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降趋势转折趋势交易法

(2020-04-19 08:54:42)
分类: 股市知识字典

一、下降趋势交易法假设

  在趋势交易法中,趋势的确定包涵两个重要因素, 即趋势线和拐点线。我们利用价格突破定义中的趋势线和拐点线来排除下降趋势的过程中, 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如果价格同时突破了下降趋势线和拐点线,确认之前的下降趋势已经结束。

假设2:如果价位同时突破了下降趋势线和拐点线后,而且

1)突破分界点A,未来将展开上升趋势(左)

2)不能突破分界点A,未来将展开横向整理走势(右)

[转载]趋势交易法操作要点一K线的运用(1)


下降趋势转折趋势交易法


二、趋势交易法操作要点一K线的运用

 103 是我们在趋势交易法中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过程中,K 线的具体应用的示意图


趋势交易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我们知道,排除下降趋势,并不是说下降趋势这种事件不可能发生----只是大概率排除下降趋势,如果市场又恢复下降之前的下降趋势,我们采用止损出局的交易策略;如果不被市场止损出局,我们将完成制定的交易计划,完成以小的亏损博取大的盈利的过程。

    排除了下降趋势的可能性,未来只剩下了两个方向-上升趋势和横向整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价格未来能否突破分界点 A,如果价格突破分界点 A,由趋势交易法假设 2 可知,我们可以将横向整理排除,确立出市场未来唯一的一个方向-上升趋势。下面我们将以上过程分解讲述:

1、假定价位同时突破了下降趋势线和拐点线后,且突破分界点A,未来将展开上升趋势。

   假定价格已经突破分界点A,并在 C 点展开回调,如图 105 所示。由于价格已经突破分界点 A,此时我们可以确定未来将展开上升走势,之后的任何一次回调,将为我们提供买入机会。价位究竟会调整到什么价位呢?如何选择好的价位买入呢?这成为我们关注地焦点。


[转载]趋势交易法操作要点一K线的运用(1)

     多数情况是价格突破分界点 A 后,马上展开回调走势。我们知道回调的目标大约在 30%-95%范围内(图 106 所示),之后我们将会利用 K 线形态来准确找出回调反转点。

[转载]趋势交易法操作要点一K线的运用(1)

    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耐性等待回调的出现,担心错过机会,一时冲动执行了买入计划(通常说的追市)。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放平心态,耐心等待,不必担心市场价格不会回来,没有永远不涨的市,也没有永远不跌的市。一定要等待回调的出现再采取行动,避免被市场套在高高的房顶上,出现等也不是;止损也不是的尴尬局面。

 

2、利用黄金分割和K线反转形态寻找回调买点

    如果在回调过程中,价格到达回调理论目标点 D点【(30%-95%)XCB)】,并且出现图 107 中所列举的 K 线反转形态,市场提示我们调整已经或即将结束,此时将是我们执行买入计划的最佳时机。

[转载]趋势交易法操作要点一K线的运用(1)

3、买入后,
利用黄金分割和K线反转形态寻找上升卖点

 108 是假定我们在D处已经执行买入计划,并且市场运行方向与我们设定完全一致时的示意图。

此时,我们要观察价格到理论目标点或拐点线附近,是否会形成 K线反转形态,来决定我们是继续持有还是退出已有的多头头寸。

[转载]趋势交易法操作要点一K线的运用(1)

   如果价格在上升目标位(E 点)出现图 108 中列举的任何一种 K 线反转形态,我们将考虑退出已有多头头寸,获利平仓后,等待回调后再次买入。

 4、利用黄金分割和K线反转形态寻找再次回调买点

    109 是假定价位在理论目标或拐点线处(E 点)形成 K 线反转形态后展开回调走势,我们已经获利平仓,等待回调后再次买入。

   此时我们将观察价位能否在上升趋势线或拐点线附近(F 点)形成 K 线反转形态,一旦形成反转,我们将及时执行买入计划,此时的止损已经调整至 D 点。

之后我们将一直按照以上交易思路运行,一直到我们被止损出局后,方可转变交易方向。因为被止损出局预示着之前设定的趋势已经结束。

[转载]趋势交易法操作要点一K线的运用(1)


5、突破分界点A后,确定下降趋势再次恢复。


趋势交易法-鹿希武7-9
由图【上证指数走势图7-83】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在拐点处没有形成K线反转,并跌破拐点线,同时跌破分界点A,确定下降趋势再次恢复,之后我们将再次采取逢高卖出的交易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