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正播蔡明专场演唱会。蔡明女士是大腕,演小品一绝,演电视剧也好,故饶有兴趣地往下看,想听听蔡明女士的歌喉如何。看着看着,就想起了我们小区的李大妈。
李大妈是小区“夕阳”表演队的活跃分子,能歌善舞,只要有她的表演,很多居民都去看。我想,如果李大妈也举办一次专场演唱会,跟蔡明专场演唱会PK一下,不知道谁赢谁输?当然,答案是没有疑问的,李大妈不管是赢是输,都是输,输在“起跑线上”。
进而又想到了另一个大腕,赵本山先生。本山先生是小品之王,不乏经典之作。有的作品若干年后再看还会捧腹大笑。要不然,他怎么会在央视春晚上擅改台词,挖苦观众呢?他有这个资格。敢于如此作为者,本山先生大概是中国第一人,就像他是拥有私人飞机的中国第一人一样。
本山先生演小品出名了,就去演电视剧。所演电视剧得到很多名家的追捧。我作为一个庸人,竟然没有看出名家所说的本山先生的“高超演技”。据知,很多不懂艺术的观众,只要看到本山先生在电视剧里出现,就换台。有些奇怪,那些导演们,如果换一集只需要几十块钱的群众演员,是不是效果会好些?
再往下想,这样的情况太多了。蔡明女士、本山先生都是大腕,就格外关注。其他的嘛,不值一提,不提也罢。
一个人一旦出了名,就会无限膨胀起来,就会觉得事事都比别人强,甚至连撒尿也比别人撒的远。这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再加上我们拥有众多的吹鼓手,出现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时候,在农村,曾经见过很多民间艺人走村串户演出,其中不乏有才者。那时这些艺人是没有“出场费”的,他们演出的报酬就是生产队给的几斤粮食,糊口而已。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感叹生不逢时?如果赶上如今的好时候,说不定他们当中也会有人买私人飞机。
看电视不喜欢看广告,特别是明星广告。因为看了以后总容易不着边际地联想。比如想到广告费的时候,就会想,我们的农民工、一线生产者,包括靠工资吃饭的工薪阶层,他们劳碌一辈子,也挣不了人家几分钟的“露脸开口”费。
广告本身并不产生价值,却经常产生垃圾和欺骗。明星做广告,说好听点是代言,说不好听了就是“托”。
拳王泰森鼎盛时期,曾经有人做过调查,泰森是世界上赚钱最快的人,有一场比赛,他一秒钟就赚十三四万美金。这样一比较,明星们的那点广告费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其实在这里提泰森并不合适,没有可比性嘛。只是会不会联想到点什么?
有一次,跟一个小企业老板聊天。他的企业做的不错,总有几千万的资产吧。他无意中说了一件事,说的是一次他跟几个大老板欢宴,席间,一个大佬级的人物说,在座的当中某某(那个小企业老板)最没钱,以后大家要多照顾他。哇塞!几千万算没钱!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同胞们都这样“没钱”就好了。
日前,全国十佳幸福城市出炉。有的城市被评为幸福城市的原因,竟然是房价比较低!这说明了什么?难道只说明现在房价高对老百姓生活影响大吗?我却以为不尽然。这是幸福观蜕变、甚至堕落的一种反应。其背后隐藏的东西,发人深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