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问题专题研讨——越秀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研记录

(2014-11-29 13:16:42)
标签:

卢珊薇

分类: 中星小学

       10月28日下午,很有幸的由指导老师带着和所有中星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一起参加了在东风东路小学的教学研讨会——《解决问题专题研讨》,通过这个教学研讨会,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学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每一堂课都是通过了精心的设计的,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教研活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探讨如何最好的方式教导学生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更好积累解决问题经验,更好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就来跟随我的镜头去学习一下吧。

       教研活动的一开始,是东风西路小学的陈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公开课。课堂从一个课前小游戏“谁比谁高”开始,通过A比B高,B比C高,A就一定比C高,让学生有个通过媒介比较的概念。接下来通过两组课前小练习导入课程,通过两组计算式(一位数乘整十整百和一位数乘几位数)比较,和填写算式空位如(40)×8≈321,让学生有乘法估算的概念,体会乘法估算的简便性。接下来的一道例题带同学们真正学习用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解决问题:三(1)班有29人参观,共有班费250元买门票,门票8元\人,问买门票的钱数够不够。老师从三个步骤带领学生解决问题:1.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分析与解答 3.回顾与反思,提出问题:“谁与谁比较?怎样才算够”的问题,带领学生去思考,给予学生估算中大小比较的思路,通过三个量“需要的钱”“大约的钱’”已有的钱”的比较,需要的钱大于大约的钱,大约的钱大于已有的钱,所以需要的钱大于已有的钱,通过这样一个逻辑让学生建立估算的逻辑思维体系,并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以及思考是否有类似的逻辑思维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最后通过3个联系,让学生体会通过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简便行,有效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结束了公开课。

       公开课后是陈老师对于刚刚的公开课进行了一个说课,他的预设是估算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教学难点,原因是存在这3个问题:1.面对问题往往愿意精算不愿意估算,2.愿意估算,但是格式繁琐,3.估算了,但是无法判断。通过这节课,他的生成设计是希望通过具体事例引入,师生交流,训练学生体验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研活动最后,是各个学校老师对于刚刚公开课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估算教学难点进行探讨,对于新课标估算要求比重的加大,作为教师教学上也有一定的困惑,教研组长总结为:目标难把握,过程难调控,评价难实施。低年段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研中心组也研究得出了一个参考意见,具体实施是在算式与目标比较中,目标起决定作用,作为估大估小的判断标准,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新课标中对1-3年级,估算的要求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因此,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经历过程,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教研组提出,积累数学经验,学会想问题,做事情,是解决问题的专题课程的主要目的,通过积累程序估算经验(怎样做)达到思维活动经验积累(为什么这样做)的目的。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一直发现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有了答案,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更重要的不是学会做题,而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注重的也不应该单单是教学的结果,而是注重过程中孩子的思维体验,希望她们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锻炼和成长,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模仿式数学解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年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