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整浪的形态——平坦形1

(2015-09-04 09:17:51)
标签:

股票

分类: 波浪理论

  平坦形调整浪以A、B、C三个浪运行,与主趋势相反,低一级波浪可划分为3-3-5共十一个子浪。
    一般而言,平坦形更多地被市场视作巩固形态。因为B浪的力度较强,的反向运动最少达到A浪起点的0.618以上,常常抵达A浪的起点附近或超越A浪的起点,显示出较强的市场力度。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平坦形调整浪中B浪反弹的力度较强,实质上决定于A浪以三子浪完成而非五子浪完成。A浪无法以五子浪完成是因为市场中主趋势力量十分强劲,断然否定调整,使调整“半途而废”,根本无法以五浪形式完成。正是由于这一此长彼消的力量对比结果,形成了平坦形调整浪形态,揭示出主趋势相对强劲的特征。无论主趋势是上涨还是下跌,在推动五浪中,平坦形调整更多出现在4子浪中,而之字形调整浪则更多地出现在2子浪中。


    平坦形调整浪与之字形调整浪的区别在于:之字形调整浪B浪的反向运动远不及A浪的起点;而平坦形调整浪B浪的反向运动常抵达A浪的起点附近,甚至超越A浪的起点。平坦形调整浪以B浪是否越过A浪起点划分为穿头型、平顶形及缩头形三大类。而在每一大类中,又以C浪是否超越A浪终点细分为破底形、平底形及藏尾形,由此而组合为九类平坦形调整浪,见图4.7。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历时8个月的中期调整以“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完成,随后股价保持主趋势方向继续上扬。
    在实际运用中,有时会将平坦形调整浪的b浪与主趋势中低一级子浪相混淆。区分的关键在于,平坦形调整浪的b浪以三子浪形式完成而非五子浪;另外,在时间周期上,平坦形调整浪的b浪与主趋势中的低一级子浪间通常会存在匹配上的缺陷。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以“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完成中期调整中的阶段性反弹。

    无论在上涨趋势还是下跌趋势中,“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的运行区间由a浪决定。换言之,“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在a浪波动幅度之外的运行时间周期均较短。如果股价长时间在a浪波动幅度之外运行,那么,“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成立的可能性锐减。这一点在实际运用中对于“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判别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与经典图表形态分析的中途整理形态——箱型(又称矩形)相类似。但由于水平颈线缺乏“严格性”,故导致其似是而非。“穿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完成之后的涨跌幅度均大于经典图表形态所测算的目标,只是以a浪起点构成的技术位对后续行情演变具有明显的支撑与阻力作用。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以“穿头平底”平坦形调整浪完成中期上扬行情中的阶段性调整。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以“穿头藏尾”平坦调整浪形完成中期涨升行情的阶段性调整。其中,C浪以失败5浪形态完成,揭示了后续涨升行情的强劲力度。
 
    “穿头破尾”平坦形调整浪是平坦形调整浪中强势时的形态,穿头藏尾形调整完成后,其对上涨主趋势有强劲的助涨作用,对下跌主趋势亦有强劲的助跌作用。“穿头破尾”平坦形调整浪完成后,股价的涨跌幅度一般为a浪幅度的3倍左右,至少大于a浪幅度的2倍。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以“穿头藏尾”平坦形调整浪完成其中期调整行情的阶段性反弹。
    理论上平坦形调整浪的a浪与b浪均为三段式波浪结构,但是在实际市场走势中,有时会产生变形。在图4.12中,a浪以扩大三角形五波完成便是一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机械地套用3-3-5的波浪结构来判别平坦形调整浪。其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平坦形调整浪的核心——b浪反弹接近或超过a浪调整的起点。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历时10个月的“平顶破底”平坦形中期调整为其后在1999年-2000年见的大幅飙升继续了充足的能量。
    “平顶破底”平坦形调整浪经常会构成经典图表形态分析中的“双顶”或“双底”形态,产生空头或多头陷阱,是投资者常感困扰的走势。股价已经突破了水平颈线,貌似完成形态的走势却在“瞬间”180度转身,向反方向运行,令投资者措手不及。这种情况是由经典图表形态分析的局限造成的。但是,如果应用波浪理论分析便可以获得完满的解释和正确的预测。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在上证指数日K线图中,1558.95点-325.89点A、B、C调整浪中,B浪以“平顶平底”平坦形完成阶段性反弹,其中b浪底点及c浪高点分别与a浪底点与高点相仿。
    “平顶平底”平坦形调整浪经常会与构成经典图表形态分析中的箱型整理形态相一致。“平顶平底”平坦形调整浪之后的主趋势重新展开力度与其a浪的反弹力度成反比关系,即a浪反弹力度愈大,主趋势重新展开的力度愈小;而a浪反弹力度愈小,主趋势重新展开的力度便愈大。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图中1999年1月-1999年9月见的中期反弹D浪,以“平顶藏尾”平坦形调整浪完成。
    在波浪理论分析中,低一级波浪服从高一级波浪,这不但反映在波浪的结构上,同样也反映在波浪的比例中。在图4.15中,E浪的下调幅度未能完成D浪(“平顶藏尾”平坦形调整浪)揭示的理论幅度,就是其服从高一级波浪由楔形结构决定的调整幅度的结果。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1999年7月-1999年12月间以“缩头破底”平坦形调整浪完成4浪调整,为2000年展开大幅上扬行情奠定了基础。

    “破底”是平坦形调整弱势的标志,其表现在后续主趋势重新展开的迟缓中。在波浪结构上多以楔形结构完成低一级子浪运动。如图4.13与4.16所示,掌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投资者在“破底”之后的主趋势重新开展之中,更有效地把握趋势变化的节奏,从容不迫地进行阶段性建仓与阶段性减仓操作。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1999年7月-1999年12月间以“缩头平底”平坦形完成中期调整。
    “缩头平底”平坦形调整浪与经典图表形态分析中的“中途W底”与“中途M顶”相一致。后续主趋势重新展开后,必然对a浪调整起点决定的技术位进行回抽确认,并且走势构成平台整理格局,从而在走势上形成“台阶”式走势,把握这一走势特征,有机结合中线与短线操作,能够提高投资收益。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1998年10月-1999年5月历时7个月的中期调整以“缩头藏尾”平坦形完成,并由此揭开了主升浪之主升段的序幕。

    平坦形调整浪起到强化主趋势的作用。在上涨主趋势中,平坦形调整浪不但巩固着前期上涨的成果,并未后期上涨积蓄更大的能量;在下跌主趋势中,平坦形反弹浪不但强化着下跌的压力,而且为后期下跌积累更多的杀跌动力。

 

顺势调整浪:
    B浪大幅超越A浪顶点,且C浪也不跌破A浪的顶点,称之为顺势调整浪,这是一种极强的市况,在波浪划分中,若不克守3浪不会是最短一浪,则极容易导致划分错误。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由于3浪成为最短的一浪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其正确的方法是或划分为顺势调整浪或划分为波浪延伸形态。两者间的区别在于错误划分中的3浪是由低一级三浪组成还是由低一级的五浪组成。由三浪组成其正确划分为顺势调整浪,由五浪组成其正确划分为波浪延伸形态。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将1999年3月-7月间12.76-26.80元涨升段划分为主升浪3浪,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它的涨升幅度是最短的,不符合波浪三铁律。如图,不正确分析12.76-26.80元间的波浪结构,轻率地将其划分为主升浪3浪中(1)小浪,称为3浪延伸浪中的低一级子浪,虽然不再违背波浪三铁律,但却因为12.76-26.80元间仅为三波上扬(5-3-5之字形)而非五波上扬,称为错误的划分。错误的假设直接导致投资者在35元左右过早建仓,降低投资收益。

    事实上,由于12.76-26.80元间以三波上扬,使其成为顺势调整浪2浪中的(b)浪反弹。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这时,手17.86-17.94元((c)浪终点高于(a)浪起点)顺势调整周期达到15个月的影响,53.78元启动的调整至35元附近,历时仅5个月,在时间周期上无法与2浪相匹配,因此决定其为低一级子浪,即3(2)子浪或4(a)子浪。

    区分3(2)子浪与4(a)子浪的方法是观察由2000年7月31.73元启动的上扬行情的波浪结构。如果以五波上扬,那么则将以3(3)浪挑战新高;如果以三波上扬,那么将以4(b)浪反弹后重新不如4浪调整。
    图4.22中所示走势最红确认此股由53.78元启动的是4浪调整,预计在历时8-13个交易月左右完成后启动5浪上扬。
[转载]追波逐浪学习笔记(3):调整浪的形态2——平坦形

这个是其后的走势,恐怕是跟作者的预测不一致吧。可以理解,如果数浪都能很好掌握的话,也不现实,出错可以原谅。平坦形整理总结:

  • 平坦形整理为3-3-5结构,B浪反弹将接近A浪起点的位置,显示主趋势的强势。
  • 平坦形整理共分9中形态,“九种变化不负责,区别尽在BC中”
  • 平坦形整理通常出现在4浪,而之字形整理通常出现在2浪。
  • 顺势调整形态显示更强的主趋势力量。区分顺势型调整和延伸浪子浪的关键是看此浪由三波构成还是由五波构成。
  • 平坦形整理,不能教条的硬去找3波的构成,ABC三浪有可能以其它方式表现,比如B浪是三角形构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