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涨形态:金针探底和双针探底K线形态

(2020-03-28 13:33:15)
分类: K线

    金针探底双针探底,这两种形态指的是股价在经过一轮深幅下跌之后,出现一根或两根长下影线而形成的,是看涨形态。
 
一、金针探底
    金针探底当天,股价收出一根带有很长下影线的K线,随后股价探底回升,这跟K线就像一根针扎进了股价的底部一样,因此被称为是金针探底。我们先来看一下形态图:
                   看涨形态:金针探底和双针探底K线形态

判断金针探底的要点主要有四点:
1、股价毕竟经过一波大幅度的下跌之后初选的长下影线才能视作是金针探底,否则就不具备参考意义;
2、金针探底当天出现的下影线越长,则代表的底部信号就越强烈;
3、单针探底之后如果出现的是阳线,并且收盘的时候其收盘价超过了金针探底的最高价,则金针探底形态即可完全确认,股价将开启新一轮的上涨;
4、单针探底之后如果出现的是阴线,那金针探底形态将会演变为下跌中继,股价依然会持续下跌。
 
二、双针探底
    双针探底顾名思义就是有两个金针探底组成,本来一个金针探底就意味着股价底部的行成,而同时出现两个金针探底,那么底部被确认的可能就更大。当然,双针探底并不一定是紧挨着的两根带有长下影下的K线,中间可以间隔几根K线,但是不能太多-----最多5根。双针探底的两根长下影线基本上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也就是两天的最低价保持在一个价位上。

看涨形态:金针探底和双针探底K线形态

双针探底判断的要点主要有三点:
1、和金针探底一样,双针探底也必须出现在股价经过大幅度下跌后的底部,否则也不是什么好事;
2、两根K线挨的越近越好,最好是两根相连的K线,就算有间隔,中间不能超过五根K线,否则形态不成立;
3、双针探底只要形成,那么股价上涨的几率和幅度都会非常大,当然,既然是几率,那依然会有很小的几率股价会继续下跌,但是就算继续下跌一般也不会太多,很快就会继续上涨,所以,我们再双针探底形成之后买入股票,需要有一些耐心,如果继续下跌,不妨继续加仓。

说明:
1、“单针探底”后,第二天K线的走势很重要。

“单针探底”图形之后第二天股价报收阳线,并且阳线的实体部分比较长,如果收盘价能超过“单针探底”形态的最高价就更为理想,这种图形很可能预示着新一轮上涨行情的开始。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UwNmiblibzGjqHHibicZ0iasV6yGMf0Mribv7rUy5m7xFt9wn9RLs5WhC98Teq7T6h52NfSWoWklC915t7wVicxGXHlpw/640?wx_fmt=jpeg&wx_co=1

   反之,出现“单针探底”图形后,如果第二天的K线是一根实体较长的阴线,我们可以看成是“探底失败”,后市维持继续下跌的概率更大。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UwNmiblibzGjqHHibicZ0iasV6yGMf0Mribv7rdcRQu5mYkcjTK67v62JrQiadXP0aWANsA2ILR5atvjbPOZJic7DoQBKg/640?wx_fmt=jpeg&wx_co=1

2、总体来说,当股价K线出现长下影线K线时,无论是报收阳线还是报收阴线,在操作方面不用过分的急于买入。如果真是单针探底成功,后市较多出现的也是底部震荡吸筹的图形,我们可以先耐心观察,等待主力正式启动行情时再介入。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UwNmiblibzGjqHHibicZ0iasV6yGMf0Mribv7rdxe372AjWJWVLI3rAgemiaTUCL588icAOerO4nKicV8Z6SsQTibibicNzr4A/640?wx_fmt=jpeg&wx_co=1

3、如果是探底失败,当K线破位向下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及时止损。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UwNmiblibzGjqHHibicZ0iasV6yGMf0Mribv7rOJFMhDLgXCLzibn3ymnCCTSLtJGEK64jfyD5hqJiaPY5Hk4TBdQcyNJQ/640?wx_fmt=jpeg&wx_co=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