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铄讲缠--------完美

(2019-04-03 05:19:47)
分类: 魔鬼秘籍---K线羊皮卷

第一章 完美

第1课 一个盘下走势的完美

 我给大家讲走势生长,就是让大家首先明白走势的完美、延伸、完成、结束这四个过程的演化和判断方法。大家都知道,一个中枢有生、住、坏、灭四个阶段;同样,一个走势类型也有完美、延伸、完成、结束四个阶段。这一课,我们就以一个盘下走势为例说说它的完美过程。看图:

 

[转载]一铄讲缠:1.1 <wbr><wbr><wbr>一个盘下走势的完美

 

   

     第一步,种子阶段1。第二步:种子阶段2,有了这两段,仅仅还是种子阶段。第二步后,根据缠论基本定理一“走势终完美”,就必然有再向下一段。

    第三步:发芽阶段(是一棵植物了),到此,一个最简单的3段盘下走势就 出现了,不过,这一棵植物只有一片“叶子”,还不完美呀。提示,这时的3段盘下走势组合后,级别也升级了。

    第四步:完美阶段(第一个标准的中枢 “生”了),这4段组合起来的结构是:a+b+c+d a+(b+c+d),b+c+d 就是一个完美的本级别中枢,这棵植物终于有“两片叶子”而完美了。

    注意,这里有还有另外一个剧本:如果第四步的“上”高不过第一步“下”的低点,就不会形成中枢,那么这4段的组合走势就还是不完美的状态了。不过,根据基本定理一“走势终完美”,总会出现第四步的情况!下面就详细说说。

    从第三步到第四步,同下面类似的情况,我就省略了,看图:

  [转载]一铄讲缠:1.1 <wbr><wbr><wbr>一个盘下走势的完美

   

    就是说,最终直到有 3段(上下上) 有重叠,第四步就走完了!第四步,就是走势的完美阶段,因为一个标准的“三叠加”中枢完美地“生”了。

    下面最难理解的问题就来了,大家屏住气,一定要听明白,缠论的高级课程哟!第四步走完,盘下走势的级别又升级了(相对于第三步)。也就是说,第四步完成,这个盘下走势正式升级为本级别的盘下走势类型!看一个例子的对比图:

 

[转载]一铄讲缠:1.1 <wbr><wbr><wbr>一个盘下走势的完美

 

 

    设图上的色线是线段级别,为了直观,我们就叫第三步“半F”级别吧,哈哈!

第四步后,这个盘下走势类型随时可以结束,因为已经完美了(中枢“生”了),大家都明白了吗?其实,在任何一个走势的生长过程中,前4步基本都是一致。不过,这个例子是盘整终完美,更准确地说是:盘下终完美了!

第2课 完美过程详解

  [转载]一铄讲缠:1.2 <wbr><wbr><wbr>a过程详解

   复习提问:假设A是线段级别,A B C 级别一样吗?

A是线段级别,C就是1F级别,因为C中有了标准的1F级别中枢了。关键是B的级别怎么看呢?我们可以把B看成是三段次级别的盘整走势组合,请注意:B的级别比A高却比C低!所以我们就这么定义:如果C是本级别的话,那么A就是次级别,而B就是最大级别的次级别。哈哈!

这是第一课的关键,如果你明白了,缠论中的很多疑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好了,本课我们认真来讨论一下完美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准确的说就是一个走势从不完美到完美的具体演化过程。

讲盘下走势的生长,我们就要默认了一个前提条件:第一步的起点用缠理术语说就是上个走势类型的结束点!为什么需要这个前提呢?看图:

[转载]一铄讲缠:1.2 <wbr><wbr><wbr>完美过程详解

 

如上图所示,如果第2步出现高于第一步起点的情况(实践中第2步走这种情况的还不少),只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第一类卖点(第一步的起点)你判断错了!初学缠论,操作上这种错误常犯,如果是这样,就要从真正的第一类卖点重新开始分析走势生长了。所以我们要为讲课设个前提条件,就是第1步的起点是一个第一类卖点,也就是说,前一个走势类型一定结束了。这样就基本排除了第2步高点高于第1步起点的情况发生。

    第二种情况,就是第二类卖点高于第一类卖点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多见且分析起来也很复杂,我们就暂时放一放,以后再说。

好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细节问题我们澄清了,下面就重点讲一讲第3步到第4步的过渡过程。

3步到第4步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一个“上、下、上”的中枢构成必完美。但是,实际走势中,第3步可以这样延伸,看图:

 [转载]一铄讲缠:1.2 <wbr><wbr><wbr>完美过程详解

也就是说,在第三步中,可以从3段的盘下走势演化为5段及其以上的下跌走势,而且实际走势上常常也是如此演变的。但是,不管第三步如何延伸,总要发生第四步的情况。看图:

  [转载]一铄讲缠:1.2 <wbr><wbr><wbr>完美过程详解

提出第3步到第4步中间过渡过程的问题,我有三个目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弄明白):

第一个目的是要说明:第3步不管如何延伸,都是我们说的 “发芽过程”,是不完美的中间过程。换而言之,就是说标准的本级别中枢没有形成前,走势永远不会完美。对右侧操作者来说,就坚持不介入。很多人爱抄底,自认为是底了,但一个操作级别的标准中枢都没有出现(第四步),抄什么底呀!

第二个目的就是要说明:第三步到第四步的中间过渡过程级别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如上图),都是:最大级别的次级别。

    第三个目的是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对这个中间过渡过程的分析,让大家顿悟《缠论》的核心理念:走势必完美!简单说就是:第四步是必然的,中枢A的形成是必然形成的。不管前面怎么演化,一百年了,最终也要走第四步!

第3课  完美过程中的完美组合

 

   先复习提问一下:

问题一:我们要分析一个盘下走势,它的起点有什么条件?

(它的起点是上一个走势类型的结束点。)  

问题二:一个盘下走势,什么时候才算完美?

一个盘下走势只有形成本级别中枢,就是第4步出现才是完美了。)

特别说明:在完美的同时,这个向下生长的走势正式升级为本级别,并且正名为盘下走势类型。注意,这里多了“类型”两个字,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了。

知识点:走势是不完美的中间组合形态,而走势类型就是完美后的走势了。明白了这一点,缠论中的另一些难题也迎刃而解了。缠师的教材中,走势和走势类型这两个词使用的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走势终完美,而不说走势类型终完美。走势分解,而不说走势类型分解等等,大家好好体会吧!

在这个盘下走势的完美过程中,只有三类完美的走势组合结构。下面的课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你关于《缠论》中的结合律没搞明白,就要费点力气了。好了,开动脑筋吧!

第一种: 4段完美组合。这是a+A的最简单组合了。

[转载]一铄讲缠:1.3 <wbr><wbr><wbr>完美过程中的完美组合

    基本特征:图上的a是一段次级别走势类型。

 

第二种: 6段完美组合。有点难度了,动脑认真看!

    [转载]一铄讲缠:1.3 <wbr><wbr><wbr>完美过程中的完美组合  

基本特征: a是最大次级别的3N型盘下走势。注意了,这里把(a+b+c)组合成的新a,新的a是一个最大次级别的3N型盘下走势,而把(d+e+f)组合成本级别的中枢A

 

第三种:8段完美组合。终极形态,仔细体会!

[转载]一铄讲缠:1.3 <wbr><wbr><wbr>完美过程中的完美组合

 

基本特征:a是一个最大次级别的5(或n)段下跌趋势。

注意了,这里把(a+b+c+d+e)组合成新a,新a是一个最大次级别的5段下跌趋势,而把(f+g+h)组合成本级别的中枢A

8段完美组合是盘下走势类型中a+A组合的终极形态,也就是说,不可能再复杂了。下面我们就从动态生长的角度来分解一下这个组合过程:

第一步,af大家会组合吧,毕竟刚刚讲过6段完美组合。

第二步,a+d+e+f)后延伸出了gh 。仔细看,就会发现(a+b+c+d+e)组合起来是一个标准的下跌趋势。这时,从合理分解走势的角度出发,我们就要当下地重组已有走势了,就是把a+b+c+d+e)这个最大次级别的下跌趋势重组为新a,而把(f+g+h)重组为新的本级别的中枢A。结果看图:

[转载]一铄讲缠:1.3 <wbr><wbr><wbr>完美过程中的完美组合

   认真体会一下,重组后的走势分解a+A是不是更合理呢?


4课  中枢形态的完全分类

 

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大家把中枢的所有完美形态彻底搞明白了。注意,这可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动脑筋开始上课!

中枢A的完美形成,标志着本级别中枢的“生”,同时也标志着本级别走势类型的“生”。

中枢的形态分类的意义在于直接影响着后续操作的判断!所以意义重大,必须重点理解!大家都知道,中枢是多空双方争夺的相对平衡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下一次“进攻”的队形,当然进攻可以是多方,也可以是空方。《缠论》水平高的缠友,只要见了这中枢A,马上就有了下一步操作的预期方案了。

那么,中枢完美的形态有哪些呢?基本上有五类,大家一定要记到脑子里,因为太重要了!

第一类:平台型中枢。特点:最近两个高低点 基本一致;心理含义:平衡。

[转载]一铄讲缠:1.4 <wbr><wbr><wbr>中枢形态的完全分类

第二类:顺势平台型中枢。特点:最近两个高低点 依次顺势移动;心理含义:多方防守。


[转载]一铄讲缠:1.4 <wbr><wbr><wbr>中枢形态的完全分类


奔走型中枢(顺势平台型中枢的特例)。特点:最近高点刚刚碰到a的低点,这是最弱的 一种 A了;心理含义:空方进攻。

[转载]一铄讲缠:1.4 <wbr><wbr><wbr>中枢形态的完全分类

 

第三类:逆势平台型中枢。特点:最近两个高低点 依次逆势移动;心理含义:多方防守反击。注意,在盘下走势类型中,这是最强的一种A了。

[转载]一铄讲缠:1.4 <wbr><wbr><wbr>中枢形态的完全分类

 第四类:三角放大型中枢(是最常见的中枢)。心理含义,多方强烈反击试探。三角放大型中枢,就是结构一的前身,他的心理含义仅仅是多方强烈反击“试探”,注意有“试探”二字。

 

插一句,这个结构,很像结构一(另解)就差回调了不新低了。如果,再回调一段,形成高右脚,就是是结构一了。所以,结构一的心理含义就是:多方强烈反击试探,收到初步效果,可以再加码了。


[转载]一铄讲缠:1.4 <wbr><wbr><wbr>中枢形态的完全分类

 


第五种:三角收敛型中枢(盘下走势中,很少见)。特点:最近两个高低点被前面的高低点包含了;心理含义:对抗趋向平衡。如果,在趋势走势类型中,三角收敛中枢,常常出现在 中枢B ,要变盘了。

[转载]一铄讲缠:1.4 <wbr><wbr><wbr>中枢形态的完全分类


 

中枢的形态分类 讲完了

同学提问:奔走型中枢是否可以演变成三角放大型中枢?

可以,就看多空双方下一步的力量对比和意愿了,可能性不大。因为认真看过缠师教材(83课)的都应该明白:中枢是多空双方三次对抗后留下的轨迹!要逆转这个奔走型的中枢结构,需要耗费多方更多的能量,多方要逆转就会在第一、二次对抗中发力,不会傻到出现奔走型才发力,浪费钱呀。

这五类中枢的形态,大家一定要吃透,要非常熟悉,因为中枢出来后走势类型就完美了,当下就要思考能不能介入、如何介入的问题了,而看懂这个中枢A的形态结构就是最重要第一步了:

1如果是三角放大型,就要等结构一的预期了,

2、如果是逆势平台型,就要等中枢A3买预期了,

3、如果是顺势平台型和奔走型,就要耐心等中枢A的盘整背驰段出来后再判断了。不出,就一直等,一百年也要等。

4、如果是平台型和三角收敛型,就要耐心等他们延伸出其他四种形态来,再判断,这就是后面课程的内容了。



5课  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本课我们讨论一下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其实,按右侧交易习惯,在盘下走势的完美过程中是没有买入机会的。因为本级别的中枢没有出现前,谈买入的问题有点太早了。不过,为了和后面的课程衔接,我还是先在这里简单谈谈,就当是操作思维训练的启动和预热过程吧!

 

第一个分类:3N型盘下高右脚结构。这是第一个有买入预期的结构,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一个走势的完美,最少需要4段,如果前3段都还没有出现,根本没有买入的问题需要讨论,这一点请大家谨记。提示:第一个分类买入的基本要求是不能小于 5F级别,而且级别越大越安全。

如果在第一个分类的C2买点买入了,未来的演化有两个预期:

预期一,也是最好的预期,就是形成逆势平台型中枢,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如果形成逆势平台型中枢,不仅有盈利,还有本级别的3买预期,很不错。

预期二,也是最弱的预期,就是形成三角收敛中枢,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如果形成三角收敛型中枢,就是最不成功的走势预期了,但也是盈利的,退出等待变盘就是了。

 

第二个分类:3N型盘背低右脚结构。这是第二个有买入预期的结构,其买入预期比第一个分类弱的多,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不用看MACD就能看出,这是个N型盘整背驰的走势,很明显第二个下比第一个下的幅度小、角度缓。提示:第二个分类买入的基本要求也是不能小于5F级别,同时也是级别越大越安全。

如果在第二个分类的C1买点买入了,未来的演化有三个预期:

预期一,也是最好的预期,就是形成三角放大型中枢,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如果形成三角放大型型中枢,不仅有盈利,还有未来更好的结构一(另解)预期!呵呵!

预期二,也是较弱的预期,就是形成顺势平台型中枢,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如果形成顺势平台型中枢,虽然有盈利,但是未来有不好的预期。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马上退出。

预期三,也是最弱的预期,就是形不成本级别的中枢,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如果形不成本级别的中枢,就在第一时间退出,相信你不会犹豫吧。

 

第三个分类:5n)段下跌高右脚结构。这是第三个有买入预期的结构,其买入预期比第一个分类和第二个分类强的多,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第一个分类明白了,这个分类也就明白了,基本预期和第一个分类一样。不过,有一点是值得一提的,就是第三分类中,走势经过相对充分的下跌,安全多了。所以,如果第一个分类买入的最小级别要求是5F级别,那么第三个分类买入的最小级别要求就是1F级别就可以了,不过还是提醒大家级别越高越安全哟。

 

第四个分类:5n)段下跌背驰低右脚结构。这是第四个有买入预期的结构,其买入预期比第一个分类和第二个分类强,比第三个分类弱一些,看图:

一铄讲缠:1.5 <wbr><wbr><wbr><wbr>盘下完美过程中的买入预期分类

 

第二个分类明白了,这个分类也就明白了 ,基本预期和第二个分类一样。与第三个分类同样,第四个分类买入的最小级别要求也是1F级别,当然还是级别越大越安全了,哈哈。


6课  第一章小结与集中答疑

 

 首先自我批评一下:由于水平有限,前面我写的课程可能太过复杂了,没有做到充分的简化和形象化;专业术语太多,抽象名词太多,让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不少的困难。今天这一课,就算是亡羊补牢吧。

 

 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第一章讲的所有内容其实就只有两个字“完美”!用的例子是一个盘下(向下盘整)走势类型,而所有的知识纲领就是三个字“三、四、五”。

 

 “三”说的就是一个盘下走势的完美过程中,只有三类完美组合结构:

     1类: 4段完美组合,特征:分解组合后的 a 是一段次级别向下走势;

     2类: 6段完美组合,特征:分解组合后的 a 是一个最大次级别的3N型盘下走势;

     3类: 8段完美组合,特征:分解组合后的 a 是一个最大次级别的5(或n)段下跌趋势走势;

 

 “四”说的就是一个盘下走势的完美过程中,具有买入预期的四类结构,从相对的强到弱分别是:

    1类:5n)段下跌高右脚结构;

    2类:5n)段下跌背驰低右脚结构;

    3类:3N型盘下高右脚结构;

    4类:3N型盘背低右脚结构;

    思考:这四类结构的买入预期分别是什么呢?

 

 “五”说的就是一个盘下走势的完美过程后,所形成的本级别中枢的五类形态结构:

    1类:平台型结构;

    2类:顺势平台型结构(包含,奔走型结构);

    3类:逆势平台型结构;

    4类:三角放大型结构;

    5类:三角形收缩型结构;

    思考:这五类中枢形态结构的应对方法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章讲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讨论,我整理了缠友们以下典型的问题,在此集中回答一下:

 

    问题一:课程中很多地方我都看不懂,能不能讲的再简单点?

    回答:这是我最头疼的问题了,很典型。如果您是刚刚接触缠论,我建议您首先认真学习完缠师的教程,最少两遍,最少一年(粗读一遍4个月、精读一遍8个月),这是前提。学完后,如果还在缠论“坚硬的外壳”外面迷失、徘徊,再来看我的课程,您就会有所新的感悟了!

 

    问题二:缠师总是说:在下跌结束时买,在上涨结束时卖。如何判断一段下跌(上涨)行情的结束?

    回 答:这也是我关心的问题了,很典型。如果在同一级别上分析,一般来说一个走势类型的生长过程有完美、延续、完成、结束这四个过程,只要你明白了这四个过程 的演化和判断方法,就能有效找到一个下跌(上涨)行情的结束区间,这也是我写这个教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你不用现在就着急知道答案,因为,随着今后我 课程的不断讲解,你在学习中就会水到渠成、自领自悟的。

 

 

    问题三:走势完美过程中,有三类完美组合,研究这些太复杂的东西有意义吗?

    回 答:有很大意义。刚说过,一般来说一个走势类型的生长过程有完美、延续、完成、结束这四个过程。一个走势的完美过程中的三个完美组合的完全分类,是你在动 态的过程中分阶段判断这个完美过程的三个结构模板。如果你记住的这三类结构,在真实走势的当下分析中,你就会头脑清楚,思路清晰,就能把分析、分解和预期 很好地当下判断了。

 

    问题四:一个盘下走势有完美、延续、完成、结束这四个生长过程。完美过程中就讲买入的预期,是不是太早了呢?

    回答:注意,这里我说的是买入预期,而不是买点!如果按右侧交易习惯,在盘下走势的a过程中是没有买入机会的。因为在完美过程中,本级别的中枢还没有出现,谈买入的问题的确是有点早了。不过,这里我们研究的是买入预期,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提前训练你当下预期买入机会的习惯,强化你养成完全分类、明确界限的预期方法,便于你今后形成“看一步想三步”的条件反射。当然,如果你认真看了缠师的第27课就会明白:在足够大的级别里,即使在完美过程中,也是有很关键的“买点”的。呵呵,有兴趣自己研究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