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一些字的结构规律

(2019-09-12 19:29:48)

“绞丝旁”的结构规律

  书法中,柳体以法度森严闻名,其中的一个体现是在于结构。就是说柳体字体是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

黄金分割数列由112358……构成,但其他数字如46等让10做中介也属于其中,当然由于延展,还会将其他数字列入其中。

“绞丝旁”的结构,关键是各个笔画的摆放要合理有序、 错落有致。

在宽32的空间内,纵向3等分。第一撇上3分之1,高宽向等的正撇,靠左,长撇为其大小的2分之3,下靠上3分之2处。下三分之1为三点的高,宽为高的3分之。提高宽为23的态势,第二提的点为正点。

可以看出,这个部首的各个笔画的分布都是按黄金分割的特点来进行的。

横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分布规律

友好一中    徐连岭

 书法中,柳体以法度森严闻名,其中的一个体现是在于结构。就是说柳体字体是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

黄金分割数列由112358……构成,但其他数字如46等让10做中介也属于其中,当然由于延展,还会将其他数字列入其中。

按不同的方式,像1213.5等数字都可以。这样就宽泛了,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字。关键是书写时的灵活组合。

横笔画在高宽维度的主要关键点是左下点和右上点。由于书写的原因,这两点是虚的,是横笔画所撑起的矩形的左下点和右上点。实际笔画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点分别抵住矩形的左、下、上、右四条边线。四点间彼此之间的距离构成了笔画的高宽粗细等的形态。笔画行笔时还表现出各段倾斜的变化对比,粗细也是不同的,各截面的上下点所截取的笔画及空白空间彼此间形成横向、纵向间的对比。

在汉字整体字及部首中,横笔画撑起的矩形空间(以下简称横笔画空间)的各端点在字的空间和部首的横向与纵向的位置一般要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因情形而采部不同的黄金比例。因整个字的空间及部首的空间成一定的比例,这样横笔画的自身的空间的高宽也就呈现出不同的比例。当然同一笔画因不同的字体组合,横笔画在空间的位置也会不同。下面说几个例子。

“林”字,左侧的“木”字旁,高宽21,横在纵向上2分之1的下一半,起笔厚度(粗度)占一半。撇笔画下抵下3分之1处,为高宽相等的正撇,竖左侧抵右3分之1处,笔画高宽121,这样,竖的中心在部首的右4分之1处。点上抵部首的纵向2分之1处。

右侧的“木”字,高宽43,高为左侧“木”字高的9分之10,横占上纵向上4分之3的上2分之1的下一半,撇下抵下4分之1,为正撇,右抵横向中间,捺下端与撇下端齐,按高宽23书写,起笔过竖。横宽为部首宽的5分之3,左右居中。这样自身高宽1536

1518363635。这些数字是远亲黄金比例。

类似的部首像提手旁,牛字旁横占上2分之一的下一半或上5分之2的下一半,提下抵下4分之15分之13分之1,依字体结构及部首的高宽比例不同而灵活变化。

两个“木”字组合时宽度为右侧“木”字的2分之3倍。

“开”字简体,正方中,长横占上一半的下3分之1,短横占上3分之1宽度为字宽的3分之2533,这样两个横形成不同的高宽自身对比,起笔宽度不同也造成对比差异。两竖在中间2分之1,左侧在下端撇出,撇出部分的开始位置及末端位置大有讲究,一般来讲,末端纵向上在下一半的下3分之1,向左伸出左4分之13分之1,开始伸出的位置在伸出部分的一半。两竖在中间的宽度不同时(如中间5分之2),其他情况也做相应调整。

在多横笔画的字体及部首中像“王”、“无”、“土”、“教”、“共”、“其”。都有类似的分布规律。在“共”中,长横占下2分之1的上一半,两点占下3分之1,因横的倾斜相互嵌套,衔接自然美妙。上下不同结构部分此种嵌套方式在汉字书写中不胜枚举。

 

街字的结构规律

本字为正方字,其中,左右两侧的宽度为正方的8分之3。高度为字高的6分之5,左侧,短撇为长撇的3分之2,竖下伸上两撇高的3分之1。右侧两横的高为右侧高的5分之2。中间部分高度为字高的4分之3,宽为高的5分之2,横向与左右两侧交错分布。纵向接近5均分。

火字旁的结构规律

高宽21,竖撇占左3分之2,三点高宽32,宽为部首宽的右6分之5

区字结构,正方中,三个口字为于正方中的3分之2正方,正中间。下面两个口字左右均分,上面口字左右居中。上、下、左分布横与竖,右侧虚空。火字独体时,可以将捺与撇的上交点方在适当的分割点进行分布,比如,上下中间,左右23等。

鄆字的结构,左侧短横与日字正方,长横到其底端高为其高的一半竖再延长其高的一半,秃宝盖宽为 以上总高的3分之2,高为宽的5分之3。短横上抵秃宝盖高的一半。

 

 

益字的结构,类似于谷字的结构。

 

尼字结构,尸字高宽54,竖撇左一半,右侧正方。匕字部分,弯钩部分,正方高宽为竖撇的一倍,与上下空间上大下小分布。与竖撇中间余8分之1的空隙。撇高宽23,接竖弯上3分之1处。

 

 

肩字结构,尸字正方,撇与第二横左23,上23分割空间,上部横点上9分之1的高。月字高为正方的高,宽高比25

 

克字的结构,口字高宽23,儿字为高宽为口字高的撇与宽为口字宽的弧钩构成,十字宽为口字宽,高为宽的5分之4,竖撇高宽比21,上下两部分与口穿插分布,露出的高度为口宽的一半左右。

 

 

固字的结构,高宽43。写这个字时要注意,内部古字的各笔画的左侧在左侧的分割分布,如口字竖左竖的顶端在外口字上下两横起笔外侧高度的中间。

 

承字的结构,这个具备水字和子字的特征。一个正方内,上3分之26分之54分之3)为横折,其余为竖钩的头,这个正方下相等的高度,为三横,竖钩再露出相等的高度。三横的宽为高的3分之2,两侧长捺高宽23,高为上部正方的高度。长撇与长捺倒置。其余与水字类似。

 

“竖心旁”的结构规律

书法中,柳体以法度森严闻名,其中的一个体现是在于结构。就是说柳体字体是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

黄金分割数列由112358……构成,但其他数字如46等让10做中介也属于其中,当然由于延展,还会将其他数字列入其中。

“竖心旁”中,两个点相对于长竖,要错落排列、对比和谐。

在高宽31的空间,纵向分5份,两点占两份,上有一份下有两份。

两点左侧靠下,右侧靠上,姿态大小有差别,在横向和纵向上与周围空间映衬。

它们的这样分布是符合黄金分割规律的。

一些偏旁的结构规律

   “食”字旁,高宽21,纵向23分割,撇为高宽相等的正撇,点为撇的4分之1,正点,相对于撇下移自身的3分之1。人字头的高宽为45。将部首纵向3分,类艮字结构占下3分之2,高宽21或者32。前者日字宽为艮字结构高的5分之2,高可为此部分的一半,也可为日字部分的宽,日字的宽为艮字结构高的5分之2或稍宽。后者日字宽为艮字结构高的一半。这两种情况点都点在高的中心向上,正点,大小为高的4分之16分之1,5分之1等。类艮字结构靠右排放。撇为13.5时,比较好计算。

还有一种部首高宽32的结构,撇正撇,为横向的4分之3,为纵向的2分之1,内部也是纵向3分。人字头高宽34

有时,上部人字头,高宽23,横向4分,撇占左3分,字高为撇高的2分之5

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时出现收放,如艮字结构相对于撇下伸出3分之4,但内部还是保持纵向3分。

有时,人字头中,撇的宽窄(起端收放)也有变化,做不同的横向分割,点随之变化。

 

类似,结构也适合金字旁,简写时笔画做适当变化。

金字独体时,一种撇高宽32,捺高宽23,大小相同。一种撇高宽43,捺宽为撇的高,高宽23,当然还会有其他比例。这两种情况都是撇高为字高的3分之2,内部纵向3分。

朝字左侧部首结构,高宽21,纵向32分割,日字占上部分的下5分之3,宽为下部分的高,也就是整个部首高的5分之2,短横相对于日字左右均衡分布,宽为此部分高的一半,高宽12,起端下侧与日字上侧水平。竖撇宽为日字宽的3分之1,高宽比52

下部长横占此部分的上2分之1

 

车字旁,繁体,高宽21,上下53分割,上部分日字占下5分之3,其上短横占下2分之1,高宽12。下部分长横占上2分之1(约,与日字左侧相对的下侧占此部分的上3分之1)。日字宽为部首宽的6分之5

 

米字旁,四点的展宽与部首的高宽比为21,四点高是部首高的3分之2,高度差余上下12分配,下两点高宽23,撇点高宽相等,上两点宽为四点高的3分之2,高宽23,横的分布在上3分之1与上5分之3之间。竖的左右中心在四点宽的左32的分割处。部首高是四点高的5分之4

“粒”字中,“立”字高宽相等。中间两点宽为字宽的2分之1,高为宽的5分之4,右撇点高为此部分高,高宽比43,左侧捺点,宽高为撇点宽的3分之2,高为宽的2分之3。上点与横占字高的上5分之2,横宽为字宽的3分之2,高为此部分高的3分之。长横与端横同高。点宽为端横宽的5分之2

 

 

 

师字左偏旁,口字以上高宽21,上下均分,下正方中,口字高(两横外侧高)为正方的6分之5,上正方中,口字高(两横外侧高)为正方的4分之3,撇正撇,与第一个口围正方,高宽为正方的一半,相对于正方差余右21。此基础上,竖下露处正方的一半。

师字右侧部分,宽为左侧宽的4分之5,高宽比21,横与口的上端齐,半包围与第一口的下端齐,竖钩底部与第二口的下端齐。

师字左偏旁,高宽52,简写时,竖弯高宽52,短竖高为竖弯的5分之2,上下余空12,左余竖弯宽的一定比例。

 

“制”字的结构规律,左侧部首,撇为正撇,所在正方的中心为水平基点,上移一倍高度,下移1倍高度和2倍高度是竖的顶端以及两横的上侧经过点,也是竖中心线与短横的上侧交点,短横右伸出撇宽的2分之3,竖左右中心在撇与短横的左右中心上。竖与半高为的横的交点以下、再延伸撇与短横的宽度,半包围结构正方,为撇与短横宽度的3分之2,长横宽为竖高的5分之3,字的右侧宽度为长横的3分之2,两竖宽与占右11分之8,短竖高为竖钩高的5分之2,余空差上下12。整个字为正方字。

 

各个笔画,在独体字及不同的组合字中,由于相互之间协调的不同需要,对横向和纵向空间的分割比例也是不同的,使得自身的高宽对比也有所不同。字整体的高宽对比要求也是一个要素之一。

 

虔字的结构规律

结构基础是,高宽43的空间,纵向均分4分,竖(到横的下侧)1分,七字1分,又字2分。横向上,竖左右居中,短横右到一半,左侧撇占4分之1,撇自身高宽21。又字高宽34。上侧横占宽的一半,余空左13

实际书写时,横钩及以下正方,这样又字纵向收缩。左侧撇下余高度的9分之2

 

将字的结构规律,左侧,竖钩右侧向左,高宽25,上部两个正方内,提是对角线,点参照对角线的中间,大小及周围余空适中。右侧,横撇左端正对长横的下侧点以上,与到三点右侧宽。正方。横撇为这个正方宽的3分之2宽,高宽23,三点高为正方的一半,书写时左端避让收缩。高上下余空成合适比例。竖钩向下延长1倍。长横为此部分高的3分之2

 

 

收字的结构规律,高宽34,右侧占宽的3分之2,正方。横占3分之2。左侧占宽的3分之1,4分之1为空隙,笔画部分高宽31,短横为长横的3分之1,余空,上略小,下略大。

 

顾字的结构规律,

贵字的结构

目字以上为正方,口字高宽23上下居中,横为口字宽的2倍,右侧收缩。目字高同上部高,宽为高的3分之2

下部的撇捺的结构基础是,正撇正捺,分布方向指向目字结构的左右中心线上距下端高度为目字宽的4分之1的点。捺点横向收缩。

 

 

 

墨默:

击字简写的结构规律

短横宽为长横的一半,两横与竖的交点外侧高度为长横宽的3分之1,由于倾斜两横外侧的最高距离为长横宽的一半,从中间竖上看,竖向上延长1倍,山字高为以上的2分之3,宽为高2分之3

 

墨默:

变字简写的结构规律

上部高宽23,点横高宽13,点宽为6分之,两竖宽为4分之1,两宽为3分之2

又字,高为上部高,上横宽为字长横宽的一半,撇抐向两侧张开,宽等于字高,撇横向可收缩。

 

墨默:

耳字的结构规律

高宽21。内套包围结构也是高宽21,宽为字宽的5分之3,右侧高为高的2分之3,这话,各笔画的倾斜程度也就确定了。

 

墨默:

气字的结构规律

结构基础,撇为正撇,横从撇的上下中心横出,向右超出一倍。向下的一倍高为第三横的起笔端点。第二横在上述两横间均衡分布。

这样,这四个笔画是在一个正方内。孤弯钩的末端,在这个正方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比例向下、向右延伸,就形成不同姿态的字。如都以一半延伸,或向下延伸1倍,向右延伸一半,等等。

汽字时,在第一种情况下,撇右侧的横右伸3分之2,弧钩末端右伸前两者的2分之。

 

墨默:

囊字的结构规律

上部口字高宽12,上伸3分之2,横分布其上。宝盖的横下端,位于口字下伸3分之1处。宝盖宽为口字宽的2倍。存在偏重心现象。

宝盖内两个口字并一起同上部口字结构,下部三横两竖,高为其上两口高的2分之3,宽为高的2分之3。下部衣字底同三横的高,穿插连接。整个字高宽约43,宝盖横以上及其下,左侧约35,右侧约12。显出倾斜导致的错落差别。

 

墨默:

立字的结构规律

独体时,正方字,短横为长横的3分之2,点为短横的2分之1。两者共高宽23。两点以下占字高的3分之2,这样与短横在纵向上有重叠。两点宽为短横的27分之24,放在正方内。

作左偏旁时,部首高宽32,短横宽为部首高的一半,点与短横高宽34,点宽为短横的3分之1,高宽比32,两点以下占部首高的32,两点宽同短横的宽。

 

墨默:

台字的结构

繁体字,高宽比为32。宝盖横上侧中心,上下平分室间。土部

 

墨默:

早字的结构规律

日字高宽23,两侧竖直向下的横截段和日字合成正方。横左右伸展2分之3倍,竖下伸1倍。

里字结构规律

田字高宽34,高下伸一倍,横左右伸2分之1,正方字。

颜体中,字宽为日字宽的3分之4,正方字。

量字的结构规律

日字高宽23,横正对日字以上正方,其下,里字中,日同上部日字,向下伸展一倍,里字正方,整个字也是正方。另一种军法是里字高是其以上高的2分之3倍,口字写成正方,宽小于正字,或写成34,宽等于日字。

童字,与量字同,六字正方,穿过横下侧(写时避让横,不穿过)

重字,平撇是底横宽的2分之1,长横是底横的3分之4,字高为平撇宽的3倍,纵向3分,中间为曰日字,其上平撇可12、可23或介于其中,横在二者间穿插。写时下部纵向收缩为原来的6分之5

 

墨默:

其字两点分布规律

包围部分高宽21,这基础上向下延伸2分之1,两点纵向空间,因是正方字,两点宽度为正方宽度的3分之2,左撇在正对包围结构下端水平线左右中心的前提下,末端向左延展,改变了高宽结构,右抐点端向右延展而且起笔向右移。

 

墨默:

殳字结构规律

又字高宽34,顶端是宽的2分之1,几字土地端宽与又字上端宽一致。高为又字高3分之2。弯钩按比例向右延伸。

 

墨默:

韦字结构规律

横折钩高宽成比例,向上伸展两横相对的高的空间与宽的空间与横折钩成合适比例,竖与前面几项成合适比例。

 

墨默:

如,横折钩高宽25,与上面两横围成正方,竖为正方的2分之3倍。

 

墨默:

字体的部分空间,横向左中右,纵向上中下,以及其他截段点,各点所形成的高或宽是不同的,但彼却成合的比例。形成穿插时,用不同的截段去对应字体的分割点。

 

墨默:

两竖搭配时如监字中,在两竖彼之间高宽及与周围空间对比要谐调。监字中,四字高宽23,其上,同样的空间内,左了3分之1,高宽21的空间写两竖,两侧靠紧,另一端正方内写竹字头,撇为空间一半,居左上,勤,横伸一倍,抐点右下角。

 

墨默:

学字的结构规律

繁体字,高宽43,高度的上8分之3,宽度的3分之2为高宽34的空间为上部的结构。各个横可顺应高宽比为34时横竖分布的结构,这种结构分右竖在底端时,横在两竖间和横在左竖下两种和左竖在下端时,横在右竖下(左竖超过横),横在左竖下(右竖超过横右端但未超过横左端)两种,学字时属于后两种但横在两竖下,其他横也都是对应相接的,但为了求变化,左右两侧可稍错开,尤其是左侧第一横,可以是调整高宽比。横向中间高度为3的空间,写上下两个正方的撇抐交叉。撇正方,抐上下压缩。

这部分结构之下,其3分之5的高度空间内,下5分之4写子字,两者之间搭配秃宝盖,与上者都有偏重心。

 

墨默:

简写时,上面三点高宽12

 

墨默:

真字的结构规律,

横竖搭配高宽12,竖高宽21,目字高宽32,高为横的宽撇抐正,正对右竖底端水平线,展开同上横宽。

 

墨默:

撇与横向排列的组合规律

这类字很多,像兵、丘、乘、垂、重等,它们都是最上一个平撇和一些横画纵向排列。这类型的字在纵向上进行分割,可以是平均的,也可以彼此间按黄金比例构成联系。横笔画宽和这些分割出的纵向空间建成联系(按扩大的黄金数列1:1:2:3:5:8…加上3:44:55:612:1354:7)撇自身高宽可为1:23:5等其他笔画,或正对平撇的左右中心点或左端点或其他参照纵向线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及中心线,同侧或不同侧位于分割水平线上。(按分割要求采用不同的点)

 

墨默:

豆字的结构规律

在一个正方的空间内,口字占下3分之2,上横宽为空间宽的3分之2,下伸3分之2的空间为两点和长横的高度空间,两点宽为上部空间的3分之2,两点是高宽相等的正方内分劣态势,右撇收缩,为横让出空间。横宽为上部口字空间的3分之5,整个字正方。

当为独体字时,各笔画个体伸展及各笔画间在空间内的横纵向上是有一定对比比例的,这样保证笔画间、笔画与空隙间的疏密有致。当这个独体字去与其他字组合时,有时被单向压缩,在这个方向上各部分仍保持原来的比例关系,和另一个方向上原来的比例关系被打破;有时单方向上和两侧空间构成新的此例关系,这样和另一个方向上原来约比例关系也打破;有时两个方向上比例关系不变;有时在一个方向上其中有些部分改变比例关系,有时在两个方向上都改变比例关系。总之,字体要构造协调。

 

具字的结构规律

上部分包围结构高宽21,撇点和捺点的结构基础是,与上部包围结构右竖底端平行的两竖横向中间点左右边长为上部包围结构的宽的正方。字为正方字,相比较,长横左右伸展,左略小,右略大。

 

鱼字的结构规律

上部(角字头和田字)正方,田字左侧占高度的2分之1,右侧占正方高度的3分之2,角字头的撇占正方的左上2分之1,横撇超撇2分之1。实际书写时,左侧收缩。

四点高为上部高的8分之3,宽为高的3倍。四点的姿态由右倾(左低右高)向左倾(左高右低)过渡,左陡(高宽比大)右缓(高宽比小),缓—陡—缓过渡。每一个点的高点和低点也成一定的规律变化。比画的空间和空隙的空间在横纵向上成一定的规律变化,与空间的各个分割点成一定的分布规律。

 

余字的结构规律

繁体字,左侧食字旁,宽宽3320。这里,33分为1518

人字头,撇正方,1515,点为撇宽的5分之1,高度上底部位于撇高的上5分之3。纵向上,艮字,高为部首高的3分之2,宽为高的2分之1。点正点,为艮字宽的2分之1。这个部首和金字部首是相似的。

右侧,余字,与左侧同宽同高。人字头占上5分之2,撇高宽32,捺高宽23。其下,两横占纵向一半。两点高为字高的3分之111分之8,高宽比1比。

两撇一捺交叉的结构规则

    后字的繁体写法中,这部分结构基础是,放在正方之中,第一撇伸展方向为左上6分之5,第二撇伸展方向为右下6分之5,捺的伸展方向是左上到右下的对角线。这个基础上有避让收放。如两撇右侧对齐等。

陵字中,中这部分的结构基础是,在高宽23的机构中,第一撇在左2分之1内,第二撇右靠左3分之2。捺的高宽比例为34,抵右下角。

腹字中,“日”字高宽32,在这个结构的左右中心,最下点以上宽的4分之1高度点上,左右两倍日字宽度,向下日字的高度上,第一撇右下经过上述点,正撇。第二撇上抵高度的上5分之1,右抵宽度的右5分之2。捺高宽23,反捺抵右下角。

复字中,玄秘塔繁体字中,在上一个字的基础上,宽度加大到日字宽度的3倍。

现在单写中,可以这样,撇横高宽12,日字与上述部分同高,宽为高的2分之3,右侧对齐。最下面部分,高度为以上两部分的高度,宽为高的2倍,左一半,为最上面部分的宽,长撇高宽相等,其连接的横为宽的3分之1,短撇接上。捺为高宽12的态势。抵右下角。这其中,短撇可以略向上露头的,类似角字头的写法。但是这里有着区别,当长撇撑起结构矩形方框的时候,与其连接的横左低右高,短撇在结构矩形方框内随应长撇就可以了。但角字头是第一撇高,第二撇低,而且第一撇靠左。如果第二撇向左超过第一撇,并且第一撇高的话,还将这些笔画放在正方形内,那么,第二撇的高宽比例就改变了。如果保持第二撇的正撇结构,第一撇上露头,就要超出正方结构。这种结构,我们可以分为两类,角字头和各字头。各字头,已经在隆字中分析了,捺的分布方法。另一种方式是,和长撇对等的捺。这样起笔也要避让横所占的空间。角字头的结构中,其他与之搭配的部分,横向参考的对应点可以是,第一撇的顶端右侧,第二撇右伸空间的中间或其他节点。

亥字的结构,写成正方时,点与横居上3分之1,长撇居左下3分之2,短撇在长撇的正方内,右下2分之1,点居字的右下 角,正点。撇折中的折提,正对字的中心,起端在下3分之1,左6分之1。撇为正撇。写成高宽43时,点横占上8分之3,与第一种比较,撇捺横向分布不变纵向伸长4分之5。撇折,折提仍指向字中心其他笔画做相应改变。

玄秘塔中刻字,亥字部分,高宽21,长撇占下8分之5,左4分之3,短撇起笔在下2分之1,部首的右端。点横占上5分之1,提起笔与上8分之5

“竖”两侧撇捺笔画的分布规律

先看几个例字,

         

 

 

    在这三个字中,在竖的一个节点(有时是上下中间)以下,高宽35的空间内,竖的中心线将空间左右23分割,撇以高宽相等的姿态分布。捺以高宽23的姿态分布。由于撇捺的起笔都越过竖的中心线,节点在笔画上的位置也就依情形而不同。

这些字中,其他笔画也都以黄金分割规律,如短横高宽12,起笔端的厚度为高度的5分之3,在栋字中短横与日成正方,日字高宽34

我们再来看“木”字在不同的情形中的分布情况,

          

 

        “木”字中横与竖笔画的下交点位置尤为重要,经常在3分之14分之1上,撇的上侧经过这个节点,“木”的宽度和高度成合适比例(正方、4332等)的基础上,竖的中线将左右空间分割成不同的比例(234534等),然后根据笔画的末端对纵向空间不同比例的分割要求,也就决定了笔画自身的高宽比例的不同情况。这里要注意,横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经常也处在纵向上的黄金分割点上。

如果字的组成部分比较多,注意各部分的高宽比例对比,及上下穿插排布的协调,如“朱”字旁中,有一种情况是,高宽32,撇与两横的高度占部首高度的上8分之5的下5分之3,宽度为部首宽的一半,撇与横的右伸部分比为23,撇为正撇,另外这样部分,纵向上撇的上下中点为结构关键点,此点上下,以撇的高度的一半或一倍安排节点是横的上下侧面等部分的经过点,这样也就决定了横的姿态和位置。

木字的结构规律

正方内,横的下侧与竖钩的中心线交点上下12,左右23分割空间。因为撇和捺的起笔端都要经过竖钩的中心线,撇和捺在纵向上的不同的分割态势(比例),即笔画的起端和末端的位置在空间的排布。自身的高宽比例也就有所不同。

 

林字的结构规律,左右23分割,左侧高为宽的2倍,右侧高为宽的2分之3倍。左侧竖的中线线左31横向分割,右端竖的中心线左23分割。横的下侧与竖的中心线的交点都为上下12的分割点。

 

 

森字的结构规律

上部分木字,正方。横的下侧与竖的中心线的交点上下23分割空间,下部林的结构基础同林字,但横的上侧与竖的中心的交点位于上3分之1处。右侧木字宽度同上部木,左侧木的宽度是右侧木的宽度的3分之2。上下部分连接时,上部分的底部,下部分的顶部收缩。总高度约为木字高的2倍。

 

歌字的结构规律

 

左侧的口的结构基础为正方。其他笔画围绕口字均衡分布。右侧注意笔画的姿态及相互之间的对比。

朱字的结构规律

 

注意空间关键分割点周围,笔画是如何经过的。

 

注意空间关键分割点周围,笔画是如何经过的。

 

掌字的结构规律

整个字搞垮接近43,上部高宽12,宽为字宽的5分之3,口字宽为字宽的5分之2,手子为正方字。

“手”字的结构规律

平撇高宽12,向下,其高的2分之3,为长横竖直相对于平撇的节段的位置,竖钩再延长相等的高度,长横左右延伸。实际书写时,平撇右端左缩6分之1

察字的结构规律

示字正方结构,两横占上一半,两点和字同宽,高宽25。竖钩分布有些偏中心。(横按高宽16分布,笔画粗度是高的一半)上部左侧高出竖的一半,再高出一半是宝字盖。这也是宝字盖宽的3分之1,宝字盖,下部的撇的宽就是以宝字盖宽的一半为准,高是宽的2分之3,其连接的横是宽的3分之1。内部两点与长横的交点在纵向上5分之3,第一点居中。捺宽为示字的宽,高为宽的3分之2,其上部的横右伸出5分之2

 

黄金分割在汉字中的意义及其表现

    黄金分割数列

123581321

4=10×25  6=10×35  5=10×12

可以把46看作是外一层的黄金分割数列。

7=34   9=36

可以把79看作是更外一层的黄金分割数列。

还有,由12=36×13  13.5=36×38

1213.5也是黄金分割数列。

56相加在除以2,也促成55.56也是黄金分割比例。

把一个距离先以31分割,多的一份再进行32的分割,就会出现一组数字,也可为黄金比例。

这样,黄金分割数列就由紧致变得宽泛了。

书法中,字要写得美观耐看,务必要符合黄金比例。

  包围结构的规律

包围结构的几个维度

字宽、上侧宽、下侧宽、字高、左侧高、右侧高。这些维度有时是重合的,比如当字体是上宽下窄时,字的上侧宽度也是字宽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最上、最下横起笔端的外侧高度。

这些维度之间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比例,使得字体呈现出不同的对比形式,这些不同的对比形式让人产生了宽窄胖瘦的不同的感受。

横与竖的交接穿插形式也是不同的,有时是上下左右都有露出的交接,有时是笔画没有露出的截断,一个笔画被另一笔画截断,另一个笔画就是露出的。

  多个横笔画上下排列的规律

这些笔画组合时出现几个维度,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当各个笔画有长短不同对比时,相互垂直对应的话,会出现相应的节点,这些节点也会有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之分。我们经过这些点作水平线和竖直线,就出现不同的矩形,这个矩形高宽的对比就是这些笔画所表现出来的外观形象。

   字体的穿插组合规律

当字由几个部分组合时,各个部分有自身的高宽比例,它们就存在穿插避就得问题。这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的,就是说穿插露余的部分要与另外的维度成其他的黄金分割比例。

    偏重心的问题

当横笔画左低右高时,会有偏重心,为横的长度减去两侧的高度差除以2,有时是反偏中心,即掉个位置。形象的讲,就是左两个正方形,以偏中心两侧的长度为边。

但又不能完全这样,所以当长横高宽为16时,它的起笔端厚度又为笔画高的2分之1,当与点结合时,点为横宽的的6分之1,点的右侧在横左右中心上,点的中心为偏中心。这样的方法又常应用到其他的情形中。偏中心是为了避免笔画由于横的倾斜造成的空间收放不同而产生的概念。

 

非字旁的结构规律

一般情况下,正方。两竖居中间5分之2或其他比例,两侧的三横纵向占3分之24分之3,姿态各异又成规律变化,左侧由平到翘,右侧由翘到平。而且翘的程度渐变。

 

“师”字的结构规律

左侧偏旁,高宽21的空间,上下均分,下一半,两横的高度为宽度的4分之3,竖自然下露头。

上一半,两横高为宽的3分之2,纵向居中,撇为正撇,右靠横向的右3分之1或中心。

右侧,高宽21,宽为左侧宽的4分之5。中间部分高为宽的3分之2,竖相比较上下露出,23,上部横为宽的3分之2,横与左侧的第一横平齐。

田字旁结构规律

依所在字中的位置不同,高宽比例而不同。

异字的繁体字中,田字高宽23,中间竖有偏重心现象。向下字延长高度2分之3,长横正对竖的位置上下均分。中间草字头与下部两点占开为下部上下各部分高的3分之8,草字头有与田字均衡的趋势,两点有与竖均衡的趋势。

道字的结构规律

这里说说首字的结构,目字高宽32,其上高宽都为目字宽的正方空间,上两点占上3分之2。横的长度为目字的高。这样的结构方式适合于放在左侧的酋。

双撇一捺在字体下部时的结构规律

友好一中    徐连岭

“玄秘塔”的“字”中,“亥”字旁自成结构,高宽21,当然也可成其他的比例结构。在这个前提下,双撇一捺占其中一定的高度,这里是5分之3,(在不同的情形可以是不同的比例),两撇一捺也就是高宽65的空间。点在空间的右下角,撇比照从右上到左下的对角线,起端左移,使得右侧相对留有空隙。“玄秘塔”中第二个撇是撇点,依照第一撇的高度起端按一定比例下移。提的起端下侧,在整个部首上3分之2的位置,横的起端下侧在上5分之2的位置。

所以,在“亥”字体中,无论独体字还是部首,两撇一捺的结构基础是,高宽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正方),点居右下。撇的位置参照是从右上到左下的对角线,起端往往左移,当然,末端也可上移,这样,第一撇的末端提示着此空间的左侧端点。第二撇的起端相对于第一撇的起端按此空间高度的一定比例,下移一段距离。点提示着此空间的下端和右端。笔画的两端的位置不同,自身的高宽比例也就不同。

提的起端的左右位置也根据情形不同而不同,与之连接的直撇也就发生变化。

在这个基础上,笔画是可以有收放变化的。

 

 

 

 

“後”字,

 

此字中上部的绞丝旁是正方,两撇一捺的结构基础是。在绞丝旁的基础上左延4分之1,右延3分之1,下延一倍。第一撇接绞丝旁提的右上端,高宽相等撇下。第二撇。起端右靠绞丝旁正方空间的右下点撇下,高度受限于约定的空间。捺接绞丝旁提的起端。“玄秘塔”中捺的起端与提的起端重合,此部分高度上缩6分之1

“陵”字,

 

此字中,“土”字、弯弧、两撇一捺三部分纵向穿插交错排布,“土”字、弯弧可看作空间高宽54,“土”字高占其中3分之2,弯高宽12,二者纵向上在32处相接,部分穿插。横可看作是避让收缩。这部分与其下的两撇一捺,纵向接于,此部分高的5分之4且两撇一捺的高为此部分高的5分之4。横向上,相对于弧弯,两撇一捺左伸4分之1,右伸3分之1。第一撇自弧弯的左右中间撇下,第二撇右靠弧弯右一半的中间撇下,捺上接弧弯,在弧弯左一半的合适位置,高宽约23捺出。

“夏”、“腹”字,

 

    

这两字的第一撇符合“贝”字撇捺的规律,笔画的右下侧经包围结构中的两竖的左右中心,向上伸入的程度,一个是与右竖底端平,一个是深入深度为两竖宽度的4分之1,正撇撇下,当然有收放曲度的变化。两撇一捺向下延展的空间参照其上包围结构的高度和宽度按比例确定,适当安排笔画的位置和高宽比例。

犬字旁的结构规律

高宽21的空间内,撇正方,占上一半。弧与撇交于此正方的对角点,弧的末端在对交点的竖直线上,最右端分割右一半左23。撇与竖弧交于部首高的纵向中间位置。

短横到长横的竖直空间正方。绞丝高度与长撇的宽度正方,上下叠放。下为宽为短横宽的2分之3。与绞丝交错叠放,成2724的收缩,上部竖上伸到243分之2。长横左伸3分之2,右伸9分之8。这里长撇高宽89,短撇为正撇的一半。点为长撇的3分之1,相对于长撇右露出自身的3分之2。短撇顶端相对于横提与点的宽度左右均衡分布。

 

禅字的结构规律

说说右边部分的结构。高宽32,高与田字的宽相比较高宽21,纵向4分,中间的一半,田字占上3分之2,书写时,右上耸出。上4分之1,高宽12的空间分布两个撇折点。因为笔画时倾斜的,竖向左稍移动,(可以参照包围结构中,横与两侧竖的分布,两侧竖的上下错落造成的倾斜对比来看,而不能实际出现的笔画倾斜程度来看)上边两部分就要参照这点进行迁就避让。收放和周围空间协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