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田 2018安徽高考阅读理解精练
| 分类: 试题选用 |
朵,还是垛?袁店河的人自己也没有搞明白。
袁店河,南北流。流到袁店镇,河汊多了起来,水稳当了。因为岛,屿。
岛屿,一个又一个。从罗汉山上看下去,星星点点。也说不上岛,甚至是一点,一拳,一团,如此大小;有的只是块大石头,几平方,一棵树,一丛草……河水与岛屿互为点缀,河道被穿插分割,河水被围,追,堵,截。就成了袁店河的一处美景:朵田,或垛田。男人音重,垛;女人音柔,朵。
垛田,朵田,叫上去,都有份诗意,水润润的。
这样的田,几分、几厘,春来一片花,夏至蝉声悠。地肥,闲着也是闲着,不种点啥总是叫人心疼,就有人划了小船上去。西瓜,黄瓜,甜瓜。白菜,萝卜,香葱。芋头,高粱,花生。有肥,有水,只要出力,就有收成。
这样的田,还可以放牧鹅,鸭。菰草里,蒲丛里,鹅,鸭,一群,又一群,四散,伸着脖子,撅着屁股。鹅吃水草,鸭秃噜着小鱼小虾。人呢,就捏了一柄七齿叉,在柳荫下扎鱼;还可以捉黄鳝,黄昏时将鳝筒放置在稻田、墒沟;早晨再来,鳝筒里满登登的。最是中秋,稻熟鱼肥。月夜,星光明亮如碎银,哗啦……一条鲤鱼,竟跃进舱中,拖着银尾,噗噗啦啦!
美。多美。可是,为啥人们还要出去打工?不少人想不通。想不通还要出去,走南闯北,扔下了自家的田。
不过,满星没有出去。满星喜欢垛田。从小就喜欢。垛田好啊。放牛,放羊。一垛田,牛、羊上去,吃吃喝喝,不耽误逮鱼、捉蟹,摸藕,采菱……再送到镇上去卖。菜好,虾鲜,出手快。钱不少挣。就开了“水上乐”——一块大的垛田,柳树,杨树,香椿树,有灶,有厅。灶是大锅灶,厅用蒲草苫顶。人们喜欢来,如此,一样挣钱,就在家门口。
淑月也没有出去。淑月喜欢朵田。从小就喜欢。朵田好啊。淑月在当年的作文里写过朵田,划船,割草,逮知了……朵田沙土厚,西瓜瓤沙汁多,甜。花生富硒。红薯绵,如蜜。鸭蛋是双黄的,个大。淑月开了微店,手指一点,这些袁店河的土特产就走了,天南海北。
与满星相比,淑月是出去后回来的。当年,淑月考上了大学,满星没有。可是,毕业后,淑月又回来了。淑月说:袁店河好,山好,水好,人也好。
淑月是在一个阳春三月回来的。田上的油菜花开着,葳蕤,繁茂,黄腾腾,黄澄澄,黄生生,黄压压。一块块田,就是雅致的水上盆景,大大小小。年年看,人们都不烦,比春节都热闹。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还有城里的。淑月心里说:还是袁店河好!就在满星的“水上乐”,靠窗临水的一张桌前,淑月给大学同学们发了有图为证的微信:不回去干了,就在袁店河创业!
对于淑月的返回,满星高兴,心里透着乐,偷着乐。——话说到这里,就又是一个俗气的爱情故事了。满星,淑月,当年一起读的中学。高二暑假时,还在香椿树下坐过呢……
现在,淑月回来了,做微商:一个人的朵田。把袁店河的特产,一一送出去。袁店河好,山好,水好,人也好。货品好。鱼,裹了水草,敷上细棉,再围上冰块,放入包装箱。第二天,至多第三天一早,就到了客户案头,眼睛还眨着呢,尾巴甩上几下呢。
为啥人们还要出去打工?不少人想不通。淑月想通了,就是等着我回来创业呢。
为啥人们还要出去打工?不少人想不通。满星想通了,就是让我好好经营呢。
淑月想通了。满星想通了。两人就想得更加一致了。承包了流转的朵田。桃花岛。杏花岛。葡萄园。桃花节。梨花节。七夕星月节。菊香节。雪船品酒。生意红火了,干脆设了快递点。一年,又一年。
记者来采访了。淑月说是朵田。满星说是垛田。记者说,到底怎么叫?
两人望着水面,都一笑。
记者又问:你们什么时候办事呀,大事?
淑月望着满星,满星望着淑月。又都望着点点水田,一笑。
远处,三两只船,摇摇晃晃;四五棵柳,朦朦胧胧;六七株桃,红红白白……
春天了,春天来了。
http://s3/mw690/005LliwIzy7jb2Tnqlc42&690
《朵田》阅读理解题
1.
A.小说开头描绘袁店河的美景,水润润的朵田富有诗意,交代了人物生活的环境,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小说写满星在家乡“水上乐”,在家门口能挣上钱,不仅表现了满星对家乡的热爱,也表现出满星有经济头脑。
C.小说结尾写“春天了,春天来了”,不仅写出了袁店河春天的美景,更是暗示了满星和淑月心中的美好愿景。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语言优美,文中多用短句和整句,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景,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
3.
http://s15/mw690/005LliwIzy7jb36b0tw0e&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