演化,我们称之为一步推演(事实上可以视为纠错推演)。而一步推演之后,客观来讲,大概率的事情,也只是大概率发生,并不确保发生,因此一步演化之后,二步推演所要做的就是跟随下一步的变化,可能发生的情况,在何种情况之下卖出。更多步的推演就太繁复了,没有办法用文字来表达了(鉴于操盘的实效性,我们也只对第一类最强中枢做两步推演,其他中枢就不做二步推演的分类,事实上在对第一类中枢的两步推演的过程中,就会体现出对其他中枢类型的二步推演)。
【第一类:最强中枢】
第一类笔中枢,是最强的一类笔中枢,高点和低点都逐步抬高,那么从D点继续向上出现新高的概率最大。而且A和D的差值区间越窄,认为中枢强度越强,其中当A=D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奔走中枢,是强中之强的特殊中枢形态。而D>A的情况,就是没有重叠,不构成中枢的情况,只能以强势线段来分析和看待。
对于演化,我们重点讨论典型的重合情况。
一步推演,我们大致画图表示如下。如果在从C开始向下的回落中,判断D点尝试笔中枢二买介入(任何准确买点的介入,都要落实到次级别走势的一买抄底,因而风险较小),视对次级别回落走势的判断准确情况,介入后,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买入后,从D1位置(D1>B)就确切的转折向上,那么这个向上的走势大概率可以出新高,到达E1,这也是第一类最强中枢常见的走势;但是这只是大概率的情况,仍然会有小概率不出新高的情况发生,这就涉及二步推演:
(1)如果到达E11,创了C的新高且D1、E11相对于OA段不背驰,那么后续E11开启的回落大概率就会出三买,除了三买通常还会有个二波,这是我们最希望发生的情况,也是在行情中期火爆时,概率较大的情况;
(2)如果到达E12,创了C的新高,但D1、E12相对于OA段背驰,那么后续E12开启的回落,大概率就会回落到中枢里,形成对中枢的笔中枢的扩张,但回落大概率不破D1,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一类扩张笔中枢,破D1则就是弱的三类扩张笔中枢;而这回落也会生出各种情况,如果背驰而不破C点,也仍然能出三买,有些横盘强势的个股就是在E12背驰后横盘震荡一下,然后破背起飞;
(3)如果到达E13,没有创出C的新高,但突破了A的高点,就确认回落,那么这回落大概率要破D1,但是不容易直接破B点,这也是一种类似头肩顶的形态,属于一种中枢扩展,但是略微强势一些,容易发生狗叫后重新上升或继续进行中枢扩展;
(4)如果到达E14,突破了A的高点就确认回落,那么这回落大概率要破D1,而且不排除很有可能要破B点确认头肩顶的下跌;
(二)买入后没有上涨,出现继续回落到D2位置(D2<=B,D2>=0)才确切的转折向上,那么就事实上变成了第三类中枢,这个向上的走势大概率会演变成一个类似头肩顶的右肩形态,向上走势的终点E2就大概率会在A的价格上下,而不容易出新高;当然,也会有小概率的情况,出新高.二步推演如下:
(1)先说小概率出新高的情况,也分为两种,由于D1介入失误,继续下跌到达了D2,这本来就是一个次弱的骗线中枢了,一旦新高,就容易是骗线,通常这种骗线的情况,E21不会像图中画的这么大幅度,其后的回落通常至少是扩展中枢,坏的情况甚至回溯从O开始的整个上升走势.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如图所示的幅度比较大,那其后的回落也是可以出三买,再走二波的,在实际走势中,这种D2、E21的走势很强,常常以连板体现,走出主升浪.
(2)大概率情况走到E22,也就是A点高度附近,演化成头肩顶形态向下大概率破D2,也有可能小概率不破D2而发生狗叫,继续扩展中枢.
(3)如果D2开始的回升极弱,只到达B附近就开始确切回落,那这向下的力度就会比较大了,通常要考验O点.在实际走势中,通常在C到D2的回落中,过B点的时候出现放量中阴线,形成笔走势上的断头,那么后面这D2E32的反弹,就是一个反抽断头颈线的过程.
(三)介入后,证明介入不准确,继续回落到D3位置(D3大概率可以到达的E3,大约会在B点上下,而能到达B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了,意味着D3可能是一个新的上升走势的起点,而到达不了B的话,这通常意味着一个线段级别断头刀走势的三卖.当然,既然D3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从D3一笔出新高,这就叫做破底翻,但是就跟从O点开始的走势关系不大了,而且极少是一笔下去就能破底翻.二步推演如下:
(1)如果出现D3E30的情况,也就是直接跃出新高,那是应当以D3作为新的上升走势起点来重新展开分析,OABC成为原来下降走势的中枢,中枢区间仍然为AB之间的区域.那么从E30回落的一笔走势有可能形成高于A的准三买,甚至高于C的强三买,也有可能回落到AB之间,总之是要开始构造新走势的第一个中枢,左侧中枢就只能用于参照.
(2)如果回升一笔走势走到E31,也就是A点附近,尤其是高于A的情况,那这依然可以大概率视为是以D3为起点的新走势,新的走势比较弱,第一波起笔没有越过C点,开始构筑一个新的中枢.那么回落大约会在B点上下或O点上下.
(3)如果回升一笔走势到B点附近,大于B,那既可以视为D3是新起点,也可以视为D3E32是一个向下走势的中枢扩展.保守起见应该以后者的视角,明确把OABC视为一个下降中枢.
(4)如果回升一笔走到B点附近,但是不触及B点,那就是断头走势的准三卖,如果最差的情况,连O点都反弹不过,那就是断头走势的强三卖.
【第二类:次强中枢(收缩类)】
第二类笔中枢,是次强的一类笔中枢,高点没有抬高,但低点却抬高了,高低点上体现为收缩型或者内敛型的中枢,从形态上往往形成旗形或者收缩三角形的形态结构,那么从D点继续向上出现新高的概率也是较大的。
我们做一步推演,并简单说明一下:
(一)介入后,如果在D1位置(D1>B)后确认向上一笔,那么这介入就没有失误,中枢区间就确切为CD1区间,其后的向上一笔终点E1大概率可以到达C点以上,次大概率可以出新高,到达A点以上。
(二)介入后,如果继续回落,到达D2位置(D2<=B,D2>=O)才确切开始向上一笔,那么中枢就演化为第四类最弱中枢,出现新高的概率就很小,E2大概率越不过C点.
(三)介入后,如果继续回落到达D3位置(D3
【第三类:次弱中枢(扩张类)】
第三类笔中枢,是次弱的一类笔中枢,高点抬高了,但其后低点却下降了,高低点上体现为扩张型或发散性的中枢,从形态上往往形成扩张三角形,而由于这种中枢经常体现出的突破结果经常出现骗线,所以,我把这种中枢分类叫做骗线中枢,那么从D点继续向上也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新高,但新高往往是骗线,而不是真的突破;不出新高直接形成二卖,就会演变成形态学里的头肩顶结构;极个别的情况出现新高,看似是骗线回落,但回落很小,出现强势,反而弱转强,这种情况事实上要归结于出新高的次级别出新高的力度。所以对骗线中枢,一旦出新高,就要认真对待,去确认次级别的力度,到底是不是完成了次级别走势而出的骗线新高,同时观察回落的力度和次级别走势。
【第四类:最弱中枢】
第四类笔中枢,是最弱的一类笔中枢,高点没有抬高,低点却在降低,从实际的含义来说,其实在C点就已经形成了鲜明二卖,且准备介入的时候已经跌破了A点,那么这样的D点通常是不宜介入的,至少D点以后的第一笔是不容易出现新高的。而通常我们在D点考虑介入这种笔中枢,必须要求D点不低于原来的上升走势的起点,而且CD的下降段相对于AB的下降段出现背驰,形成线段本身背驰,则演化成标准中枢的第一个标准二买,其实视角并不是笔中枢,也只有这种情况下,我们博的不是一笔而是一个新的线段上涨,但其后的走势必须通过下一笔的回升力度,对线段的背驰做出确认。
第三类笔中枢和第四类笔中枢,就没有什么一步推演了,因为介入就是在低于B点介入(但是很明显,我们非常不建议这种情况介入,只用作在第一类中枢或第二类中枢介入失误的情况下,知道怎么分类和反应,除非对更大的级别底部有超强的信心,且对次级别走势终结的把握非常靠谱),所以第三类和第四类中枢的一步推演只有D点是否跌破O点的分类,比较简单,与第一类和第二类中枢的一步推演中,跌破O点的情况是一样的.而一切跌破O点的情况,都意味着以O点作为起点去分析笔中枢的视角对当下级别已经是错误的,跌破O点意味着要从更大级别去判断是否存在出现一买或接近一买的可能。
最后,需要强调三点:
(1)在概率的世界里,大概率情况的发生往往走势中规中矩,不会非常强烈,而小概率的情况一旦发生,那么走势往往非常强烈,而且其后走势所形成的新买点的性质,一定不要拘泥于第一个中枢形成的时候分析的定势思维,因为小概率发生的时候,通常性质已经发生了质变,要随时改变思维,做好反向操作的准备。
(2)大盘股,沿着大概率事件走的情况较多,做大概率预判往往兑现,小盘股走小概率事件的情况会略多,按照大概率预判会有相当几率不兑现。而任何中枢里面的地方,甚至任何非三买的地方,在缠论里都叫做中阴阶段,中阴就是随时可能发生任何情况的,对力度和次级别的把握非常讲究,所以这篇文章才更注重对纠错性的一步推演的阐述,但是二买虽然确定性不如三买,性价比往往比三买要高。
(3)这里没有使用中位线对回落进行细致的力度分类,实际上一个买点出在中位线以下,即使一类中枢出新高也很容易背驰;买点在中位线以上,容易出新高继而出三买甚至直接走强势主升浪;这属于经验上的问题,对中枢处于大一级和大两级周期走势中的高位还是低位,以及次级别走势的力度把握的准确程度,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