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月色
文/那片树叶
周小海高考落榜了。
消息传来,小海他爹不但没埋怨他,反而高兴的什么似得。“看你小子这回还有什么话说?咱就是养鱼的命。明天就跟我去池塘,学养鱼。”
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第二天一大早,小海就无精打采地跟着他爹去了自家承包的池塘。
小海他爹承包池塘养鱼很多年了,收入一直不错。小海一心想上大学,将来像城里孩子那样,在大城市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他爹却想让他留在村里,接班养鱼,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找个工作都难,就是找到了工作,也挣不了仨瓜俩枣,比养鱼的收入差远了,还要耽误好几年时间。爷儿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达成妥协,小海今年参加一次高考,考上就上,考不上就养鱼。
这天,小海正坐在池塘边上发呆,杨柳来了。杨柳和小海是中学同学,家住在镇上,今年考上了一所重点农业大学。
看到杨柳,小海心里很不自在。本来,上初中时,他和杨柳一样,是全年级的尖子生。两人还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种特殊情愫。可上高中以后,他爹经常以鱼塘忙不过来为由,让他请假回家帮忙干活。时间一长,他的学习成绩下降的很厉害。他怕杨柳看不起他,两人的关系也渐渐疏远了。
小海往旁边指了指,杨柳便顺势坐了下来。她是知道小海考不上大学就养鱼这事的,
这个池塘过去小海也带她来玩过。
“其实养鱼也不错。”
“别挖苦我了。不错,你怎么不养鱼,去上大学?”
“只要你把鱼养好了,说不定我毕业后还真回来找你。”
小海冷哼了一声。但他知道杨柳是好意,也就没再说什么。
杨柳上大学走后,给小海发过一次微信,小海没回,以后两人也就没再联系。
每天在池塘边转悠,跟鱼打交道,有树有草有水,倒也乐在其中。时间一长,小海好像忘了上大学的事了。
小海他爹为了拴住小海的心,就给他说个媳妇,是本村一个叫金凤的姑娘。
金凤大小海三岁,人如其名,长得好看极了。小海从小就喜欢偷看这个小姐姐。可他从没想过要娶她当媳妇。他爹给他一说,他在心里默默地品了一下滋味,感觉很舒服,便答应了。
金凤不但长得好看,还很能干。她精心帮着小海打理鱼塘,年底一算账,比小海他爹打理时赚的还多。这一来,小海他爹也就放心地把鱼塘交给他们了。
转眼四年过去了。这天,小海正在池塘边打理鱼,不知怎地,忽然想起了杨柳。已经很长时间没想过杨柳了。
无巧不巧,这时小海竟然听到了杨柳的笑声。他以为是幻听,回头一看,还真是杨柳。难道是心有灵犀?小海这才意识到,原来在他心里一直装着杨柳。
这几年小海养鱼挣了不少钱,心里底气也足了。见到杨柳,不再垂头丧气,而是满面笑容,愉快地和杨柳聊起天来。
杨柳听说小海这几年收益不错,着实夸奖了他一番,然后说,“如果我帮你,收入至少还能再长两成。”
小海当然不信,说,“我积累了好几年的经验才有这样的成绩。你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会什么?”
杨柳说,“你不信咱们可以签合同,为期一年,除了天灾人祸,达不到收益目标我负责赔偿。”
小海看杨柳不像开玩笑。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地道的生意人了。他心里核算了一下成本,包括给杨柳发的工资,怎么算怎么不亏。再加上能跟杨柳在一起,何乐而不为?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签合同的时候,金凤也来了。杨柳看到金凤,眼睛里闪过一丝阴影,但很快恢复了正常,还是把合同签了。
这以后,杨柳和小海、金凤三人合作的很好。一年合同期到了,一算账,竟然超过了预期目标。
一个月圆之夜,杨柳约小海到池塘边聊天。两人一句养鱼的话也不没说,只说过去在一起高兴的事。临分手时,小海委婉地提出了要续签合同,杨柳没有马上答复,而是说等她考虑考虑,明天再说。
第二天,小海去找杨柳,在她的宿舍里发现了一个笔记本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我走了,不要找我。”再看笔记本,上面记录的是杨柳这一年来养鱼的心得。
看完这些东西,小海心里一阵发急,马上赶到镇上去找杨柳。杨柳的家人告诉小海,杨柳已经走了,走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小海知道这是人家不想告诉他,他也不好勉强,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杨柳就读的那所农业大学,想在那里了解一些杨柳的情况。
在学校,小海终于解开了一个谜团,杨柳是学营销专业的,为什么懂得养鱼。他曾经多次问过杨柳,杨柳总是避
而不答。原来,杨柳上大学以后,第二年就自己调了专业——水产养殖 。
当小海听到这个情况时,两眼发直,当场呆在了那里......
1、《西部风微刊》
2、《北方诗林》晨光撷英
3、《广州头条》,歌声老师选编
4、《兰亭书院》主题收录,一品红老师选编
5、《品红苑圈》主题收录,一品红老师选编
6、《书墨红苑》主题收录,一品红老师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