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锯齿形调整浪之二

(2017-12-09 12:06:28)
分类: 波浪理论

   大部分的锯齿浪a和c的两根同向调整子浪长度上是差不多的,但是锯齿形调整浪发生变体的,a和c浪的大小级别不一样的话,往往形成,abbase和abtop。

  首先是abbase,当锯齿形调整浪的a浪从幅度上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么后来的b浪和c浪就仅仅有完成结构的意义而已,从形态上讲就是一次回踩确认了,形成了abbas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底了。
《艾略特与技术》--第二章 <wbr><wbr>调整浪 <wbr><wbr>2 <wbr><wbr>abbase和abtop
    从形态上讲这个结构上讲a浪有5个子浪的,而b和c因为仅仅有完成结构的目的,所以往往是单浪体的结构。从时间上讲a浪往往会占据整个结构一半以上的时间。从幅度上讲,一般而言b浪最常会走到a浪0.382的位置,少数回到一半的位置。
比如早期成指出现了一次周线级别的abbase:

《艾略特与技术》--第二章 <wbr><wbr>调整浪 <wbr><wbr>2 <wbr><wbr>abbase和abtop

    不过经常会有一点变体就是c浪有的时候不会回踩到a浪的终点处,往往会提前结束,也就是说会在a浪的上方处完成整个结构,比如沪指09年黑色八月份的那一次:

《艾略特与技术》--第二章 <wbr><wbr>调整浪 <wbr><wbr>2 <wbr><wbr>abbase和abtop

   其次是abtop,与之上反过来如果a浪很短的话,就会形成abtop。这种结构往往是市场处于强势之中,可以理解成为5浪走完以后试图向上寻找7浪失败,多方信心不足从而形成c浪的杀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双顶了。
《艾略特与技术》--第二章 <wbr><wbr>调整浪 <wbr><wbr>2 <wbr><wbr>abbase和abtop
这种结构经常出现在主升浪形成之后中间的调整,这个时候c浪的目的是为了洗出获利盘。比如去年9月份成指的那一次,之后发生什么大家都知道的:
《艾略特与技术》--第二章 <wbr><wbr>调整浪 <wbr><wbr>2 <wbr><wbr>abbase和abtop
这种结构如果c浪有幅度却没有量,往往证明主力在试图洗出之前的获利盘,看似恐怖的杀跌,其实真正的机会反而在孕育之中,利用双顶来吓人用的。双顶的判断原则,就是作为中间的反弹的b浪与之前主升的自然上升的斜率是不一样的,往往有一种上涨乏力的感觉。
比如去年十月份创业板指的一次大洗盘:
《艾略特与技术》--第二章 <wbr><wbr>调整浪 <wbr><wbr>2 <wbr><wbr>abbase和abtop
谁都知道之后发生了一天创业板50%涨停的一次疯狂的一天(小吹一下本人那天全仓7只个股全部涨停就在那天)

一般的技术书籍都会把双底看成是乐观的形成,其实绝大部分情况,双底很难形成真正的底部,往往也仅仅是一个向下方向的调整浪的结束而已。很好理解,因为a浪跌得很惨,就证明了主力出货已经几乎完成,而之后b和c的浪体都不可能很长,所以主力不足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吸货的,就算之后形成了拉升,但是主力也必须用1浪进行吸货,2浪进行洗盘。而真正的机会来源于,一般技术上视之如洪水猛兽的双顶。很好理解,因为这种结构的c浪往往只是探底性质的,也就是说主力在这里洗盘的目的性明显,主力都没跑,一旦完成结构上的洗盘以后剩下的就是疯狂拉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三重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